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误杀》:男女双雄的心理对决
12-21 06:40:4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号

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号消息,每年的11、12月,都是电影行业的尴尬时期。前面国庆档刚过,观众的观影情绪回落;后面贺岁档春节档又临近,新的厮杀正在酝酿。夹在中间,可谓两头不沾。

但12月13日上映的《误杀》却突然杀出重围,目前票房已经超过3亿,总预测票房超过5亿。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档期,可谓独自撑起了半壁江山。

《误杀》的卡司阵容并不算豪华。主演肖央此前担纲主角的电影并不多,可以说还在起步期。陈冲虽已出名多年,但沉寂时间过长。重出江湖后,扛票房的能力还有待市场验证。

档期不佳,卡司普通,逆袭的希望,自然就全放在了导演和剧本上。目前看来,这场“押注”成功了。

这部电影特殊在哪里,它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优秀的剧本

《误杀》并非原创剧本,其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但鲜为人知的是,《误杀瞒天记》也是改编自更早些时候的《较量》。

一个剧本,三部电影,足以说明剧本的优秀。

故事发生在东南亚一个虚构国家,赛国。只有小学文化的男主角李维杰开了一家小网络公司,和妻子阿玉育有两个女儿,家庭美满。虽然没什么钱,父女之间偶有矛盾,但总体而言,这个家庭还是幸福美满。

然而,官二代素察的突然闯入,打破了这种小幸福。

素察为人骄横跋扈,且变态好色。在一次夏令营上,素察不仅迷奸了大女儿平平,还用手机拍下视频,借此胁迫后者再次和他发生性关系。

素察再度骚扰平平当天,李维杰正好在外出差。阿玉发现了女儿的不对劲,决定出面保护女儿。但素察气焰嚣张,毫不收敛,面对阿玉的乞求,反而提出“要不你来陪我吧”。随后双方开始争执,拉扯过程中,素察被平平误用铁锹打昏。

半夜才回到家的李维杰得知此事,情知不妙——赛国腐败严重,警察当众收受回扣、殴打平民的事屡见不鲜。督察长独子死在自己家里,倘若一旦败露,恐怕全家性命都将不保。

 

无奈之下,李维杰只好放手一搏。他没别的长处,唯独观影量巨大。于是他学着韩国电影《蒙太奇》中的场景,开始制造不在场证明,并教家人应对审讯。

而另一边,李维杰的对手,素察的母亲,督察长拉韫,是一个侦破过数千起案件,且深谙犯罪者心理的资深警察。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凭着职业直觉,她断定李维杰一家身上肯定有问题。在丧子之痛的阴影下,她决定采用非常手段得到答案。

一边是为了保护家庭,一边是为了寻找独子。双方都模糊了正邪之间的边界,对决就此展开。

 

高明的剧作

 

表面上,电影用的是双雄片的结构,但核心亮点还是在主角脱罪的方式上:

 

妻女误杀素察,是在4月2日晚。当天李维杰在罗统出差,因为打电话回家无人接听,李维杰不放心,才深夜赶回家,撞见了案发现场。

好在李维杰当日在罗统多处都留下了票据和监控视频。于是他当机立断,第二天清早处理掉素察的手机和车,然后马上带着全家人一同去罗统出游。

在罗统,全家人几乎完全复制了李维杰前一天的行程:坐了大巴,看电影和拳赛。一路上,李维杰指导家人故意和路人攀谈,引起注意。

人是视觉动物,对于亲眼所见的事印象深刻,但对时间却印象模糊。待到警察确认素察失踪,对李维杰一家进行审讯,已经是数十天后的事了。路人记得李维杰一家人曾去过罗统,但很难记得具体日期。为了扰乱路人的记忆,之后某一天,李维杰又独自一人去了罗统,抓住机会同所有见过的人一一攀谈,向他们强化关键信息:我2号曾带着全家来过一次。记得吗?

就这样,潜移默化间,李维杰完成了对所有人的洗脑,让所有人都在无意中为其做了伪证。再加上2号保留下来的票据和监控视频,一同构成了牢不可破的证据链。这也是原版《误杀瞒天记》英译名为《视觉》的原因。

最高级的犯罪形式,不在于结构多么精巧,场面调度多么宏大。而在于利用人性,一步步混淆现实和虚构的边界,以达到目的。去年的港片黑马《无双》,以及更早的经典《穆赫兰道》,都是应用了此技巧。

《无双》剧照

相比借助物品、痕迹进行本格推理的传统手法,心理层面上可发掘的空间更大,包孕的信息更多,给观众的冲击力也更强。但相应地,对编剧和导演的挑战也更高:因其大多和心灵创伤、梦境和潜意识有关,倘若处理不好,很容易滑向恐怖片、精神分裂和变态杀人狂的陈词滥调,还得时不时求助宗教的神秘主义来自圆其说。

相比欧美导演,于我们而言,心理学是舶来品,积淀不够,宗教的覆盖面亦不足。两个元素都难以纯熟运用。上世纪主流的本格推理也因为鉴证技术的发展渐渐落伍。科技发展了,叙事却没跟上。如何寻找新的表现手法,成了众多犯罪片导演面临的难题。

难题未解,只好在形式上下功夫。譬如《心迷宫》和《暴裂无声》都是靠剪辑打乱了时空和视觉顺序,将原本简单的故事人为复杂化了;而《南方车站的聚会》中,马戏团里的人头蛇身女唱起《美丽的梭罗河》,多棱镜又把两个人变成无数个人。显然是在用视觉奇观去弥补故事的不足。

《暴裂无声》剧照

相比上述作品,《误杀》系列的高级之处在于,其囊括了《无双》《穆赫兰道》等心理悬疑片的亮点,但又没有囿于其中,而是反过来和本格派相结合,还兼顾了社会派的冷峻。爽点、悬疑和深度,统统没落下。

精巧的改编

 

原版《误杀瞒天记》的结尾,男主角一家成功脱罪,没受到任何惩罚。观众惩恶扬善的情绪得到了宣泄。

《误杀瞒天记》剧照

但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误杀》不可能采取这样的结局。观众都知道,李维杰最终一定会自首。问题在于,他会以一种什么方式认罪?

