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7年一直专注于一个产品,把公司市值做到近400亿,如今,他开始“不安分”起来
07-22 09:45:13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7月17日晚上,在石家庄的一个酒店内,李振国端着白酒杯,挨桌敬酒,一次就是一满杯。这种“实诚劲”连他的手下都看不过去了。手下人劝他,敬酒的时候意思下即可,没必要每次都满杯干掉,但他依旧如故。

李振国是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隆基股份”;601012.SH)总裁,也是该公司的创始人,实际控制人。隆基股份成立于2000年,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光伏产品供应商。

当尚德、英利、天合、赛维LDK等巨头昔日叱咤风云时,隆基仅仅是偏安于西安的一家上游小制造商,它并没有随大流进入多晶领域,偏偏选择绝大多数玩家不再坚持的单晶路线。

如今看来,这个选择十分明确。扎实的技术积累,以及偏保守的扩张策略让它安稳的度过了上一轮的行业“大动荡”——从2012年开始,随着硅料价格的持续暴跌,当初涉足硅料产业端,或者签署大量长单的巨头开始陷入困境。

这一年,光伏行业的巨头尚德轰然倒塌;同样是这一年,隆基股份却在行业的一片哀嚎声中成功上市,成为光伏行业里最晚上市的一家公司。如今,这家光伏“新贵”的各项财务指标均位列行业第一。

不过,三年前,隆基股份在李振国的带领下开始“不安分”起来,通过收购浙江乐叶,它一改之前的专业化战略,开始向下游组件、电池布局。不到两年,下游组件的销售额就占据了半壁江山,成为了公司新的“摇钱树”。

从2017年开始,李振国决定大力驶入另一个战场: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这是一个继大型地面电站之后,光伏行业最受瞩目,也最受争议的市场。杀入该市场,也意味着隆基已经“下沉”到了产业链的最下端。

但与同行们相比,在进行了半年多的布局之后,李振国并没打算“步步为营”,而是干脆向行业内扔下一个重磅炸弹。7月18日,李振国当着众多业内权威专家的面,直接宣布分布式光伏已经进入3.0时代。

3.0的最大特征是单一(60片)组件功率将达到300瓦以上——这是一个行业内 劣质产品制造厂商目前无法企及的标准。一位参会专家称,在1.0和2.0时代,分布式光伏市场普遍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为获取国家补贴,低质低价低功率的组件产品充斥着整个市场,致使乱象重生。

上述专家称,分布式3.0实质上是要解决行业的痛点,使行业回归本质,“良币驱逐劣币”。不过,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电池研究室主任王文静指出,未来300W组件来要流行起来,一定要找到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李振国希望改变行业乱象,他的底气来自于隆基已经能够量产300瓦组件产品。“我们会努力保证300瓦组件的供应,同时也希望整个行业都能够提高标准。”李振国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称。

3.0新战场

上一次见到李振国是在10个月前的北京,当时隆基旗下子公司隆基乐叶在泰州的组件工厂刚刚投产。泰州基地拥有2GW的高效单晶电池产能、2GW组件产能以及电池、组件研发中心。

酒过三巡之后,李振国出现在我的面前。他身着正装,头发比上一次见面白了不少。李是典型的技术型高管,27年来一直专注于单晶产业。

李振国是典型的技术型高管,27年来一直专注于单晶产业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隆基在产业布局上总是“慢半拍”。当年进军下游组件、电池领域是如此,如今决定大规模进军分布式也是如此。

在2014年之前,隆基还仅是一个专注于上游的“小公司”,李振国和他的团队当时并没有打算进军下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进入到组件、电池领域是“被逼”的结果。

时间回到三年前,当时隆基股份依然专注于单晶硅片产品的优化上。到2013年,单晶的度电成本——衡量光伏产品的核心因素,开始逐渐占据优势。

为此,李振国开始频繁地去跟产业链下游的电池厂、组件厂进行交流,试图说服他们改用单晶硅片产品。他几乎找遍了所有大的下游公司的高层,亲自在黑板上为他们算账。

但他的游说遭到了绝大多数回绝。

对此,李振国的解释是,这些公司在多晶硅领域有了投资,让他们去革自己的命,实在很难做到。另一个原因是,当时行业内依然把单晶产品看成是高端产品,很少有人会相信这样的高端产品成本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

于是,李振国决定自己投资组件厂,自己生产。2014年11月,在考察了多家企业之后,隆基股份收购了股东结构更加简单的浙江乐叶。收购时,乐叶仅有200兆瓦的产能。

收购乐叶后不久,隆基董事长钟宝申和李振国的思路开始转变,在没有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隆基股份似乎又得到了一个机会。

“这个时间大概是半年,心态上从被动变成了主动,扩张规模也扩大。这等于是用高效平价的产品,为公司创造了一个新的增长点。”钟宝申说。

跟上次进军下游组件、电池市场一样,在分布式的布局上隆基依然比行业“慢半拍”。李振国称,隆基在分布式上发力,真正是从今年才开始。“我们1月份才仅有1兆瓦的销售量。”李振国说。

