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场 > 正文
“听话水”大行其道令人不寒而栗
2022-06-16 15:42:24 来源:工人日报

据6月14日澎湃新闻网报道,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一男生在图书馆向一女生的饮料中投入异物一事,引起广泛关注。据当地警方通报,投放异物者为该校学生尹某,投放物系其从网上购买的牛磺酸泡腾片。目前,警方正在对此案开展进一步调查,涉案男生已被学校依程序开除学籍。

上述新闻中,这名投放此物的男生,无论其真实动机是什么,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也让诸多女性,包括诸多女生的父母不寒而栗、瑟瑟发抖。如果类似的事情再发生,女性的安全感何在?公共安全和秩序如何保证?

涉事男子称其投放的异物为牛磺酸泡腾片。现实中,这种牛磺酸产品常被不少电商宣传为“听话水”,相关广告也比较露骨,诸如“女友饮料”“速效速溶”“乖乖饮料”“给女孩偷偷喝的饮料”等标签、介绍和配图,都具有较强的性暗示色彩。但据专家介绍,牛磺酸泡腾片的成分有牛磺酸、咖啡因、烟酰胺、肌醇、维生素B1B2等,具有缓解疲劳、镇痛、解热等作用,并不是催情药物。

“听话水”主要是指GHB类药物,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因具有强烈镇静作用,被列入一类或者二类精神管制药物,其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也被严格管控。当这些“药物”可以堂而皇之地在网络平台上宣传、售卖,很大程度上会增加一些人购买、尝试乃至借此对女性实施侵害的想法和可能性。

比如,去年1月,一名刚入职某公司的23岁女性,跟上司去喝酒时被下迷药,导致七氟烷中毒死亡;更早之前,浙江杭州一名被害人遭到同事迷奸,涉案药物正是从网上购买……有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2021年,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上百起迷奸案件中,大部分违法犯罪分子的迷药均从网上购买。这必须引起重视。

不论真假,迷药在电商平台“大行其道”,不仅有违社会公序良俗,而且涉嫌违法,还可能诱发其他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兜售假迷药本质上是一种欺诈行为,而真迷药可以随意买到,对女性安全、对公共安全威胁更大。

因此,电商平台必须加强管理,一旦发现有商家非法销售国家管制类药物或含有相关成分的产品,要及时下架、封店、固定相关线索,向有关部门报告。

对监管方面来说,则应完善生产、销售、准入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和执行制度,对于非法流向市场的药品予以溯源。此外,司法机关也应以发布典型案例等形式震慑不法分子和相关电商平台与商家。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明知属于国家管制的容易导致成瘾的麻醉药物或精神药物,仍在网上出售,可能构成贩卖毒品罪;告知、指导他人使用此类药物,则可能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甚至可能成为强奸罪的共犯。

当然,对于把假迷药宣传、包装成真迷药的商家,平台、监管部门也不能坐视不管,虚假宣传、违背公序良俗的宣传,同样要面临法律的制裁。

发生在高校里的上述案件,可能是个别情况,但其暴露出的相关保健品、药品的售卖乱象,以及背后潜藏的对社会治安和公众安全感的威胁,是更具普遍性的问题。千万不能等新闻热度消退之后,形形色色的迷药、“听话水”卷土重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