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30岁因“35岁困境”失眠 “90后”迎来“职场焦虑”期
04-29 18:58:23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最近一段时间,热门综艺《奔跑吧》和《初入职场的我们》都把镜头对准了职场中的“90后”们。“90后的职场焦虑”这个话题,最近几天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们的探讨。相比前辈们,“90后”们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职场焦虑”。

GetAttachment (2)_副本.jpg

杨悦 29岁

自称职场“鸡娃” 累到想吐却不敢停

“我觉得我小时候是第一代‘鸡娃’,现在是‘职场鸡娃’。”在微博上关于“90后职场焦虑”的话题下面,杨悦这样评论。

29岁的杨悦在重庆璧山的一家机械制造公司做采购,主要的工作是与国外的供应商沟通,采购该公司产品所需要的各种配件。杨悦大学学的经济专业,两年前才进入这家公司,“进来了才发现特别专业,而且我们行业圈子很小人才又很多,竞争压力很大。”

这两年,杨悦几乎没有一个周末是休息的,她为自己报了各种专业进修,除了学习自己所在行业的职场英文,她还在每周末到外语机构学习德语和日语,“我都计划考级拿证。”两年来,这些学习从未中断,在此期间,杨悦闲暇时间基本都待在家里或者图书馆学习,“我目前还在考注册会计师,去年过了3门,今年正在抓紧复习,希望能考完所有科目。”

杨悦每天工作回到家已经晚上10点多钟,她无法在工作日学习,只能让渡了自己整整两年的双休日。杨悦时常觉得自己的周末就像回到了高中时,被辅导班占满,父母那时总希望她能是班上前几名,“就是现在流行的‘鸡娃’,很累,但不能停。”而现在,她学习外语,是因为她目前所在的行业与日本、德国等几个国家的企业接触最为密切,“我们行业优秀的人太多了,可能不知道哪天我就被取代了。”而考注册会计师,是因为“给自己找个退路。”

李乐然 30岁

“我尽全力也没法达到爸妈的水平”

虽然只有30岁,但在重庆本地一家地产企业工作的李乐然已经连续两年是单位的“先进个人”了,但李乐然却觉得自己还差得太远,“在职场中走得越久,发现和自己曾经想要达到的目标离得越远。”

李乐然大学毕业就进入了现在所在的公司工作,进入公司后,他给自己设立了职业规划,在35岁左右,成为公司的一名中层,“我当时觉得,如果好好干,35岁成为中层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我的父母,还有身边的一些长辈,基本都是在那时进入管理层的。”

现在,李乐然30岁,但他发现按照目前的情况,他在35岁很可能达不到父母一样的高度,“我们单位从去年开始,进的新人就都是研究生毕业了,他们的升职空间更大一些。”

最近一年左右,李乐然发现自己的睡眠问题日益严重,他变得越来越焦虑,“如果我35岁无法成为管理层,那么我的后半段职场只有止步不前了。”而李乐然没有勇气跳槽,“我们公司在重庆算是比较一流了,去到其他地方不见得更好。”

他们的焦虑 除了压力还有健康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5位“90后”职场人,其中11位都认为自己有“职场焦虑”。经过梳理,大家的焦虑基本集中于“竞争过大”“健康问题”以及“付出回报无法达到期待”这三个方面。

从事厂房销售工作的秦先生29岁就因为长期饮酒患上了痛风,而且连续两年体检都有三高问题,父母让他为了健康换一个工作,但秦先生拒绝了,“我现在在我的行业已经有了资源,再用几年重头再来,我没有时间。”

另一方面,多位“90后”职场人在接受访问时提到,在他们踏入职场时,对于职场竞争的预估远远不够,“我看着我父母那一辈的职场,我们的压力大太多了。”28岁的林女士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在职场中拼搏,但对于爸妈对子女的投入来看,基本等于“赔本买卖”。

专家:

竞争压力增大 要学会正视自己

针对“90后”表现出的职场焦虑,心理专家、重庆明亮心理咨询所所长邱驷介绍,“90后”的焦虑有时代发展的显著特点。

在“70后”、“80后”进入职场时,社会整体的竞争压力并不算大。而在“90后”成长的这段时间,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经济条件改善,社会发展让教育同步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竞争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另一方面,“90后”孩子的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投入和期待也越来越高,“90后”孩子本身和他们的父母对于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让“90后”孩子对于自己的要求和期待更高。

进入职场后,一些孩子会把小时候父母的期待、社会的期待转化为自己的对自己的要求,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内在也无法达到认同,他们需要父母、社会的评判和肯定,忽略了自身对于自己的认知。

邱驷提醒,要从根源改善焦虑,就要认清职场竞争不是个人能控制的,而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缺点和短处,要做的不是不断为自己加压,而是正视自己的能力,同时扬长避短。学习和提升自己最重要的是为了让自己得到满足和成长,而不是为了外部的肯定。

在职场中,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压力越大,越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和情感的体验。建议每天都给自己一小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只有十分钟,但必须抽离工作、压力,完全放松。每周给自己安排至少一次放松的体验,可以是一场电影,也可以出去爬山,让自己学会释放。

如果发现自己的焦虑、失眠等问题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和疏导。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