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4岁女童用绳拉着残疾曾祖母赶集丨快递员车祸身亡 妻子捐出其器官完成遗愿
07-19 21:52:45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最暖心】

4岁女童用绳拉着残疾曾祖母赶集

炎炎烈日下,一个小女孩身体前倾,头深深埋着,手里牵着一根绳索,拖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车上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这一画面,定格在7月12日的江苏徐州。

5.jpg

小女孩拖着老人上街。

连日来,一组小女孩拖着老人行走在街道上的照片,在江苏徐州引起广泛转发,众多网友被其孝老的行为感动。

7月18日下午,澎湃新闻联系上照片的发布者马先生。据马先生透露,7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他把车停在徐州铜山区张集镇魏集村的街道一侧时,看到了上述一幕。

马先生对澎湃新闻说,当时天气炎热,街道上的行人稀少,看到小女孩这种尊老爱幼的行为,他被感动,就拍下来,以“为魏集最美儿童点赞,值得孩子们学习”为标题发了朋友圈。照片发出后,众多朋友纷纷点赞、转发,并评论称,孩子“懂事、感动”。

据马先生回忆,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看到小女孩拖着老人上街了。以前还见过她从残疾三轮车后面,推着老人在街道上行走,有时他也会情不自禁地上前帮忙推一把。

“炎热的夏季,幼小的身影映出美丽的画面。稚嫩的小手,拉出温暖亲情……”想起以前的画面,马先生情不自禁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评论说。

6.jpg

小女孩王宇彤。

随后,澎湃新闻对话小女孩的爸爸王超。据王超介绍,其女儿名叫王宇彤,今年4岁,在上幼儿园中班。照片中的老人是他76岁的外婆张慈英,即女儿的曾祖母。

外婆早年患有腿部骨质增生,行走不便。走路要凭借拐杖或扶着东西才能移动,现在一辆旧残疾三轮车成了她的出行工具。

王超对澎湃新闻说,7月12日上午,外婆出门赶集,女儿喜欢黏着老人一起出去玩,所以外婆便坐在三轮车上,用一根绳索牵着孩子,防止走丢。可孩子很懂事,却跑到前面,拖着老人往前走。据王超了解,孩子的此类行为已经持续了一年。

7.jpg

外婆张慈英。

【最感人】

快递员车祸身亡 妻子主动提出捐器官“当成他遗愿吧”

66.jpg

7月9日,器官获取手术开始前,医务人员向捐献者鞠躬致敬。

“人死了,烧了就是一把灰,捐给别人救命也算做好事,我们不求回报。”一名快递员车祸身亡,他的妻子决定捐献丈夫的器官。

7月9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这名27岁的快递员的2个肾脏与1个肝脏被成功取出。7月10日,这些器官被成功地移植进入3名患者体内。目前,3名移植患者的身体状况都良好。

患者妻子主动提出捐献器官

7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这名快递员来自陕西,为来沪务工人员,和妻子住在上海市青浦区,孩子已经3岁了,在外地生活。7月4日凌晨,他在下班途中被车撞倒在地,交警拨打了120,随后将其送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抢救。

经过医生系统检查,这名快递员被诊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多发血肿、颅骨多发骨折,病情异常凶险。经过连夜的手术抢救,虽然病情暂时得到控制,但是生还希望渺茫,在接下来的几天治疗中,病情又出现恶化。

7月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OPO(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学军与医院重症监护室专家、神经外科专家一同前往青浦分院,初步判定其达到脑死亡标准。

事发后,他的妻子和堂哥当时也赶到了医院,在与OPO专员进行沟通后,其妻子主动表示要捐献器官,同时也获得了他丈夫的父母的同意。

张学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中山医院已经有40多例器官捐献的案例,但主动提出捐献器官的病例并不多,他为患者妻子的举动所感动,当时她主动跟医生提出“捐出他所有的可用器官,他是个淳朴的西北汉子,离开世界时,没有留下一句话,就把这当成他的遗愿吧……” 。

张学军记得,当时他向患者妻子表达了她丈夫的生命已无法挽回,她回答:“人死了,烧了就是一把灰,捐给别人救命也算做好事,我们不求回报。”

他表示,当时患者妻子还想起他们在异地的孩子,想着孩子还小,捐献出爸爸的器官给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也算是让丈夫的生命得到又一种延续,她也让孩子有个念想——“爸爸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根据上海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流程,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随即向负责该行政区域器官捐献工作的中山医院OPO办公室上报案例。

3名被移植患者情况良好

接报后,市级专职OPO工作人员立即赶往该院,评估患者是否适合做器官捐献,当时患者已经处于脑死亡状态,需要在呼吸机及药物的支持下维持生命体征。

经过医院和上海市两级专家评审通过后,家属在上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签署了“捐献知情同意书”。器官信息将进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实现就近分配。这也是上海今年第100例器官捐献案例。