不久前《南方车站的聚会》结尾处理就极生硬。导演安排警察队长“意外撞见”了刘爱爱和杨淑俊的金钱交接,然后便是一行字幕“几天后,XX和XX落网”。

文艺片重点在剖析情绪,对剧情逻辑的要求不如类型片高,如此处理,观众勉强还能接受。但《误杀》中却无法如此草率——倘若李维杰莫名自首,那么此前的精心筹谋全都会不成立,人物弧线将立刻断裂。

于是,电影的六名编剧开始大动脑筋。

 

在原版中,侵犯者直接被女儿一棍打死,而在《误杀》中,编剧多增加了一个环:平平只是打晕了素察,后者因“吞舌效应”暂时窒息。可母女俩误认为素察已死,便将他活埋在了棺材里。

李维杰第二天转移尸体时,发现死去的素察双眼圆睁。棺材盖内侧,有好几道手指抠出的血印。这让李维杰的内心第一次发生了动摇:虽然素察是罪有应得,可对一个年轻人而言,落得个活埋的结局,着实太过惨烈了些。

此外,为了应对审讯。免不了要教育家人撒谎。之前李维杰承诺小女儿安安,说考了一百分,就给她买一只口琴。结果小女儿直接将70分的试卷涂改成了100分,这让李维杰恍然一惊:自己教育女儿这么小就学会撒谎,究竟是否值得?

原版中,愤怒的市民群起殴打了警察,是因后者为了逼供,殴打了主角的小女儿。《误杀》中则放大了暴乱的成因:为寻找尸体,督察长带人刨了市民们的祖坟。众所周知,祖坟之于华人,是命脉所系。于是不满的市民们纷纷暴起反抗,四处抢掠纵火。李维杰出来自首,也有为了平息暴乱,消弭误会之意。至于影片中频频出现的“羊”和佛统塔的宗教故事隐喻,更是暗示了李维杰的赎罪之心。

剧本前面做伏笔,一步步拉进新结尾,不搞生硬转折。还同时兼顾了受众的文化。编剧工作不可谓不高明。

此外,女性角色也强化了不少。印度文化中男尊女卑现象极重,因此原片的母亲角色存在感很弱。但在华人文化中,这种性别区隔并不明显,于是导演安排谭卓和陈冲进行了一场对峙,“为母则刚”的形象一下便立了起来。

至于陈冲的演技,则只能用“可怕”两字来形容。

影片中审讯安安的一幕,陈冲把拉韫职业的暴虐、失子的悲哀、一线希望的扰动、得知儿子是强奸犯的羞耻,所有情绪在一个场景中全部呈现了出来。在光影的映衬下,显得凌厉无匹。对比原作中一直面无表情的女长官,水准可谓天上地下。

《误杀》和原版《误杀瞒天记》中的女督察

从这些亮点而言,《误杀》的改编不仅不突兀,甚至还超越了原作。

 

国产犯罪类型片的未来

《误杀》一出,不少影迷开始讨论:其是否开辟了中国犯罪类型片的一条新出路?

这种想法显然过于乐观了。《误杀》对剧本要求太高,几乎不具备量产的可能。一个剧本改编三次,诚然足够说明其优秀,但反过来看,也是创作的枯竭。

主流的好莱坞式犯罪类型片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警察视角;二是罪犯视角;三是双雄片。正面角色总需要一个强悍的反派来衬托,所以成功的警察片也多同双雄片重合。《盗火线》《无间道》《铁面无私》都是范例。

《铁面无私》警察与黑手党大佬AL CAPONE

罪犯视角的作品更多,且多为黑帮片。在欧美,抑或回归前的香港,黑帮都是最原始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小人物通往名利的进身之阶。所以本质上,黑帮片是小人物的史诗,表现的是小人物在跨越阶层时沿途遇到的各种险阻。结局也很固定,少有洗白上岸,多数都是陨落,或者被当成夜壶一脚踢开。

今年马丁·斯科塞斯的力作《爱尔兰人》就是一部黑帮史诗的侧写。意大利帮派控制了一系列产业,影响力甚至可以渗透到国会和总统。但每个参与者几乎都免不了横死街头或孤独终老的下场。

艺术被物质与环境所决定,不是孤立的自生物。东亚和欧美文化从根上便不同,无法生硬照搬。于是我国的犯罪片导演很容易陷入创作焦虑中。具体表现是多种元素的杂糅,难成固定类型。譬如《暴雪将至》《烈日灼心》《白日焰火》等片中,凶案完全沦为了工具和背景,本质上讲的其实还是小人物的内心挣扎。

早些年的《解救吾先生》和《全民目击》虽然都有些许类型片的框架和雏形,且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前者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几乎没有再现的可能。后者的败笔是把香港的演员和社会制度照搬到了天津,显得不伦不类,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在可复制性方面,目前我们只有《唐人街探案》这一个IP,还是推理和喜剧双元素的杂糅,算不得严格的犯罪类型片。《误杀》这样的电影,更只是孤立的成功。想要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类型,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原标题:《误杀》:男女双雄的心理对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