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正文
古代足球也疯狂,唐代皇帝多“球迷”
07-19 18:20:31 来源:人民文化微信公众号

萨马拉竞技场世界杯比赛场馆

人民文化微信公众号消息,万众瞩目的2018年世界杯前段时间刚落下帷幕,球迷们的热情燃遍朋友圈,足见足球是当今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

其实,在中国古人的血脉里,早就有着强大的足球基因。在中国古代,蹴鞠这种最早形式的足球,一直深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喜爱,古代中国人对蹴鞠的激情,绝不亚于现代人对足球比赛的狂热。

足球起源于中国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足球活动。

刘太公行乐图

《战国策》和《史记》是历代公认的最具权威的史学文献,都记载了同一个历史故事:公元前3世纪早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当上了赵国的宰相,为了共同抵抗秦军,他来到齐国的国都临淄,在他对齐宣王口吐莲花的游说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著名的话:“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 这里的“蹋鞠”就是“蹴鞠”,这是中国史料中关于“蹴鞠”活动的最早也是最明确的记载。

汉代出现现代足球雏形

在汉代,由于汉高祖刘邦这位“超级球迷”的推行,蹴鞠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不仅有比较健全的比赛规则,皇宫内还开始出现专业足球场,即所谓“鞠城”,设有围墙和看台。汉代的鞠城一般挖在地下,为的是不让球滚到很远的地方,免得捡球时耗费体力。比赛分两队,双方各有队员十二名,以踢入球门的球数多少来决定胜负,是现代足球的雏形。

汉代画像石上的蹴鞠

在汉代,由于蹴鞠是一项重体力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力,还可以培养勇敢耐劳的精神,因此也是军事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霍去病堪称“足球先生”

汉武帝时,青年英雄霍去病就是一个喜爱蹴鞠的将军。霍去病出身贫苦,母亲卫少儿是平阳公主家的家伎,没有结婚的权利,与平阳县吏霍仲孺私通生了霍去病。

缺少父亲管教的霍去病,最大的爱好便是蹴鞠,少年时沉浸于街上蹴鞠的生活之中,练就了健壮的躯体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汉代画像石上的蹴鞠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中说,霍去病即使出征在塞外,粮草有断绝的危险,他仍然率领兵士们在草地上筑起球门来比赛蹴鞠。

唐代皇帝诗人多“球迷” 

蹴鞠运动延续到唐宋时,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 唐朝的皇帝中,铁杆球迷大有人在,唐太宗、唐玄宗都爱看蹴鞠,唐文宗甚至常常爬上“勤政楼”去居高临下看人家蹴鞠和摔跤。其后的唐僖宗,亲自加入足球队,冲锋在前。僖宗还曾放话,如果办个大唐足球大满贯比赛,自己准拿第一名。

李白、杜甫、刘禹锡、韦应物、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是足球运动的FANS。李白高歌: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白居易吟唱: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王维惊叹: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杜甫则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这一行行文采飞扬的诗句,描写出足球的魅力四射,更表达了诗人们对足球运动的热爱。

唐宋时期的蹴鞠门

唐朝球场已出现真正的“球门”,时称“毬门”。唐朝“足球”至少有五种踢法,有的是一边一个的“双毬门”,向对方进攻;有的是“单毬门”,单毬门设在球场中间,上面有一个门洞,双方都竭力往里面踢,谁踢进谁得分。其中的双毬门踢法,已与现代足球十分接近。 

唐代足球还发生了一个重大变革,就是把唐以前的用毛发填充的实心球改成了充气足球。人们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球壳,并且在球壳里放一个动物尿泡,“嘘气闭而吹之”,成为充气的球,这使得足球的各种性能都表现出来。

唐代“女足”成为一道风景

由于球体轻了,又无激烈的奔跑和争夺,唐代开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的,以蹴鞠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

唐代的《剧谈录》中有一则“潘将军失珠”的故事,里面便提到了一位善踢球的唐朝女孩:长安城收藏家王超到住在光德坊的潘将军府寻宝时,一天,“过胜业坊北街。时春雨初霁,有三髫女子,方年十七八,衣装褴褛,穿木履,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当时围观者都看呆了,想不到这位身穿破衣、脚踏木屐的女孩,脚下功夫竟如此厉害。 

唐代宫中“女足”整体水平很高,被视为“皇家女子足球队”。宫中会定期举行“女足”比赛,王建《宫词》中有“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一句,说的就是在寒食节这天,宫中举行“女足”比赛的情形。

古代女子蹴鞠图

“女足”与“男足”有所不同,其踢法时称“白打场户”,球场上不设球门,人数也不定。可以二人对踢,叫“白打”;也可以多人对踢,称为“场户”。除了对踢,也可以一人单踢或众人各自单踢,叫“打毬”。 

