首页 > 悦读 > 正文
《少年说》:少年的烦恼,父母懂多少?
06-30 12:49:51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这段时间,被一档青少年健康成长心理释放表述节目《少年说》刷屏了。在校园的天台上,一个个鼓足勇气的学生站在高处,向楼下的师生和家人喊出心里的故事。

其中最火的,应该就是读初一的袁璟颐和她的妈妈。因为好朋友是学霸,袁璟颐的妈妈总是表扬她的朋友,自己却很少得到妈妈的赞许。当袁璟颐哭着诉说时,但妈妈的答复却令人心疼——

“我认为我是比较客观的……你没有领悟到重点……不打击你就有可能有点飘……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

听着妈妈的理由,袁璟颐流泪的脸写满失望,

原本是鼓起勇气的掏心窝子,

却变成了一场尴尬的“鸡同鸭讲”。

《少年说》的天台之上,孩子的烦恼,无非是学习成绩、生活爱好和父母关系,其中父母问题又多半和家长的亲疏有关。在大批网友谴责这位妈妈“过分打压孩子”的时候,却容易忽略,还有一些孩子,有着完全不同的烦恼。

不同的人说着故事,却都是同一个烦恼:

我的爸爸妈妈,很少陪伴我。

童年里父母唠叨、批评和压力,即便过去多年仍然能引起共鸣,但还有一种悲哀是“无从吐槽”。自己的成长经常被家长忽略,但“过分忽略孩子”同样会带来伤害。

“印象中,

爸爸妈妈从来没有陪我一起过过生日。”

“你和别人可以聊的很开心很久,

和我却总是三五句。”

“如果你多些时间陪陪我,

就不用怕我穿不了

而买大一号的衣服给我了。”

孩子们的心声让人心疼,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昨天,田亮夫妇在微博中转发节目并发声,呼吁爸爸妈妈不要做“隐形父母”,并承诺从自己的小家做起,好好陪伴森蝶的成长。

田亮切身反思,不做隐形父母

有多少父母“隐形”了?

据2017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估计,农村学校学生中,因父母均外出而无人照料的留守状态学生占近三成,农村学龄完全留守儿童的数量约1000万人。

城市中的孩子有父母在身边。但迫于家长日常中的种种事务,与孩子的相处常常被“很多工作”、“很多家务”、“很多社交”打断,陪伴的时间就这样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父母陪伴孩子的时候,有47.6%的家长会“兼职”做家务,38.4%的家长会经常“看朋友圈、刷微博”,49%的家长在陪伴时从不参与孩子正在做的事,而是选择旁观或忙自己的事。

有父母的陪伴是件幸福的事,但如果这种陪伴只是“同在一间房子”、“他玩他的,我做我的”,那么陪伴也只是形同虚设。缺少互动、沟通和交流,流于形式的陪伴并不能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却只问责学习成绩,

这样的“关心”并不是孩子想要的。

父母们的选择,总是艰难和无奈

隐形父母的确存在,但我们愿意相信这并非家长的本意。关于伴随孩子成长方式的观点,社会上也有三种不同的声音。

第一种当然是“一切为了孩子”,甚至愿意放弃工作全身心陪伴孩子成长。不仅要照顾他的生活学习,也要时刻做他的好朋友,付出最大的精力扶持孩子的成长。第二种的初衷也是为了孩子,却是一种牺牲自我的成全。为了孩子能在未来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和前程,而选择努力工作赚钱,用物质基础支撑家庭。为此,他们宁愿忍痛牺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在所不辞。

还有一种声音,在上面两种观点中间模糊地徘徊,又迷茫、又无助:一方面也想好好陪孩子,但另一方面也想有自己的生活、爱好、追求、休闲……在结束了工作之后,我该为了孩子努力还是为了自己休息?这个平衡点太难拿捏。

其实,没有父母不想陪伴孩子,但又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不忍心说谁对谁错。但在孩子的成长中“隐形”陪伴,却是会对孩子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产生影响。

西尔斯针对婴幼儿的亲密育儿法中有相关实验表明,小孩在成长阶段如果得到了亲密而妥善的对待,会变得更有安全感,和人更亲密。相反有专家指出,家长的“吝于关爱和陪伴”会让孩子感到亲情淡漠,久而久之更容易出现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碍等现象。正确的陪伴和沟通,能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而相比拿出更多时间去陪伴孩子,更宝贵的,是建立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鼓励他表达看法,互相沟通彼此的观点,给予他认可。互相信任、互相依靠、互相学习和成长。家长的宽厚和包容,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氛围和榜样。

原标题:《少年说》:少年的烦恼,父母懂多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