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宿丨民宿话题是如何上“两会”的?故事要从半年前的一篇报道说起
01-29 23:18:12 来源:上游新闻

今年的重庆“两会”报道中,上游新闻推出的《聚焦民宿|民宿到底是旅店还是出租房?建议尽快制定重庆民宿管理办法》,再次引起人们对民宿话题的关注。

不得不说的是,代表委员们之所以纷纷聚焦民宿,并通过实地调研形成建议提案,起点还要回归到去年7月23日上游新闻·重庆商报推出的第一篇报道:《市场太火 朝天门一小区就有300家民宿》。这也是民宿问题首次通过主流媒体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下。

继首篇报道之后,报道团队对民宿问题持续了长达半年的关注,期间还组织了“重庆都市民宿何去何从”座谈会,邀请了民宿主、小区居民、旅游专家、律师、政府部门齐聚一堂展开讨论。

当然,民宿如何规范发展,这个问题目前仍是无解。

不过,在今年两会上,这个问题也牵动着很多代表委员的心,他们都在探索解决办法,并认真负责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从目前看来,民宿问题的解决正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有所进展。那么,今天我们要跟你聊的,就是第一篇关于重庆民宿的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以及上游新闻·重庆商报团队为了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都做了哪些努力。

untitled_副本.png

刘晓娜:我们需要在报道中做到最极致的平衡

刘晓娜:10年资深记者,上游新闻重庆频道主编助理,在社会新闻、时政新闻、财经新闻都有她的足迹,长期钻研于深度报道,连续7年获得重庆市新闻奖。连续多年报道重庆“两会”、全国“两会”。

去年“五一”节,重庆都市旅游火爆,当时我做了一组《揭秘重庆都市旅游走红》的系列报道。那时已经关注到重庆突然涌现出了很多民宿。

民宿,作为现代旅游产业中的新业态,是很受年轻人欢迎的。包括我自己也会在出国旅游时住民宿,所以我一直打算从旅游经济的角度,做一组民宿的报道。

直到有一次,在与我们团队的记者张瀚祥讨论选题时,他提出想去做一组关于民宿的调查报道。因为他从微博上了解到朝天门海客瀛洲小区民宿泛滥,居民们叫苦不迭。

这触动到了我,让我意识到民宿主题绝不仅仅是一篇经济报道。于是,我们成立了报道小组。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通过实地走访海客瀛洲小区,以及渝中区其他几个民宿扎堆的居民楼,采访小区业主、游客、民宿经营者。几天下来,我们发现,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民生监督稿件。

我感觉自己站在一个天平秤上,一端是正常生活被民宿侵扰的普通市民,一端是为了生存发展的民宿经营者。作为媒体,我们必须去帮助市民维护他们正常生活的权利。但是,也很难去把民宿放上审判台,因为真的有很多优质民宿为游客提供了感受重庆本地生活的机会。可以说,民宿已经成为重庆旅游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们需要在报道中做到最极致的平衡,所以决定以探索的态度去寻找让民宿规范发展的方法。我们做了大量的收集工作,学习国内外规范民宿发展的案例。同时,我们也大量地采访律师、旅游专家,探讨民宿问题的法律边界,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

第一组报道发表之后,在全国都引起了强烈关注。很多媒体都在转发、介入采访。甚至有一些区县对小区民宿发出了禁令。

领导对这个报道很重视,要求我们继续追踪报道。

但是怎么追,这是一个问题。我认为,仅仅报道个别区县采取的短期措施,并不能推动民宿的难题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所以,我提出“举办一个民宿座谈会”的想法,邀请小区居民、民宿主、律师、旅游专家、政府部门坐下来探讨。当我们发出邀请后,各路嘉宾都非常爽快地答应。

 “民宿是新事物,我们很想为推动其良性发展贡献一点力量。”嘉宾们是这么说的。

与其说是一场“座谈会”,不如说是一场“辩论会”。座谈会主题很直接:重庆都市民宿何去何从?

为了这个公共议题,嘉宾们在会场上争得面红耳赤,每个人都在努力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真知灼见。

8月8日,我们又发出一组强势报道,用了整整4个版,更深度地探讨民宿问题的解决之道。希望这次的跨界观点碰撞,能为政府出台民宿管理办法提供民意和思路参考吧。这一组的报道,我们派出了更强大的团队,总共有7名记者参与。

通过这两次报道,我们团队的所有记者都在民宿的话题上有了深入研究,几乎都快成“民宿问题”的专家。在今年的重庆“两会”上,资深记者谭柯第一天采访下来,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可喜的现象:很多代表委员都带来了关于民宿的建议。于是,我们再一次做了追踪报道。

我非常感慨和欣喜:在碎片化传播的时代,外界也有一些对主流媒体质疑的声音。不过,我仍然认为我正在从事的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untitled1_副本.png

张瀚祥:民宿问题需要这座城市正面回答

张瀚祥:90后记者,从事新闻工作六年,多次参加重庆市“两会”、全国“两会”,以及国内、市内重大新闻报道,特别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