与几年前布局下游屡屡受阻不同,凭借着高性能单晶组件产品优势,隆基在分布式领域扩张迅速。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隆基新能源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100多个,并网容量超600兆瓦,单体项目容量近5.4兆瓦。

但隆基并网的项目多为工商业屋顶,屋顶业主均为上市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优质民营企业、地方重点企业。而依照欧美国家的经验,分布式出现真正大发展应该是进入“千家万户”,进入到居民屋顶。

在李振国看来,分布式应该是一个B2C的行业,应用在屋顶分布式的产品应该更加高效、更加安全、更加美观,但现实却相反。

“此次推出分布式3.0,也是希望自己和同行们能够提高标准。屋顶分布式不比大型地面电站,一旦出事要么损失重资产,要么导致人员伤亡,后果更加严重。”李振国说。

上述参会专家称,隆基之所以敢推出分布式3.0,将组件标准提高到300兆瓦以上,是因为在行业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已经能够量产300瓦组件  。

分布式乱象

在宣布了分布式进入3.0之后,李振国18日当天下午便要赶去北京,然后晚上去上海。他是典型的工作狂,每年平均要坐200趟航班飞往全球各地。“但是我长的皮实,没有时差,到哪都能倒头就睡着。”李振国接受本刊专访时称。

在李振国看来,分布式1.0和2.0都普遍存在不少问题。分布式1.0是从2009~2013年,在“金太阳”示范工程的带动下,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开始启动。

金太阳示范工程是我国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光伏发电技术在各类领域的示范应用及关键技术产业化的具体行动,计划在2~3年时间内实施完成。

纳入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

但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金太阳”是光伏行业发展的一个“败笔”。“虽然它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中国分布式的概念,但在理念和实质上存在很大缺陷。”一位业内人士说。

“金太阳”的最大缺陷或许在于,是按照每瓦,而不是按照度电成本进行补贴。为了拿到补贴,市场上充斥着使用劣质组件产品获取高额政府补贴的现象。

“光伏服务的本质是度电成本的降低,每瓦只是中间过程,每瓦成本低,并不意味着度电成本低,补贴每瓦并没有补到根子上。”李振国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李振国说。

尽管如此,李振国并不认为“金太阳”一无是处,由它开启的分布式1.0时代在光伏应用探索上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分布式发展积累了经验,也总结出不少教训,比如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

但实际上,1.0阶段隆基并没有介入到分布式领域,彼时的隆基还在上游领域继续深根。从2013年开始,分布式开始进入2.0时代。2014年,国家推出分布式0.42元的度电补贴,分布式开始有了度电成本的概念。

分布式光伏由此得到了极大发展。与此同时,受“630”政策影响,2016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同比增长200%,达到4.24GW,2017年有望接近8GW。

所谓“630”,源自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我国一类、二类资源区的地面光伏电站分别降低0.1元、0.07元,三类资源区降低0.02元。

通知还限定,2016年1月1日以后备案并纳入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执行2016年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2016年以前备案并纳入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

但于2016年6月30日以前仍未全部投运的,执行2016年上网标杆电价。也就是说,只要在“630”大限之前抢装成功,就可以享受当前的优惠电价。

对于分布式在2017年的发展,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晓青感受深刻。“今年上半年完成了270兆瓦的屋顶分布式设计,过去项目都是3兆瓦、4兆瓦,10兆瓦算大项目了。”董晓青说,“今年是井喷式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1-5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11.03GW,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集中式新增装机7.06GW,同比下降27%,占新增装机总量的64%;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3.97GW,同比增长161%,占新增装机总量的36%。

但董晓青称,屋顶分布式,包括“630”的项目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大家都是为了赶工期拿到补贴,赶着拿电价的补贴。

董晓青介绍说,在河北衡水市,曾有一家公司在此售卖户用系统,衡水下辖的十几个县每县每天都能卖出去至少两套系统。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户用系统的销售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这里面问题很多,比如说产品品质不行,老百姓买了没多久就发不了电,或者发电量在降低,存在很多问题,并且缺乏运维等。”董晓青说。

在李振国看来,上述问题的核心在于产品质量。

隆基之前没赶上“金太阳”计划,也错过了2.0时代,但这次李振国决定不再错过。“隆基乐叶将率先在分布式领域消除低质低效产品,让‘良币’驱逐‘劣币’。”李振国说。

据他预测,在提出分布式3.0之后,到2018年一季度,整个市场将会超过三分之一的产能都会是300瓦以上的组件。

“我的自信来自于越高效的组件产品会越经济,这是行业规律。”李振国如是说。

原标题:27年来,他一直专注于一个产品,把公司市值做到近400亿,如今,他开始“不安分”起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