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他泡在交通茶馆里3年多 拍出6米《时光》长卷
04-09 11:40:59 来源:都市热报

undefined

▲熊良彦摄影作品《时光》

都市热报消息,近日,一张名为《时光》的照片火了,这幅6米长卷式照片,全景展现了重庆“交通茶馆”的芸芸众生相。有网友评论:震撼,有点像《清明上河图》,每一个细节里都能品出故事。

8日,记者见到该照片的拍摄者熊良彦,也了解到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数据:照片耗时3年多拍摄、提取自上千张照片、内含90个人物、花费一年时间进行后期处理。

成了交通茶馆的准居民

熊良彦今年64岁,是一名退休体育工作者,摄影圈内人都喜欢称他为老蒙。有人说,老蒙是重庆最痴迷于拍茶馆的摄影人。

▲3年多来,熊良彦泡在茶馆拍摄

老蒙是怎么和茶馆较上真的?这得从2010年说起。那时,老蒙购买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相机,但当时的老蒙连单反相机的功能键都辨不全。为了学好摄影,他一边读重庆市老年大学系统学习;一边赴西藏、海南等地拍摄人文风光。但渐渐地,老蒙发现,自己的照片拍来拍去就是那个样子,要么取景与人雷同,要么干脆不如别人。

必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主题,这成了老蒙的心愿。2017年,老蒙偶然间从网络上看到了交通茶馆的照片,觉得颇有意境。第二天,也就是2017年6月24日(据第一张照片的时间记录),老蒙就赶去了黄桷坪的交通茶馆。当时正值午后时分,三三两两的老茶客正在喝茶、打牌、下象棋,斑驳的阳光投射在老建筑的墙面、桌面上。“我就像钻进了时间的夹缝中一样。”老蒙事后这样形容道。就这样,见交通茶馆的第一面,老蒙就被彻底被其征服。

此后,老蒙每周要在交通茶馆呆3天~5天,成了交通茶馆里的准居民。茶馆的老伙计老欧就记得,老蒙这些年来,一天天的守在茶馆里,早上喝茶,中午就在茶馆吃小面,除了拍摄照片,也和大家一样喝茶谈天说地、家长里短。久之,老茶客们都与老蒙成了朋友,也不再恐惧老蒙对准他们拍摄的镜头了。

扎根在茶馆,带给老蒙许多前所未有的灵感,他在这里拍出了一部又一部获奖作品。

照片长卷收纳3年《时光》

但老蒙始终觉得,还不够——拍摄的照片再多,也都是片面的、碎片化的、无法完整呈现这个原生态老茶馆的市井生活气息。直到2019年,老蒙受到《清明上河图》的启迪,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拍摄一组类似的“交通茶馆长卷”。

当老蒙把这个想法告诉一位摄影家好友时,对方点点头又摇头。点头是因为创意确实好,摇头是因为实在太难拍,且太耗时间和精力。

但搞体育出身的老蒙,一旦热爱某个事情,就会从一而终。从那时起,他放下了其它所有事情,开始了这幅长卷的创作。

从清晨开张到晚上打烊,老蒙守在茶馆拍摄照片,直到2020年12月1日,老蒙该主题的拍摄工作正式完成。

后期处理工作与拍摄同步进行,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老蒙选取了上千张照片,提取处理成这张照片长卷。长卷中,最早的一个镜头,拍摄于2017年8月20日。

也就是说,照片中的这90个人物,他们虽处在同处于交通茶馆之中,但其实又处在“错位时空”之中,时间跨度最长的有3年之久。因此,老蒙给这张长卷命名为《时光》。

▲熊良彦打开长卷,讲诉卷中故事

长卷里载满故事——

长卷制作完成后,老蒙提笔写下这样一段话:一间茶馆,一个江湖,一个世界。交通茶馆就像重庆人市井生活的博物馆,历经几十年的风霜岁月,山城风骨依旧,尽显人间烟火。

第1部分·画中世界

老蒙将这幅长卷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的“C”位,就是正在画油画的陈安健教授。陈安健是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他作为交通茶馆的守护人,在此一画就是20多年。

67岁的棒棒老谢,就在陈安健的画中。这十几年来,经常给陈教授当油画模特,这是老谢最得意的谈资和“光环”。平常跑完活,老谢就来交通茶馆喝茶、聊天或是当模特。

在一旁的“小二哥”也成为过画中人,他是一名退休石匠,身上颇有一些江湖色彩:他是茶馆唯一一个喝酒又喝茶的人。他从来只坐一个固定位置,一杯茶,一瓶酒,买点下酒菜就是一天。

老蒙总结:陈安健教授在画茶馆百态,而我用镜头将画中世界和绘画者都记录了下来。

第2部分·新老茶客

这里有茶馆最标志性的柜子:茶杯寄存柜。老茶客喝完茶把杯子放在这里,下次再来自取即可。老茶客们,有的品茶,有的打牌,悠然自得。还有三位老棋友,一起下了许多年的棋,端起茶杯,展开棋盘,三人就沉浸在象棋世界里。

