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科学城又升级了!
04-15 16:42:08 来源: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

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重庆科学城又升级了。

4月13日,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两江君注意到,在此次会议上,重庆科学城首次被定名为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市委书记陈敏尔在会议上强调:要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从重庆科学城到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名字的变化、目标提升有何重大意义?

▲图源重庆高新区微讯

合作共建

为何要变?

在13日的会议上,陈敏尔提出了4个“深刻领会把握”:

•深刻领会把握关于加快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要求

•深刻领会把握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要求

•深刻领会把握关于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的重要要求

•深刻领会把握关于加强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交流的重要要求

很明显,在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正是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城市化浪潮的战略选择,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工业组副组长盛毅研究员认为,科技创新能力是支撑双城经济圈崛起的关键,通过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水平,科学城无疑是最重要抓手。

重庆社科院副院长王胜研究员认为,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提出,标志着重庆和四川建设科学城的地方努力与实践探索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无疑是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具体体现。

▲图源重庆高新区微讯

“1+3”协议

如何合作共建?

4月14日,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签订了“1+3”协议。包括《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以及《科技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合作协议》《科技专家库开放共享合作协议》3个子协议。

在这份框架协议中,双方约定,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依托西部科学城共同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据介绍,“一城”指西部科学城,“多园”指两地的科学城等创新资源集聚载体。

在3个子协议中,双方约定将通过打造“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以重庆基地和成都基地为主的“一平台、两基地”格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两地3万余名科技专家库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打通技术需求与专家服务的对接通道,推动成渝地区协同创新;推动两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一批职业技术经理人,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

▲图源重庆高新区微讯

五个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会议上,陈敏尔强调,推进科学城规划建设,要把握好科学城与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大学城、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如何理解这“五个关系”?王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科学城与双城经济圈关系方面其一,双城经济圈是西部科学城得以“立身”的载体和土壤。放眼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科学城,其成长与崛起基本上都栖身于大都市圈,这是由人口大规模集聚方能产生匹配效应、协作效应、溢出效应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成渝是两个人口众多的特大城市,成渝地区是西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等创新资源集聚高地,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战新产业等方面具有比较好的基础。其二,中国西部科学城必将是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推手和突破口。依托双城经济圈建设来统筹协调成渝地区的科创要素和力量,共同打造西部科学城,这对于形成西部地区创新发展标杆和策源地意义重大。同时,双城经济圈建设想要跑出“加速度”,要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经济中心,不主动迎接拥抱科技革命,缺乏科技创新的源动力,是难以成功的。

在科学城与科创中心关系方面其一,科学城是科创中心的重要标志和空间支撑。科学城作为各类科技活动和创新要素空间集聚的载体,一方面将为更好地开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战新产业培育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将形成聚合全球创新要素的循环累积机制,成为科创中心高度的重要标志。其二,一个真正的科创中心意味着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科技实力非常雄厚、创新生态环境良好、高新产业发展迅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这显然不是建一个科学城就能替代实现的。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川渝联手,发挥“一城多园”模式的组团效益,统筹整合更多的创新资源抱团发展,切实提高两地在技术研发、人才交流、成果转化等领域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更好地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在科学城与大学城关系方面其一,大学城的建设为西部科学城奠定了基础,做好了准备。重庆大学城规划建设多年,目前已经汇聚起了包括重庆大学在内的几十所高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日益成熟,毗邻的西部微电园、保税区等产业布局也为产学研联动提供极好场景,可以说为科学城的建立做好了前期的铺垫和准备。其二,科学城是大学城的“升级版”。无论是功能定位还是空间范围,乃至政策资源,大学城显然不能与科学城相提并论,不过是大学城重要组成部分而已。应该看到,科学城的建设将会为大学城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大学城的实力和影响力。

在科学城与产业发展关系方面其一,受全球市场的影响,重庆笔电产业、汽摩产业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亟待转型升级,而科学城的建立,将为这些产业升级提供助力,帮助重庆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形成强劲的科研能力,让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二,产业的良性发展,也同时为科学城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为科技创新提供场景,为科技研发提供现实问题。成渝地区想要实现科创产业发展的“裁弯取直”,一个很好的路径就是依托好的科研技术,转化出好的科学产品,从而催生一个优势产业,进而带动一个区域的新的增长。当前,成渝地区对于“智能化产业”的深耕,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在科学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方面科学城除了强调“科技创新”这一功能,同时也是城市的一部分,要尊重城市的发展规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实现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发展。对于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它地处主城区边缘,城市构建应当遵循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理念。要充分意识到,它不同于CBD,不同于工业园区,城市的形态、功能、结构都应当和其他区域区分开来。只有让科学城成为一个开放、包容、舒适而便捷的复合型城市,契合科研型人才、企业等群体的偏好,满足特定人群的生活工作需求,才能实现对于人才的充分汇聚,进而真正发挥科学城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需要科技创新驱动。携手发展、集中优势,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地区科技补齐短板,同步推进,才能朝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原标题:这个“城”升级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