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角逐中国美术最高奖的雕塑作品《烈焰青春》 原型是这个勇敢的重庆崽儿
10-06 20:05:24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GetAttachment (11).jpg

一名年轻的消防员,身着厚重的战斗服,背负着沉重的空气呼吸器,左手抱着消防头盔,右手紧紧抓着水带与绳索,尽管面部布满了火焰熏灼的黑色粉尘,但他目视前方、眼神坚定,展现出英雄的无畏气概......

随着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拉开帷幕,重庆当代美术馆展出的由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创作的木雕《烈焰青春》,正在角逐中国美术最高奖,在展出的短短十天里,已受到来自全国及重庆上万观众的高度认可。作者说,创作这件作品是为了向中国消防员致敬。

日前,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这尊木雕的人物原型,就来自于该支队大学城中队的消防员——刘松。

被队友称作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郎”

一件有深度的作品永远不可能轻易完成。

据了解,创作伊始,为了让这件作品更加生动逼真,焦兴涛副院长曾多次前往刘松所在中队体验生活,和刘松同吃同住,交流谈心,在《烈焰青春》的精心打磨创作中,也真实再现了刘松的消防路.....

2011年入伍、今年26岁的刘松,个子不高,黝黑精壮,为人朴实。但一提起他,队友们总是点赞,“他是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郎’‘铁人’”。入职8年,他实现了由青年到战士的转变、由战士到勇士的升级。

从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成长到如今的消防业务尖兵,刘松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汗水和努力,经历大小上千次的生死一线关头,在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救援经验。26岁的他,已经记不清8年的灭火救援工作在他身体上留下多少伤疤。

大火灭了,他却被抬了出来

“印象最深的就是2014年青木关厂房大火,那一次差点没能从火场走出来。”刘松回忆,当时火场环境十分复杂,四周弥漫着有毒浓烟,一墙之隔的库房里堆满了易燃易爆罐体,已被大火炙烤了近30分钟,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当时他第一个冲上前去,扛着罐体就往外跑,不知跑了多少个来回,体力严重透支。

大火扑灭后,刘松被抬了出来,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事后战友们问刘松“当时你害怕吗?”刘松说:“扛着罐子穿过燃烧的厂房时,火苗掠过我的脸,我当时心想,爆炸怎么办?胳膊没了怎么办? 虽然心有疑虑,但当我看到战友们和我一起出生入死,让我忘记了危险,因为如果我有事,战友们会帮助我。在火场,每个战友都表现得很勇敢,我只是他们其中一员。”

过硬的专业本领铸就蹈火英雄

刘松曾在2016年总队第11届消防业务运动会上夺得4×800米接力第一名,被支队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获2017年全市首届春季消防体育运动会100米肩梯跑第二名;2018年,获第二届东盟地区论坛城市应急救援研讨班消防运动会楼层火灾内攻班组项目第一名,被总队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此时此刻,他正奋战在全国首届“火焰蓝”消防业务大比武的竞赛场。“60米肩梯登楼操”是刘松此次备战的项目。在集训期间,每天高强度训练在10个小时以上,刘松从不叫苦叫累,每天反复练习起梯、拉梯、爬梯等动作,他右肩被拉梯磨得肿胀流血,渗出的血水甚至将体能训练衫浸透。每次走下训练场时,他的双腿如同灌了铅似的抬不起来,胳膊痛得拿不住筷子。

几个月下来,他练散了好几部梯子,磨烂了十多套作训服。面对高强度的训练,刘松的回答很朴实:“就是多练,白天练,晚上练,别人练一次,我练两次、三次,总会有所收获。”

这就是《烈焰青春》背后的故事,这也是千千万万消防指战员背后的故事。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是“他们”在为你负重前行。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宋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