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用光影“诉说”乡愁 巴南木洞老街纪录片登上央视
02-28 12:37:28 来源:上游新闻

“人有脊梁腰杆硬,顶天立地响当当”,这是流传在木洞老街的一句俗语,也是当地人为人的准则。

2月25日,巴南区木洞古镇“铁作脊梁宜自强”主题纪录片,以《重庆木洞历史文化街区——铁作脊梁宜自强》为片名,通过央视《记住乡愁》栏目面向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同步首播,用影像再现了老街昔日的芳华。

2月27日,该片导演陈雪梅向上游新闻记者讲述了如何用光影,演绎木洞老街的故事。

att_1537688_副本.jpg

木洞老街登央视"诉"乡愁

坐落于重庆主城东部的木洞古镇,北临长江,便利的水陆交通让老街数千年来商贸繁盛,大山大河也赋予了当地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性格。

“铁作脊梁宜自强”纪录片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串联起木洞老街前进路、水沟街、五层坎、中坝岛、黄家大院、苏家大院、杨沧白故居、木洞中小学、木洞镇河街等地,用镜头记录木洞深厚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繁荣的景象,展示木洞豆花、木洞油酥鸭、木洞蜜枣等美食文化,采访出自木洞的航天专家宴政,名人乡贤胡天成、丁荣新等人,听他们讲述木洞的人文故事、倾诉思乡情怀。

“老巴县沿长江从上到下的区域,大大小小有数十个码头。”纪录片播出后,勾起了无数当地群众的回忆,家住木洞一社区64岁的居民秦明勤说到,这些码头中,有两个“洞”特别出名,一个是上游的“鱼洞”,一个是下游的“木洞”。木洞曾是长江下游水路进出重庆的重要驿站,唐代诗人王维曾以“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的诗句描写其水上舟集成市的盛况。明清以来,木洞更是因“五方杂处,百货交通,贾舶行舟”,成为川渝名镇之一。

“木洞老街素有‘百日场’的名头。”秦明勤说,30年前,木洞码头人来客往,每天都是一派热闹的景象。年轻时的他总爱将桃花岛上的桃子挑几担在码头叫卖,如今通过央视的镜头,这一幕幕场景恍如昨日。

说起木洞老街往日的繁华,今年77岁的木洞人陈平华感触颇多。

“据祖辈记忆,民国初年,木洞江边码头已是茶馆、酒馆、旅社林立,云贵川湘鄂五省商会均在此设立会所,又因木洞出产船用桐油,美、英等国洋行也在此设立多家代办机构,木洞逐渐成了水陆重镇,先后培育出革命先驱杨沧白、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等名人。”陈平华说,尽管历经变迁,木洞老街仍然保留了当年长江水码头的建筑遗迹,也保留了当地人“铁作脊梁宜自强”的可贵品格,是木洞人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

att_1537687_副本.jpg

导演陈雪梅的重庆文化“情”

从“开拓”到“脊梁”的转变赶场日里,路边的油酥鸭店刚开门,香味就弥漫到整条街道,吸引着人们前来品尝购买;

卖蜜枣的老张全家出动,切缝、清洗、糖水熬煮,在院子里晾起枣;

老街上,从长江对岸坐船过来的的中坝岛菜农,摆上了刚从菜地采摘的蔬菜,叫卖声不绝于耳……

纪录片里木洞老街就以这样的画面揭开了面纱。而这样细节画面背后是一个甘肃人陈雪梅对于重庆文化的理解。2月27日,该片导演陈雪梅向记者讲述了如何用光影,演绎木洞老街的故事。

作为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纪录片编导,陈雪梅和《记住乡愁》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16年。那时,这个系列纪录片才进行到第三季。三年过去,摆到她面前的第五季《记住乡愁》主题已经变成了要拍木洞老街。

“木洞老街调研初期的主题是开拓进取。”

陈雪梅说,根据当地流传的故事,一开始摄制组想到过当地人性格中的坚韧不拔和开拓进取,但主题宽泛缺乏张力,最终被否。在随后更加深入的调研中,木洞中学原校长丁荣新一篇文章里提到“长石梁是我们心中的脊梁”触发了陈雪梅的灵感,从脊梁二字入手,陈雪梅发现,吴则礼的《晚饭龟山》“半生藜糁只麽过,铁作脊梁宜自强。”完美契合了木洞数千年历史,因此纪录片最后以“铁作脊梁宜自强”为主题。

陈雪梅告诉记者,“木洞老街”的创作前后耗时2个月。

“在拍摄中,一直在思考怎样将乡愁融入其中。”陈雪梅笑着告诉记者,2008年考入重师就读于新闻专业。毕业后就进入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做纪录片编导。虽然不是本地人,但已经在重庆工作生活十多年了,对于重庆的乡愁还是有一番见解。“乡愁”到底是什么?陈雪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在外地打拼的重庆人可能很长时间吃不到火锅,当他又吃到火锅时那种兴奋、激动,就是乡愁。

木洞老街的乡愁之中见精神

“属于木洞老街的乡愁则是无数历史先辈留下的传承精神。”

陈雪梅说,老街区焕发出新活力1932年的冬天,晨起有雾。木洞河街边,14岁的丁正兰搭上手摇木船离开了家乡。站在船头,她看到母亲一直向她挥着手,直到隐入薄雾。那一刻,她决定将自己略带女性化的名字“丁正兰”改为“丁雪松”。她要去开闯自己的世界了。

“丁雪松这样的女子我非常的崇拜。”

在拍摄中,让陈雪梅印象格外深刻的是老街人,不管是逝去的先辈们,还是参与拍摄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师晏政、老街居民胡天成,甚至是街边一个不起眼的老街人,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在这么一条不起眼的老街上,能涌现出杨沧白、邹容、丁雪松、沈铁梅等等一系列的人物,着实不简单。

在拍摄中陈雪梅还发现,老街人不仅热爱生活,也热爱歌唱。在教室,在舞台,在老街的任一角落,从耄耋老者到孩童稚子,通过山歌传达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也唱出一代代老街人自强的故事。

2016年底,在距离木洞长石梁几十米处、木洞水路航线的起点,建成了一条近一公里长的崭新街道,一侧是蜿蜒长江水,一侧是飞檐翘角的仿古建筑,这个巨大的改造创新,再现了木洞老街旧时的繁华景象。木洞人正在细心地修缮老街建筑,杨沧白故居,苏家大院,丁雪松故居,这些历史遗迹将被更好地维护。老街和新街执手相望,犹如一位慈祥的长者静静看护着自己的孩子,在一次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江风阵阵,长江水奔腾不息,老街人讲述着先辈乘风破浪、冲向世界的故事,也让“铁作脊梁宜自强”的精神在这里继续传承。

上游新闻记者 谭柯 通讯员 张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