这里的老茶客都熟识老伙计老欧,他终年都是那身“招牌”打扮,但此刻的他,手里却拿着3个空奶茶杯,如同站在新老茶客的交界处。

而年轻茶客们,也有的入乡随俗喝着盖碗茶,打扮却是鲜亮时尚的,为老茶馆增添了一抹亮色和青春气息。老蒙说,其中一桌两两相对的年轻情侣,自己记忆很深刻。男方是来自山东济南的小王,他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阅兵仪式的一名排头兵,为了参加阅兵活动训练推迟了婚期。出色圆满地完成任务后,小王带着未婚妻来重庆玩一趟,并且专程来交通茶馆体验文化气息。

老蒙总结:拍摄这些年间,交通茶馆的名气越来越旺,新茶客越来越多,既有外地游客也有本土来打卡的年轻人,为老时光注入新活力。

第3部分·茶馆文化

茶馆里还充斥着传统文化,剪纸的、穿汉服的、讲走马民间故事的、遛鸟的,让人仿佛置身旧时光。

此外,茶馆里还有令人津津乐道的爱情美谈。75岁的江爷爷与陈婆婆是一对金婚佳偶。20多年来,每天早上,两个人一路出门,陈婆婆把江爷爷送到交通茶馆喝茶,自己去买菜,菜买好后转回茶馆,接上江爷爷一起回家煮饭。

茶馆里还有最老茶客,63岁的“水铁”是自来水厂的退休职工,三十多年来每天来喝茶。茶馆众人说:“水铁”如果不在茶馆,就在来茶馆的路上。“水铁”自己也说,等到自己七老八十,走不动了,如果茶馆还在,自己就回黄桷坪来租个房子住,还是要天天来喝茶、会友。

老蒙总结:茶馆是老重庆文化的一个缩影,充满市井生活气息,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

第4部分·婚纱摄影

这是交通茶馆火了以后,萌生的一个新现象——每天,来拍照的人络绎不绝。

有的人来拍摄打卡纪念照,有的人则像老蒙一样来记录时光和风土人情,也有的人看重这里的传统文化氛围,来此拍摄传统的婚纱照。

老蒙总结:正如络绎不绝出现在茶馆的拍客一般,对于自己来说,茶馆的故事更是拍不完的,未来,自己还会继续在茶馆泡下去,用镜头记录更多故事。或许若干年以后,交通茶馆不再是现在这个样子。但这些照片,可以让那个时候的年轻人看到老重庆老茶馆的样子。   

作品点评:画面相映成趣、耐人寻味

著名策展人、美术评论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王林:交通茶馆作为重庆的一个网红打卡点,来拍照的人很多。大多是一时性起,触景生情,抓拍几个镜头,至多是以风格化摄影方式呈现本地风土人情。熊良彦近年的作品,专注拍重庆城的茶馆,几乎是以茶馆为家。经过这一番亲历亲为,他不仅对交通茶馆的社会生态、民俗生态和市井生态了如指掌,而且对建筑环境、生活氛围、人际关系深有体悟。由此他找到了表现交通茶馆生存状态的最佳方式,即把交通茶馆三维建筑空间渐次打开,成为一个展示平台和浏览看面,其间的深度表达则成了划分作品段落的视觉根据。

为了让众声喧哗、各具情态的诸多人物不至紊乱,熊彦良首先选取了代表性人物作为重点,构成横向度的线性流览。然后组织不同段落、不同人群的剧场化表现。建筑环境的一体化和人物类型的细节化,构成了相映成趣,不乏幽默感的生动画面,耐人寻味也耐人玩味。

最后,这种壁画长卷式的艺术处理,影调与色调的统一和丰富至关重要,除了老屋色重的黑白灰关系确定了基本调性之外,鲜明、亮丽的色彩点缀,对一个网红打卡点形成心理感受的环境氛围,实属必要。只要看一看作品中的红色块和文字块面,在整个画面上错落有致、恰如其分的分布,就可以体会到熊彦良匠心独运的心情与心态,更可以体会到他对故乡故土故地故实的无限热爱。

除了交通茶馆,重庆还有这些原生态的老茶馆——

翰林茶园:隐于繁华的磁器口古镇,在历史的建筑里闹中取静。老板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依旧分外热情,为每一位到来的客人准备最地道的盖碗茶,讲起茶馆的岁月时光。

路线: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在磁器口站下,步行至磁器口古镇内就能看见。

重庆三皇堂:将古建筑与茶融合的恰到好处,还能落座欣赏评书,重庆方言等表演,有时候还会有川剧变脸等传统表演。

 路线: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在磁器口站下,从2号门出来,步行10分钟就到。

重庆鲁祖庙茶馆:装簧最具重庆民国时期特色,很古朴自然,风格很突出。很多电视剧在此取景。

路线: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在较场口站下,步行800米左右就到了。

长亭茶园:它是从解放前一直完整保留的老茶馆,名人郭沫若、老舍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路线: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小什字站下车,从5A口出步行350米到人民公园。

都市热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为受访者图)

原标题:他泡在交通茶馆里3年多 拍出6米《时光》长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