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中医建患者微信群随访病情 两年群友超过千人
01-03 19:04:10 来源:上游新闻

QQ截图20190103192801_副本.png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微信日渐取代短信、电话,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日益重要的通讯工具。近日,上游新闻记者走访重庆市内多家三甲医院发现,微信,也成为许多医生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方式。

中医为随访建微信群 两年群友超过千人

1月2日,2019年工作日的第一天一早,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治医师钟骏慧就把自己这周的值班表在微信上发给了自己一个小患者的妈妈吴女士和另外几个病人,“他们不只是我的病人,也是我患者微信群的义务管理员。”几个管理员会将钟医生的值班表发到钟骏慧的3个患者微信群里。

每天,钟骏慧的微信里,最忙的就是那三个患者微信群,三个群加起来群友已经超过千人。群里的病人有时会询问钟医生的值班时间,有时会因为自己的病情向钟医生发问,有时也会自己讨论一些养生的中医知识,“一天下来一个群至少几百条信息。”钟骏慧空闲的时候就会看看群,把专门询问自己的问题找出来,一一回复对方,类似“钟医生今天在不在医院”“XX治疗能否刷医保”的问题,管理员们就会回答了。钟骏慧的几个管理员都是他的老病人,而且都有一些护理或医疗相关的经验。

钟骏慧创建医患微信群的念头开始于2017年初。那时,他在中医院急诊科已经当了多年医生。当时,中医院新建了名为“外感发热中医一体化治疗”的课题,钟骏慧是课题组的成员。中医治疗需要长时间持续观察的过程,钟骏慧没法跟着病人回家观察,于是想到了微信联络。

随着时间推移,钟骏慧发现微信群不仅可以随访,病人的许多突发不适也会在群里问自己,类似于“我这个病可不可以吃鸡蛋?”“钟医生,我的药里的石灰要单独煎多长时间”等问题也越来越多,钟骏慧索性就放开了限制,将微信群变成了医患沟通群,病人有些小的问题,都可以在群里询问他得到答案。

助产士微信群成为制度 每月质考评优

1月2日,34岁的王然一大早就在自己名为“王然12月孕妈妈群”的微信群里打招呼,“妈妈们,再有一个多月,大家的宝宝就要出生了,今天也不要忘了数胎动哦。”信息发送后,微信群里迅速热闹起来,孕妈们排着队@王然,祝她新年快乐。王然的这个微信群里,有45个成员,除了她自己,其他的44个都是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助产士门诊看过门诊的孕妇,在向助产士表达了顺产的愿望后,门诊的助产士就让她们加入了王然的微信群。

从2011年起,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开始组建微信群。在这个群里,有经验的助产士不仅要指导孕妈们的日常孕期护理,还要为她们提供一些突发情况的帮助。目前这项助产士微信群已成为制度,每月质考评优。

目前,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46位助产士中有13位助产士都成为了这样的微信群主,每个月她们每个人都要组建一个孕妈群,群内一般会有40-60位孕妈。

群主,也就是助产士,几乎二十四小时开着电话和微信,只要空下来,翻看微信回答问题成了必修课。“无论白天晚上,休假与否。”王然说。

QQ截图20190103192820_副本.png

有利有弊:患者可能出现依赖现象

“2011年,剖宫产的比例特别高,很多孕妈都是因为害怕顺产才选择剖宫产。”7年过去,目前,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的顺产率大幅提高,“进入助产士结伴微信群的产妇,85%以上都能平安顺产。”

能帮到孕妇,降低剖宫产率当然让人高兴,但长时间的微信沟通,也让一些病人有了依赖。有的孕妇在待产中会出现胎动不正常、见红等情况,不是马上到医院,而是到微信群问诊。

“很多时候,电话和微信是无法说清楚情况的,还是需要他们到医院进行具体检查,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能微信、电话解决的。” 钟骏慧说。

病情不能靠嘴说 最好还是去医院

1月2日,上游新闻记者就是否愿意与医生建立微信联系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其中8位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医患沟通手段。“平日挂号,医生忙说不了两分钟,很多问题其实病人都不清楚。”55岁的何阿姨有糖尿病,时常需要到医院复诊,“而且生活中很多禁忌,我都搞不懂,又不好什么都跑医院问。”

也有人觉得,微信和医生沟通可能本末倒置,“生病真的不可能用嘴说清楚,我觉得还是要自己到医院做检查,请医生当面问诊。”31岁的邹先生还有个顾虑,“微信沟通别人是义务帮忙,说难听一点,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找谁?”

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