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启动修缮 逛名人旧居找寻城市记忆
07-20 12:08:3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7月20日,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整治修复项目正式启动,作为重庆市28个传统风貌街区和渝中区10个传统风貌区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预计2018年上半年完工。该项目意在加强对马鞍山名人旧居群的保护利用,强化旅游、文化和特色商业功能,与现有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三峡博物馆有机融合,建成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北邻大礼堂,这里是抗战时期众多名人居住和聚集的重要场所。

开敞街区

联动大礼堂和三峡博物馆 

downLoad-20170720120710.png

此次整治修复,将形成“被历史雕刻的街巷,品味记忆中的时光”的马鞍山印象,在记忆的街巷中承载优雅的现代生活。

目前,该项目共计65处建筑,13处建筑建于50年代以前,5处建筑建于50至70年代,21处建筑建于70至90年代,25处建筑建于90年代以后,主要以砖混、砖木结构建筑占多数;属于抗战陪都建筑特征,兼有建国初期建筑特征。

该项目将以“保护文物,延续文脉,传承文化”的设计理念,以“原貌呈现”为原则,采取“风貌整治、环境整治、排危整治”的修缮实施方式,还原“青砖黛瓦,绿树红墙”的历史文化风貌,原汁原味保留街巷空间和建筑特色。

围绕打造渝中区全域旅游、都市旅游,营造层次分明的山地格局,再现马鞍山传统风貌街巷,与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三峡博物馆联动,实现共享的开敞街区,最终实现“文、商、旅、城”融合发展。

名人旧居群

打造怀旧的抗战人文景观

downLoad-20170720120726.png

在整治修复中,渝中区将尊重传统建筑风貌,提取建筑元素,以现代手法重新诠释马鞍山历史文化风貌;融入场地原有的抗战文化元素,打造怀旧的抗战人文景观;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如壁画和浮雕,将狭长的街巷及建筑立面转变为重庆市井生活的人文场所,打造立体式景观从而丰富人的体验性;保留或局部移植原有大树,利用植物、雕塑艺术化处理现状堡坎、护坡。再现充满历史文化的空间肌理、绿化景观和建筑场景。

此外,还将保护整体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文化遗存,保持街区真实性完整性;保护建筑、街巷、绿化、环境要素一体化的完整风貌特征;保护活态山城生活样本的延续性和多样性,提升功能,置入合理业态项目。

未来,游客在这里除了能感受历史文化之外,还能体验特色民俗和特色餐饮。

新闻多一点:这些名人旧居值得一看

厚庐(马鞍山18号):曾经是沈钧儒旧居;200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孝第(马鞍山28号):建于1930年,一楼一底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原为三层,带地下室)。后来被全国救国联合会租用作活动场地,当时在重庆活跃的进步人士经常在此聚会。后来,中共南方局的外事处也曾将办公地点设置于此。

良庄(马鞍山29号):建于1930年,一楼一底中西结合砖木结构建筑,四周有围墙环绕,每幢楼有独立进出的门,是一个独立的小院,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近代民居建筑的特色。该处是重庆市重要的抗战文物遗址。李公朴与王炳南夫妇等曾经在此租住。

衡舍(马鞍山47号):20世纪30年代,出身药材商家的重庆市工务局科员聂佐汤在此建造私宅,以“两者相衡舍其轻”之意,取名为“衡舍”。衡舍由三幢二层或三层西式楼房组成,砖木结构,青砖围墙,并配设有车房和网球场。三幢青砖楼房沿马鞍山山脚到山腰依次而建,坐东北朝西南。衡舍第一幢和第二幢楼房至今犹存。

马鞍山17、19号:是建国初期为了来重庆支援的冶金、工业制造、军工等方面的苏联专家,专门修建的“苏联专家楼”。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翔 李斌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