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经济日报:父母有多拼,孩子就有多累
07-07 08:53:15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消息,年幼时儿童表现出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也正是中小学生正在倡导的核心素养,远比知识技能本身更加重要。

从睁开眼睛那一刻起,到三岁进入幼儿园之前,一个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来源于家庭;孩子上学之后,也有一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换句话说,孩子人生的第一课来自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

有意思的是,驾驶车辆上路必须要考驾照,可养育一个孩子长大成才,父母却不需要事先进行任何培训。第一次做父母的人们往往是抱着孩子时才发现,养育孩子是一门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耐心的工作。

到底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才能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父母有多拼,孩子就有多累

过完“六一”,就是高考。迅猛的时间衔接似乎也在提醒着,为什么只要养了孩子,很少有家长能够佛系,从幼儿园开始就不敢输在起跑线上。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爱华举了一个例子,“浩浩刚上大班就被家长送进了奥数班,提前学习小学生才可能接触的一些数学应用题。”可是,奥数班不是靠大人读题,就是看图猜题,因为缺少了真实情景的体验和实物操作,浩浩经常因为不理解题意而做不出题,于是耳边经常充斥着“笨,真笨”的责骂声,以至于他还偷偷把作业本和铅笔藏起来,以为那样就可以逃避作业。但妈妈总能买来新的本子和铅笔,浩浩照旧要在责骂声中做完规定的作业。

从小就处在激烈竞争中的中国孩子有多硬核?最近,在一场本该寻常的交流活动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著名文学家勒·克莱齐奥,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苏童集体被一群10岁孩子问翻了——“怎么才能写好作文?”“怎么才能写好作文结尾?”“怎么才能写好借景抒情的文章?”

现实的提问,让原本想要跟孩子们分享文学之美的大作家们哭笑不得。几个简单的问题,也反映出孩子和家长的心理有多么焦躁。

这种“一切向分看”的情况,既是家长的困惑,也是家长的现状。在抢跑成风的当下,不让孩子提前学怕他跟不上,逼孩子提前学又担心他吃不消,家长们其实也很为难。

“抢跑”弊大于利。作为教育专家,华爱华认为,处于直观思维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理解知识获取经验的,“超前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让幼儿付出更大的意志力、努力,去学习以后轻而易举就能学会的知识。当幼儿不易理解超越他们年龄的知识时,特别是成人因孩子理解和接受很慢而发出叹息或责怪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

这种“习得性愚笨”一旦产生,非常不利于后续学业,入学以后容易对学习产生被动和依赖,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会懒得动脑,轻言放弃。“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做适合他年龄特点和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事,多让他们体验成功,对学习永远充满乐趣。”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力平也发现,在进行入学准备的过程中,常看到家长忙着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学拼音识汉字,学数学练英语。他并不支持这种做法,“借由有意义的游戏、鼓励儿童在玩中学才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否则,尽管幼儿短期之内掌握了一些分科知识,但这些填鸭式学习不足以支持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可能抹杀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国内外众多研究已经证实,分科准备知识的学习效果不佳,还会降低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因此,如果家长将幼小衔接简单地等同于小学各学科的知识准备,是短视且有害的。”

父母低头族,孩子也会沉迷游戏

不“打鸡血”的父母也有,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困惑。

有的家庭教育叫“丧偶式”,主要是父亲对孩子陪伴时间太少,“影子爸爸”现象太多。有调查数据显示,高达77%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在一小时以内,仅有9%的爸爸每天陪伴孩子超过3小时。

有的家长人还在,但成了“低头族”:上了一天班回家,见到孩子没多会儿,就打开电视让孩子看,自己窝在沙发上玩手机;还有的家长说是陪孩子,但是就是带着孩子去游泳池、游乐场,然后自己躲在旁边玩手机。

家长的种种表现,映射到孩子身上,就成了一面镜子。

四川柳娅中学德育老师邱老师从事教学工作已经10多年了,他觉得现在学校教育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王者荣耀”,“我们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比例非常高,达到90%。留守儿童的特点是自控能力差,主动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几乎每个孩子手里都有手机。智能手机本来可以变成学习的良好工具,但是现在状况是,在没有合理引导下,孩子们容易被游戏等泛娱乐内容吸引,沉溺其中,对日常学校学习反而有影响。”

四川省凉山州支尔莫乡勒尔村小学校长吉克伍达发现孩子特别容易受家长影响,“很多学生家长在外面工作,把一些不太好的风气带回来,学生因为好奇也会跟着学。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为了让孩子能跟父母一起学习,学校也想了很多办法。邱老师说,在德育日常课程设计和学生巩固复习过程中,他们用到了“学习强国”上的很多资源,引导学生学习。老师们认为,要让孩子少看手机,需要家长和学校一起进行引导管理。家长周末工作不忙的时候带孩子到大自然当中多走走看看,去接触社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才有助学生成长。

三岁看大不等于三岁能认多少字、做多少题

怎么做家长,怎么教育孩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答案。大名人梁启超被公认为教育孩子比较成功——梁家9个孩子,诞生了3位院士,其余6人都在各自领域成就非凡。

这个中国家庭教育“奇迹”的背后,是梁启超与9个子女数十年如一日,随时互动。他给孩子们亲笔书写了200多万字家书。在儿子梁思成陷于建筑学时,他鼓励他跳出建筑,去看文学;当儿子梁思礼说自己想造航天飞机时,他鼓励儿子追求梦想。最终,梁思礼成为中国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并当选中科院院士。

梁启超的后人梁旋回忆父辈教导时,认为家庭作为孩子人生第一课堂,家长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中具有基石作用和终身影响。

今年5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的通知。修订后的《大纲》着重增加了家庭道德教育相关内容,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增加了父辈祖辈联合教养指导、多子女教育,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家庭媒介教育等内容。

教育专家们非常看重《大纲》对家庭教育的强调,期待家长们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关注孩子的成长规律。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能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认多少字、做多少数学题、读多少唐诗吗?不是。年幼时儿童表现出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正是中小学生正在倡导的核心素养,远比知识技能本身更重要。”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鄢超云认为,如果人为缩短童年期,跳过幼年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提前进入更高年龄阶段的概念符号学习,就会形成一种机械记忆式的学习,丧失变通和理解的灵活性,进而难以适应不确定的未来生存环境。

知识技能没有获得可以日后逐渐获得,而学习品质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弥补。因此,鄢超云建议,家长朋友们不要单纯追求知识技能,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倾向。

暑假即将来临。7月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并引导家长不盲目给孩子报校外培训班,减轻学生负担。与其让孩子们坐在教室“刷题”,不如让他们趁着这个暑假,好好接触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说不定会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呢!

原标题:人生第一课 关键在父母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