我喜欢旅行,也喜欢体验旅途中的各种民宿,所以对于重庆本地的民宿也十分关注。

去年夏天,我在微博上搜索重庆本地的特色民宿,在众多好看的民宿图片中,有一条微博显得特别突兀。那条微博不是赞美,而是控诉,像是灿烂的彩虹与突如其来的乌云。

微博博主是重庆渝中区朝天门码头边一小区的业主,在她的言辞中,近一年来,原本安静的小区成为了都市民宿的天下,超过300家“无证经营”的民宿在小区内安营驻扎,随之而来的是业主与游客、房东的冲突,甚至是暴力。

重庆都市旅游已经走火,魔幻的山城重庆成为了无数外地人心仪的旅行目的地。如果游客见到的重庆不再是心中那个期待的模样,而是辱骂、拳脚和敌意,那重庆会成为什么样子!那时我认为,重庆都市民宿的困境,不仅是一次好的新闻选题,更是这座城市需要正面回答的问题。

成立报道小组后,我通过微博联系上了这位业主,并和她约好时间,实地去采访调查。

第一次去到那个小区是在7月19日下午,江边滚滚的热浪也没有击退慕名而来的游客,可见这里出名的程度。

进入小区保安没有登记、一行五人拉着行李箱进入了单元楼、单元楼不用刷卡也能进入、六台电梯坏了三台……我在手机中的记事本中不断地记录下我所看到的一切。

为了印证微博爆料人的话,我以游客的身份向民宿房东订了房,亲身体验了一套拥有七个独立厕所的公寓是什么样的;为了了解小区物业、当地街道的处理办法,我又和业主一起前往。

除了渝中区这一小区外,随着走访的深入,我发现重庆两江四岸的各类临江的高档小区都存在着都市民宿的各种乱象。于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我又联系了重庆公安部门、律师、旅游专业教授等,希望他们共同为重庆的都市民宿解困。

距离去年夏天的都市民宿系列报道已经过去半年了,但我对民宿的调查和研究却没有停止。目前,我正在进行重庆市主城区民宿空间分布与发展方向的学术研究,将权威渠道采集整理的数千家重庆主城区民宿进行了空间坐标信息,导入地理软件中对其呈现的空间集聚形态进行分析。我希望有更多的政府、学界等人士能够关注到以重庆为代表的都市民宿的发展前景与困境,共同建造一个良好的都市民宿、都市旅游生态圈。

untitled3_副本.png

李舒:民宿创客希望被带出灰色地带

李舒:从事新闻工作5年,擅长时政新闻、行业新闻、调查新闻,曾多次参与重庆“两会”新闻报道、市委宣传部及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大型主题报道。

团队成立民宿报道小组后,我接到的任务是大量调查民宿,采访经营者的声音。

我辗转联系到多个民宿主,实地走访解放碑、观音桥等都市民宿聚集地 。我发现,大部分民宿创客的创业经历举步维艰。

刘颖的民宿在观音桥煌华晶萃城,小区汇集几栋标准精装公寓,装饰后就可开门经营。为了让自己的民宿好评率更高,她不仅在卫生和服务上严格要求,还提供饮用水、水果、旅游攻略等服务。刘颖曾经说,创业路上,再累再苦她都认了,但没有想到这条路走的如此艰辛,她希望能够尽快出台相关规范,让民宿经营有理有据。

而在解放碑商圈旁民居中经营民宿的余女士,面对中介、物业等种种刁难苛求,精明能干的她也素手无策。“做着法律边界上的行当,没有人能站出来给你主持公道,就算是对方违规了,你也没办法。”

如今,在国内外,民宿业发展迅速,不少城市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而更多的都市民宿,还处在灰色地带。民宿创客想要合法做生意,他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出台管理办法,而业主和房客们的需求,大多也是如此,想手持官方出台的相关规定,约束大拆大改、肆意扰民的民宿。在今年的重庆“两会”上,民宿行业发展问题也引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这让重庆民宿脱离灰色走向阳光迈进一步。

untitled4_副本.png

时间脉络>>

2018年7月23日,上游新闻·重庆商报头版刊发了“重庆都市民宿”调查报道,整整三版,层层递进剖析民宿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市场太火 朝天门一小区就有300多家民宿》《担心扰民 业主反对小区开民宿》《游客居民 如何同住一个屋檐下》。

2018年8月2日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举行“重庆都市民宿何去何从”圆桌访谈会,邀请行业人士、专家学者以及民宿经营者和市民代表,围绕都市民宿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2018年8月8日,上游新闻·重庆商报刊发四个整版报道,更加深刻地呈现各界对民宿的思考:《概念界定模糊 网约房农家乐到底是不是民宿?》、《都市民宿该不该开进小区?分歧巨大亟待解决》、《重庆民宿野蛮生长 该如何规范发展?》《投资民宿市场 认清“天花板”很重要》。

2019年1月27日,上游新闻·重庆商报在重庆“两会”期间采访代表委员关于民宿的建议,刊发整版报道《建议尽快制定民宿管理办法 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刘晓娜 张瀚祥 李舒  摄影 邹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