7月9日21时35分,按照正规流程,撤除了呼吸机和药物支持,患者的心脏停止了跳动,2分钟后不再复跳,随之被确认为心脏死亡。

张学军表示:脑死亡和心死亡这两个双重标准,是当前上海器官移植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国外,脑死亡是最主要的判定标准,而上海医院采用这一双重标准,一方面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世俗观念,一方面也符合国际公认原则的死亡判定标准,这也是目前中国多数地方采用的一个标准。”

随后,中山医院OPO专家组启动器官获取,半小时后,患者的2个肾脏和1个肝脏被成功取出,连夜用专用的器官储运装置,送往位于市区的中山医院总院。

7月10日清晨,这名快递员的2个肾脏、1个肝脏被成功地移植进入3名患者体内,其中2人都是尿毒症患者,另外1人为肝肿瘤患者。

目前,经过术后一周多的治疗和康复,这3名移植患者的身体状况都良好。

【煲鸡汤】

你和牛人的差距,就是从下班之后拉开的

1

越来越发现,厉害的人都是擅长利用下班后时间的高手。

一个朋友,全职工作是数据分析,同时又是优秀、忙碌的时尚博主,每天要街拍、修图、写文,参加一些秀场、品牌公关活动。如此辛苦,朋友却以一句——“平衡工作和生活,不知不觉已经慢慢变成了我的本能”,轻描淡写地带过。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除了工作的8小时、睡觉的8小时,剩下的8小时将决定我们人生更高的走向。

特别佩服那些能利用好下班后时间的人,他们往往工作蒸蒸日上,下班后的时间也精彩纷呈,甚至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大部分人的智商其实都差不多,日常工作经常陷于重复和忙碌之中。能够充分利用好下班后时间的人,才能更快学到新技能并脱颖而出。

2

上个月,我们大学同学聚会,昔日一个平凡的姑娘气质出众,谈吐有料,俨然成为了聚会中的核心人物。

还记得大学时候的她,因为乡音明显,从来不肯在公共场合讲话,对穿着打扮也不上心,小心翼翼地躲在角落里。

毕业后,她去了一家公司做行政,两年前见面的时候除了感觉成熟一点,也并没多大变化。

这次见面,却让我由衷产生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觉。聚会结束后,我拉着她刨根问底。

原来,她们公司去年人事变动,她被调到分公司负责行政、人事工作,她要负责面试、新员工培训。因为乡音明显,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她开始苦练普通话,报了一个演说的课程。每天下班后倒两班车去上课,逼迫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演说课的老师特别“狠”,要求她到广场上、地铁上面对着陌生人做5分钟的公开演说。

第一次做的时候,几乎是半闭着眼睛完成的,演说完毕,后背都湿透了。但也因此完成了一次蜕变,克服了在公共场合演说的恐惧,再多人的会议都不怯场了。

尝到甜头后,她又报名了形象管理课程,学习穿着搭配和妆容。现在还报名了英语口语课,为自己升值。

她说,提升自己是会上瘾的,打开一个个隐藏关卡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看着眼前精致又自信的她,我真切意识到,大学毕业后,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原来就是下班后时间的利用方式。

3

到底如何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提升自己呢?我把跟她聊天的心得和一些时间管理方法相结合,总结了几个要点:

首先,别贪心,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我们在定小目标时,都喜欢一口吞个大胖子,定很多个目标出来。但是,每天的时间都是固定的,硬挤也挤不出来更多时间。所以,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尤其重要。

最好,一次只确定一件重要的事情,完成以后再开始另一件。你想成为PPT大师,就得缩减学习摄影的时间;想在半年内完成一幅画作,用在烘焙上的时间就要少一些。

其次,列好任务清单。有一种时间管理方法,叫做记事本原则。它提倡把每天做的事情、花的时间用记事本全部记录下来,每天晚上反思自己在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从而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每天早上,按照事情的重要度,列好一整天的任务清单,逐个去完成。完成的就打对号,没完成就打叉号。同时,反复确认写下来的事情对实现你的目标有没有帮助,把目标分解在每一天里。

第三,碎片时间也能成大事。上下班的路上读读书,或者戴上耳机听听线上课程,午休时间做些笔记,都是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方式。

对很多人来讲,拥有整块的时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随时随地切换状态,利用好碎片时间,也能一点点地完成蜕变。

第四,学会适度拒绝。下班后,你本有个课程要参加,但同事邀请你去唱K、逛街,抹不下脸就去了,一天的计划就此泡汤。几次下来,看着好几页的未完成、小叉号,很可能就此放弃。

适度的社交一定要有,但如果每天都把时间耗费在吃饭、逛街、唱k上,你就很难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真正的人脉不是一起吃吃喝喝,而是与因相互需要而聚到一起的人所构筑的牢固的信赖关系。

第五,要舍得投资自己。要解锁新的技能,比如绘画、PPT制作、摄影……所有这些可能都需要花费。但这些花费,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承受的,但我们常常宁愿换成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服,也不愿意为提升自己花一毛钱。

可是,要提升自己,最快的途径就是请教专业人士,让你少走弯路。这时候,一定不要吝啬。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