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教授任晓平:头移植脊髓重生问题已找到解决方法
11-21 11:35:09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近日,世界首例“换头术”在遗体上成功实施引发争议。

11月21日上午9时,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在哈医大举行见面会宣称,近期完成了人类现代医学第一例人体头移植模型,是医学史上的里程碑。对于头移植中的核心问题——脊髓重生,任晓平称已找到解决方法。

204.jpg

任晓平现场带来了他历年来发表的纸质版论文展示。澎湃新闻 图

任晓平在见面会上说,这是第一例头移植模型,之前媒体称“换头术”不准确。任晓平强调,此次头移植模型把相关技术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未来头移植不会遥远”。

针对怎么界定此次头移植模型成功与否的问题,任晓平问,不要用“成功”,用“完成”,模型试验完成了,发在了世界级的权威学术期刊上,这就是“完成”了,但尽量不要用“成功”的字眼。

对于外界质疑“换头术”涉及的伦理问题,任晓平教授回应称,自己是医生,不是伦理学家。我们没有做人类的头移植,我们完成的是人类头移植外科手术模型设计。

160.jpg

任晓平教授向媒体展示中枢神经修复手术动物实验的视频。澎湃新闻 图

对于头移植的核心难点问题——脊髓重生,任晓平自信地表示:“脊髓损伤我们已经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

任教授说:“脊髓损伤、中枢神经损伤在全世界有50到100万例,伤残率较高。最新进展是我们的团队在小动物、大动物身上成功进行实验,从而发表了中枢神经、脊髓损伤修复研究的相关论文,这项研究是全球范围内及其领先的。”

任晓平在电脑上展示了一段2分钟多的视频。据他介绍,在手术室里,实验人员从狗的背部开始,进行脊髓全切断。在切断后立刻用“特殊的化学药物”—— 粘合剂聚乙二醇进行融合。

术后两个星期,狗能很踉跄地走路。术后两个月,它开始能跑。任晓平对手术狗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效果非常好”,虽然他承认手术狗“不能完全和正常狗一样”。

关于聚乙二醇是如何实现脊髓重生的问题。任晓平说:“我们提出的是脊髓融合术,是用融合剂,一种化学试剂,你们谁感兴趣,在网上一查化学特性,给你一大堆指示。我们是使用,用来试验的。”

任晓平随后进一步解释了聚乙二醇的作用机制,“它的效果,你回去看我发表的文章都有阐述。脊髓损伤,神经细胞都会坏死。它(聚乙二醇)的作用是阻止细胞坏死、凋亡,再往深处说,是阻止钙离子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这样在细胞凋亡前,把它融合。”

849.jpg

11月17日,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塞尔吉·卡纳韦罗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地点正是哈尔滨医科大学。手术的带头人之一,是来自中国的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任晓平,他这项手术命名为“异体头身重建术”。

任晓平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经过长达约18小时的手术,我和团队成功将一具尸体的头与另一具尸体的脊椎、血管及神经接驳。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有关本次头移植相关的数据、过程和结果将在美国学术杂志《SNI(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发表,届时关于手术的全部详细过程都会刊登在上面。”

任晓平现年56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副主任、手显微外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任晓平曾实施黑龙江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1999年,他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手显微外科中心参与完成了全球第一例成功的手移植手术。2012年,任晓平从美国回到哈尔滨工作,并在2013年进行了首例小鼠头移植,术后最长存活的达到了一天。

(资料来源:根据澎湃新闻直播梳理、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