为何“女足”在唐代这么流行?这可能与大唐的文明有直接关系。由于经济发达,生活自由开放,女性得以参与过去男人才能参与的社会活动。而在唐以后,“女足”则走向落没。特别是五代以后,由于缠足恶俗的出现,直接剥夺了女性踢球的权利。

宋代“足球”职业水平最高

唐宋时期宫廷都供养过专业球员,为皇家贵族表演,其中,以宋朝的“皇家足球队”最受关注,水平最高最专业,这些皇家球员时称“筑球供奉”。

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北宋皇家球员的水平之高。在公元1127年发生的“靖康之难”中,金人将徽宗,钦宗二位北宋皇帝和大量妃嫔、皇子、宗室人员掳去的同时,还特别掳走了12名球员,其中7名马球运动员,5名“足球”运动员,就是因为他们脚下功夫不一般。

宋太祖蹴鞠图

宋太祖赵匡胤也是个疯狂“球迷”,这从现存的《宋太祖蹴鞠图》中便可以看出。《宋太祖蹴鞠图》宽28.6厘米,长56.3厘米,原作者为北宋的著名画家苏汉臣。画中踢球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宋太宗,观看的是大臣赵普、楚昭辅、党进、石守信等四位宋朝开国功勋。

赵匡胤踢球的高超技艺在当时是赫赫有名的,他尤其擅长“白打”,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的“花式足球”,即踢球时,用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灵活变化,随心所欲,可使“球终日不坠”。

最早的足球俱乐部

宋代是蹴鞠发展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蹴鞠行业组织——齐云社,以及全国性的蹴鞠比赛——山岳正赛。明人汪云程撰《蹴鞠谱》开篇即说,“蹴鞠初兴黄帝为,王孙公子戏相宜。世间子弟千般戏,惟有齐云实可奇。” 

《蹴鞠谱》是人物图谱版画

齐云社又叫圆社,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专业组织。齐云社是对外的正式名称,圆社则是自己人之间亲切的称呼。 

当时,到齐云社踢球可不是想进就进的,齐云社的社员入社规矩严,要求高。在生活上规定社员“十禁戒”,比如,不准多嘴多舌,不准赌博,不准惹是生非,不准花天酒地等。还规定比赛“十不踢”,灯光下、宴席前、文庙里,甚至风大的地方都不能踢球。在道德修养上也有“十紧要”,要求球员尊敬师长,谦让诚实,穿着端正;不能球员相轻,得见面有礼节,注意身份。 

齐云社还谱写了自己的社歌。《事林广记》说,该社社歌套用中吕宫《缕缕金》《好女儿》《大夫娘》《好孩儿》等9支曲牌,采用通俗唱法,内容紧扣足球。

《蹴鞠谱》介绍了蹴鞠的由来、规则等

齐云社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组织全国性的比赛,山岳正赛就是齐云社组织的,每年举行一次,目的是对蹴鞠艺人的水平进行评价和考核

比赛时,通过二人白打蹴鞠的方式确定艺人的技术等级,裁判则由齐云社派人担任。那时,有些身份的,都会带上妻儿老小看球。 

山岳正赛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评定等级,相当于现在运动员考级。在山岳正赛当中,他们事前要发通知,比赛有参赛费叫香金。他们还有等级证书,叫名旗。比赛完之后,赢者得名旗下山,输者无名旗下山。这是我们国家古代蹴鞠发展完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明清时期蹴鞠没落

明代之后,蹴鞠仍流行于贵族与官吏间,其中许多贵族与官吏过度沉迷而不理政事。当时青楼的娼妓知道男人爱玩蹴鞠,便开始打着玩蹴鞠的旗号招揽客人,使得蹴鞠逐渐趋于下流低俗。明太祖因此下令官吏、武士等禁止蹴鞠,“鞠圆者卸脚”。清兵入关后,满人延续明朝做法,全面禁止蹴鞠,蹴鞠就此没落。

清黄慎《蹴鞠图轴》

我国古代的蹴鞠活动,自战国起经历了几千年,在汉、唐、宋时代,曾经像彗星一样,发出闪亮的光辉,投入清代社会的水中,只留下一点泡沫,终于暗落了。

1863年,现代足球运动在英国诞生,揭开了足球发展的又一历史篇章。

经多方考证,我国古代蹴鞠是现代足球的前身已不容置疑。中国古代蹴鞠虽早在300年前就消亡,但其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各种文化的熏陶和充实,无论是在踢球方式还是踢球理念上,都对现代足球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今,足球正以其强大的气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球迷,国人当然不能仅仅满足于从史料上回味中国“足球”曾经的辉煌,但是却能从其中领悟到古人对足球运动最本真的热忱与尊重,能从曾经的辉煌中受到鼓舞与激励。

原标题:古代足球也疯狂,唐代皇帝多“球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