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晒出354样馆藏文物 都是“镇馆之宝”哦
12-24 07:10:3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71224071626_副本.jpg

△白垩纪彩斑菊石 (重庆自然博物馆)

downLoad-20171224071804_副本.jpg

△(三峡博物馆) 汉“偏将军印章”金印

央视《国家宝藏》一夜刷屏,我们重庆也有自己的“宝贝”。经博物馆自选、观众投票、网络评选后,全市37个区县(自治县,含万盛经开区)以及4个直属文物收藏单位共评选出“镇馆之宝”354件/套。文物种类包括古籍、书画、金属器、陶瓷、石刻、雕塑造像、近现代文物及标本化石等8大类,各类材质均有,品种丰富,特色鲜明。其中直属文博单位60件/套,各区县“镇馆之宝”294件/套。评选出10件/套以上的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3个直属博物馆,以及万州、九龙坡、合川、大足、丰都、奉节、巫山等16个区县;5-9件/套的有重庆图书馆以及涪陵、巴南、江津、城口、云阳等13个区县;5件/套以下的有南川、綦江、荣昌、璧山等10个区县。个别区县因条件不足,未评选出“镇馆之宝”。

downLoad-20171224071919_副本.jpg


△战国虎纹三角翼青铜戈 (万州区博物馆)

“这些‘镇馆之宝’见证了发生在重庆大地上的每一件大事,它们是重庆历史的最好见证者。”工作人员介绍,地域特征明显,是此次评选出的“镇馆之宝“的最大特征。

downLoad-20171224072039_副本.jpg

△明三彩陶女俑 (合川区文物管理所)

三峡博物馆、万州博物馆、巫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文物体现巴渝文化和三峡文物特色;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以及城口、酉阳等区县评选的“镇馆之宝”反映出我市革命文物的馆藏特色;大渡口、沙坪坝、南岸、北碚等区县的“镇馆之宝”成为近现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抵抗外敌侵略的历史见证;九龙坡、渝北、开州、奉节、巫山、秀山的“镇馆之宝”集中呈现了古巴渝大地民族民俗独特魅力;大足、潼南、永川等地“镇馆之宝”反映了石刻艺术的精美。

downLoad-20171224072257_副本.jpg

1

北宋“松石间意”琴

苏东坡唐伯虎都曾弹奏、留下题刻

(三峡博物馆)

近千年前,北宋著名造琴大师用桐木和梓木打造出这把通体黝黑的古琴。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包括苏轼、唐伯虎等在内的大文豪们曾无数次拨动它的琴弦。这把北宋名琴如今深藏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说,这把琴可称之为该馆收藏的44把名琴中最美丽的一把。

“古琴之上代表一年12个月及闰月的13个徽,全部用黄金制成,用来固定琴弦的7个琴轸用和田玉制成,因此它又有个很美的名字叫‘金徽玉轸’。”

翻过这把古琴,13款出自北宋至清代文人墨客的题刻,布满了整个琴背。在琴头方向,苏东坡题“绍圣二年东坡居士”、唐伯虎题“松石间意”并排而列。此外,还有出自明代的题刻,如文徵明、祝允明、张灵、文彭等人;出自清代的题刻,则全是收藏者苏州怡园主人顾文彬的书画界朋友,如石渠、沈竹宾、陶淇陶溶兄弟、程庭鹭等人。

“这样多的名家题刻集中在一张琴上,是迄今所见古琴中独一无二的,也让它更显珍贵。”工作人员说。

因为史料对这把琴的记载文字寥寥无几,因此名琴身上所发生的故事早已成谜,专家们只能通过琴背上的题刻文字,获悉它辗转千年的故事。

downLoad-20171224072311_副本.jpg

2

(三峡博物馆)

《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卷》

唐伯虎临摹的画,被称“头等特级品”

在三峡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幅唐伯虎所临摹的《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卷》,用色明丽浓艳,富丽堂皇,曾被启功、刘九庵、谢稚柳等大师誉为“仅次于故宫卷”的“头等特级品”。

据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幅画的原作者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原作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韩熙载是五代南唐朝廷的官员,南唐后主李煜听说他生活荒纵,即派画家顾闳中深夜潜入韩宅, 窥看其纵情声色的场面,回来后画成《韩熙载夜宴图卷》。

工作人员说,《韩熙载夜宴图》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

作为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被后世无数画家临摹过,唐伯虎就是其中一位。唐伯虎之所以临摹顾闳中画作,并不是崇拜顾闳中,而是在感叹画中那位韩熙载怀才不遇。

downLoad-20171224072237_副本.jpg

3

(三峡博物馆)

观音坐像

制瓷大师何朝宗,一生只造200余件

在德化白瓷领域,明代中叶巅峰期的标志人物便是何朝宗。

虽然瓷上刻有何朝宗印章的瓷器不少,但有不少专家都认为,这位对自己作品要求严苛的大师,一生只创作了200余件作品。其中一件,就藏于三峡博物馆中。

何朝宗,又名何来,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驰名中外的瓷雕艺术大师。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说,他的瓷雕作品在16世纪的“东西洋”市场上,被视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

何朝宗总结出了捏、塑、雕、镂、贴、接、推、修的八字技法,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何派艺术”。其塑造的瓷佛像流传国内外,见于文献记载的有释迦牟尼、观音大士、弥勒、达摩、罗汉、吕洞宾,而尤以观音最负盛名。人们把何朝宗塑造的观音称为“何来观音”。

工作人员说,何朝宗的人物雕塑是完全属于汉民族的,低首垂目,面形长圆,其中多多少少能够看到一些盛唐佛像的影子,华贵而又肃穆,既觉得平易近人而又感觉不食人间烟火。

何朝宗创作态度严谨。每件瓷雕作品的泥胚创作出来,都先摆出来让路人观赏品评,稍不称意就推倒重塑。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是得意之作,则在背部钤盖印章,有葫芦形或方形篆文款识。所以,他流传世间的瓷雕作品,都是极少雷同的上乘之品。有考证观点认为,其如今存世的真迹多为博物馆所藏。

downLoad-20171224072141_副本.jpg

4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董必武的大衣和公文包

72年前他从重庆飞往美国

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名

穿着一件驼色大衣,带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72年前,董必武从重庆搭乘美国的军用飞机前往纽约,代表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下名字。董必武的这趟美国之行,成为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以公开身份在美国活动的首次亮相。

而当时董必武身上穿的大衣和手拿的公文包,如今就保存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中,成为这一事件的重要见证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12日发表了雅尔塔会议公报。公报宣布,将由美、苏、英、中、法共同发起,召集旧金山制宪会议,制定联合国宪章。

1945年2月18目,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要派代表参加制订联合国宪章旧金山会议。”最终,中国共产党决定派出董必武,加入中国代表团前往美国。

1945年4月7日,董必武一行从延安抵达重庆。12日,董必武乘美国军用小型飞机离渝赴美,22日才到美国纽约,24日到达旧金山。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大歌剧院隆重开幕。当时,共有51个国家派出代表团参加了会议。中国派出了以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在代表团的10名代表中,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人民的代表。

6月26日,参加会议的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宋子文、董必武都在宪章上签了字。

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总部设在纽约。11月20日,董必武乘飞机回国,26日抵达重庆,胜利地完成了此次历史任务。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