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立冬
11-07 07:39:09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今年11月7日立冬,这是象征冬季来临的节气,冬之始也。

立冬:水始冰 地始冻

立冬就是由水到冰,由三点(氵)到两点(冫),让世间简单一点。

冬季开始,蛰虫休眠。

万物收藏,规避寒冷。

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2017年11月7日,13:37:45立冬,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节气。

按照《礼记》的描述:“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

显然,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节气,人们对其怀有格外的礼敬之心。天子需要前呼后拥地恭迎每个季节的来临,迎春于东郊,迎夏于南郊,迎秋于西郊,迎冬于北郊。

可见,在古人眼中,春夏秋冬是从不同方位入境的。

冬,自北而来。

立冬的“冬”字同“终”,有万物收获、储藏之意,意指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此时,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都趋于休止,开始养精蓄锐,为春季的勃发做储备。

白居易《岁晚旅望》中写:“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冬日万物凋败,寒风劲、日照短,确实容易令人感怀,但以瞬时而息的角度来说,还是要抒怀,情绪安宁为宜。

立冬三候

立冬分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候“水始冰”,是说水从这时起,就会渐渐结冰,尤其是北方地区;

二候“地始冻”,再五日,气温降到零度,土地表层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其中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三候时,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习俗

涮羊肉

秋冬后的羊肉味道尤为鲜美。

我国除了塞外边睡,如内蒙古、西藏等地,一般都在深秋开始吃羊肉,到立春为止。

立冬时节,羊肉也是时令之物。

《帝京景物略》称:明朝时,北平在农历十月,羊开始上市。

北方吃饺子

北方有谚语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饺子源于“交子之时”之说,立冬是秋与冬相交的日子,过年是两岁相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南方吃鸡鸭

在我国南方,立冬时节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补充能量。

酿黄酒

绍兴人从立冬开始酿黄酒,俗称“冬酿”,祈求福祉。

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口感醇美。

添冬装

古时候,立冬算是一个更换冬装的“寒衣节”,有的皇帝会在立冬日“赐袄” “赐帽”。大家穿上新衣服,相互“拜冬”,互道珍重。

根据明、清时期岁时习俗的记载,一进农历十月,京城里家家户户必“添火”。“京师居人例于十月初一日添设煤火,二月初一撤火。”与现在北京的供暖期时长相近,但开始“添火”的时间总体上比现在要早,与清代气候相对寒冷有关。添火日就是所谓的“寒衣节”。

立冬养生

温补为主,不盲补

冬季,要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羊肉、牛肉、鸡肉、虾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御寒效果最好。

调养作息,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中指出:“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意思是,人们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

注意保暖,防心血管疾病

立冬之后,气温骤降,应当特别注意保暖。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

睡前用热水泡泡脚;

刮大风时最好不要迎风行走。

适当锻炼,激发身体潜能

冬季养生,要适当感受寒凉之气,上午9点半以后到下午4时之前室外运动最为适宜。

运动勿过度,以身体微热为度。

立冬诗词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

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代】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美景

秋已尽,雁声入梦凉,山月各苍茫。

落水荷塘风声枯。

冷絮清霜冻醒骨。

细雨未干沾湿袖。

逐光暖行时渐疏。

万物收藏敛旧谷。

蛰虫休眠伏不出。

墙外红叶藏不住。

橙香橘黄酒初熟。

暖阳闲话小火炉。

北风潜入悄无踪,未品秋浓已立冬。

寒冬将至,珍重加衣。

综合自:央视新闻微信公号、新华网微信公号、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三联节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