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慢新闻 > 正文
慢新闻·人物 | 中国唯一聋人语言学博士,她是学生的“知心姐姐”
05-16 18:26:34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晚报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小平 受访者供图

她是目前中国唯一的聋人语言学博士,是享誉特教圈和手语圈的聋人学者,更是学生心目中的励志榜样和“知心姐姐”……5月16日,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从市残联获悉,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郑璇作为自强模范受到表彰。

009.jpg

▲郑璇作为自强模范受到表彰

005.jpg

▲在郑璇心里,手语是最美的语言。

放弃高薪 投身特教事业

今年38岁的郑璇是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身为聋人博士,她不仅在科研上作出了骄人成绩,是享誉特教圈和手语圈的聋人学者,还长期奋斗在聋人高等教育一线,是学生心目中的励志榜样和‘知心姐姐’。”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一共有四人入选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郑璇是其中之一。

两岁时,一次医疗事故造成她双耳严重失聪,仅左耳剩下一丝微弱的听力。经过几年艰苦的家庭语言康复训练,郑璇依靠助听器和读唇,奇迹般地学会了与健全人交流,背着书包走进了普通学校。在没有任何特殊照顾的情况下,她通过双眼“看课”和课外自主学习,先后考取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并于2009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自主培养的聋人语言学博士,在沿海城市,就业机会多待遇也不错,不过郑璇都放弃了。

博士毕业后,郑璇离开家乡,来到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重庆师范大学任教,讲授聋人高等教育课程。“每个父母都想孩子能留在身边,当时我说服了他们来到重庆。”当问及为何放弃在一线城市的发展机会而选择重庆时,郑璇告诉记者,重庆师范大学是聋人师范教育在西部地区唯一的点,刚刚起步,她想为聋人孩子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特教老师,也希望用自身的经历鼓舞聋人大学生,以实力改变命运,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1_副本.jpg

▲小学时的郑璇,红色布袋子里装的是盒式助听器。

“唇耕手耘” 开启三尺讲台

重庆师范大学特教楼,郑璇在这里开启了“唇耕手耘”的特教生涯,一堂又一堂的无声课堂在这里进行着,只见她时而用大拇指指向自己,时而紧握拳头,时而用右手在左手的拳头上环绕……课堂上,郑璇教孩子们国家通用手语和语法。在她看来,手语是一门非常美丽的语言,聋人使用以视觉为基础的语言,手势、表情、身体姿态等都是无声的情感表达。

“手语是聋人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也是制约当前聋人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作为聋人教师,她精通手语,和聋生之间沟通无碍,这使她在上岗之后迅速成长为本专业的核心教学力量。”重庆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郑璇老师在全国首创聋人大学生“三位”课程教学模式,搭建聋听之间精准、便捷、高效的沟通桥梁,为学生创设了自主、灵动、和谐的课堂生态。“她的课不仅在聋人大学生中有口碑,其他专业甚至兄弟院校的师生都常常慕名到她的课堂来旁听。”该负责人透露,2014年到2017年,郑璇老师连续四次蝉联“重庆师范大学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教师”,2015年获重庆教书育人楷模称号,2018年又当选为“全国最美教师”。

006.jpg

▲手语课堂

亦师亦友 让学生重塑信心

作为重庆师范大学聋人教育的主心骨和“形象代言人”,郑璇在学生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声望,不少学生冲着她来报考重庆师范大学,也有很多家长对她表达真诚的感谢。

“同样的一个教学目标,教好一个聋生所付出的教学精力可能是普通正常学生的十倍。”胡晓波曾是郑璇老师的学生,如今他在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当手语老师,走上手语教学岗位,他真切地体会了老师的不易。“那时,为了把我们教好,郑老师常常备课到深夜,一个手语动作、一个巧妙的教学环节设计,她都精益求精,反复斟酌;一个简单的生字或者一句话,她可能要用手教上几十遍。”胡晓波回忆,郑老师亦师亦友,是大家心目中的励志榜样,更是“知心姐姐”。

“比起教会学生用手语,郑老师更重要的是帮助聋生重塑信心。”刘霜霜是郑璇2009级的学生。刚进大学时,刘霜霜有些自卑,不敢跟人交流。但郑璇发现了她有跳舞的天赋,于是常常在班级周记上写下对刘霜霜鼓励的话语,并经常让刘霜霜担任领舞等角色。“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渐渐自信起来。”刘霜霜说,郑老师会跳舞、会写作、会越剧……是多才多艺的才女,她身体力行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教学生跳手语舞蹈

▲多才多艺的郑璇

桃李芬芳 已培养720余名毕业生

由于忙于工作,郑璇要孩子的计划一推再推,直到2013年,学校引进了一名专职辅导员来管理聋生,她才终于得以抽空解决“个人问题”。“生完孩子不到两周,她就在家中召开研究生小组会,一边抱着孩子喂奶一边为学生答疑。”丈夫徐先金回忆,由于奔波各地讲学、开会、调查,妻子曾创下十天飞行七次的记录,有一次刚从欧洲开会回国,时差还没来得及倒,第二天就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连续上了六节课。“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徐先金感叹。

“既是事业,也是职业。除了听,聋人什么都能做。”郑璇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

“因为听不见,在求职中,不少学生都遇到了阻力。在帮助学生就业方面,郑璇奔走呼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她为学生联系和开拓实习渠道。”重庆师范大学就业处负责人介绍,郑璇培养的特殊教育毕业生已有720余名,其中聋生就业率达58%,普通学生就业率达92%以上。

如今,郑璇期待在今后的日子里,能教出更多优秀的新一代特教老师,改变更多残疾孩子的命运。

003.jpg

▲郑璇是学生心中的“知心姐姐”(中间紫色衣服者)

回报社会 坚持为聋人发声

在科研与教学之余,郑璇一直在思考如何服务和回报社会。四年前,郑璇组建了“重庆师范大学手语与聋教育研究中心”,在她的带领下,师生们走出校园,做义工、搞义演、为聋人提供心理辅导和手语翻译服务。她还亲赴各地特教学校和残障机构讲学授课,足迹遍布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台湾地区。

“她长期以来坚持为聋人执言发声,用实际行动改变了许多人认为聋人不便交流、不善沟通的刻板印象,实实在在成为了聋人群体和听人群体之间的沟通桥梁。”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郑璇当选为重庆市聋协主席、中国残联主席团委员、重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上任以来,她坚持理论引领实践的原则,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在聋人党建、创业、普法、文化宣传等方面作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郑璇的丈夫也是重庆师范大学老师,他们不仅是学生眼中的模范夫妻,也是同事眼中的好搭档、重师聋人教育的骨干力量。2013年底,他们迎来活泼可爱的小宝宝,在妈妈的影响下,小宝宝也学会了简单的手语。夫妻俩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做手语翻译,继续为聋人这个群体贡献力量。

007.jpg

▲筹办手语演讲大赛

008.jpg

▲夫妻俩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做手语翻译

责编 龙春晖 审校 黄艳春 总值班 杨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