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有一种买买买叫“赶场”!为什么网购越来越火,“赶场经济”却依然火爆,市场规模上亿元
12-03 20:09:15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

“赶场”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现象,更是一种传承已久的风俗,在超市和网购大行其道的今天,“赶场”在重庆主城其实也像网购一样火爆。

位于大竹林的渝拢汇市场,每逢赶场日,从人和、冉家坝、照母山等周边乘坐公交来赶场的市民在5000人到6000人,月销售额达1000万元。记者调查发现,在主城区如今依然保留赶场习惯的有蔡家、虎溪、人和等100多个地方,这些市场东西新鲜、品种齐全、价格便宜、交流随意的模式受到追捧,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地的消费。重庆零售商协会秘书长王巧玲说,赶场作为超市、网购的一种零售商品流通的一种补充,刺激了当地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超市和零售商品市场在当地的布局。

1.jpg

现场:

市民从人和、冉家坝、照母山等地赶来赶场

大竹林渝拢汇市场每逢“一四七”是赶场日,12月1日上午11时30分许,记者来到渝拢汇市场“赶场”,虽然快到中午了,但是来赶场的市民仍络绎不绝。走进市场,人头攒动,行人如织,赶场的市民提着买的肉、菜、水果等商品,要么急着去赶公交车,要么横穿马路回家。

5.jpg

“婆婆,往这边走,不要横穿公路。”

“爷爷,那边有斑马线,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在渝拢汇市场门口,两江新区康美街道银竹苑社区和两江公交九分公司的志愿者,一起劝导赶场的市民注意交通安全。

两江公交九分公司负责人说,这个市场到了“一四七”是赶场日,赶场的人特别多,横穿公路随处可见,经过这段路的10条公交线路驾驶员都很小心。

“这个市场辐射大竹林周边小区大概7万人。”银竹苑社区相关负责人骆志芬说,渝拢汇市场在周边很出名,从人和、冉家坝、照母山等周边乘坐公交来赶场的市民很多。很多市民横穿公路,安全隐患大。于是,他们和公交公司的志愿者一起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交通文明劝导活动,提升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

2.jpg

顾客: 

超市太“清冷”,就喜欢赶场的氛围

“今天送娃儿去幼儿园耽搁了30多分钟,来晚了,让你等久了。”“我也是刚到一会儿。”从人和坐公交车过来的韩秀芬婆婆,一边买苹果,一边和身边的陈清慧婆婆聊天。

韩婆婆告诉记者,她逛这个市场认识了陈婆婆,日子久了便成了朋友,每逢赶场日,两人就约起赶场,聊聊天,吐吐槽。

“这里的商品品种齐全、蔬菜新鲜、价格便宜,我每逢赶场天都要来购买两天左右的菜和肉。”45岁的王艳艳说,听到商贩的吆喝声,看到商贩和消费者的讨价还价,很容易激起购买的欲望。

每逢“三六九”是蔡家的赶场日,12月3日早上8点,记者来到蔡家市场打探,市场里密密麻麻的摊位上,摆满了各种果蔬、锅碗瓢盆、土特产、衣服等商品,摩肩接踵的人群里,有背着背篓的,有推着专用买菜的小车车的……

赶场的林铛铃说,喜欢来这里赶场,主要看中商品品种齐全和水果蔬菜新鲜,而且价格又比较便宜。每次多买一点,吃两三天,等到下次赶场又来。

7.jpg

摊贩:

直接去农村收购 新鲜又便宜

在渝拢汇市场,卖蔬菜的商贩黄龙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专门到赶场市场卖蔬菜,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后天又回到这里。虽然是流通商贩,但是在每个市场都有一个固定摊位,这样熟人都能找到她。“我卖的蔬菜都是一早到农村去收购的,然后运到这里来卖,卖的都是熟人,不会做假。”他说,他卖的蔬菜不仅新鲜,而且便宜,赚的就是点力钱。虽然是力钱,但是算下来每个赶场日还是有1000多元钱收入。

家住蔡家附近的汪国秋婆婆告诉记者,她家在蔡家还有几块地,平时她就种一些蔬菜背到市场去卖。汪婆婆说,现在生活好了,虽然孩子们都希望她能好好养老,但一闲下来就心慌,看着空着的地可惜了,又拿起锄头去种菜,除了自家吃,多的就拿去卖。汪婆婆说,虽然每天赚的钱并不多,但这真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这样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在主城赶场卖菜的人群中,有不少人都抱着与汪国秋婆婆一样的想法,甚至一些人还有退休金。他们告诉记者,种菜去卖,既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且还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

渝拢汇市场负责人张德勤表示,赶场是一种传统文化,很多人并不是为了买东西去赶场,而是在赶场过程中享受一种生活,可以和熟人聊聊天,还能认识一些新朋友。“以前大家是一个村的,现在随着城镇化的进展,很多人都搬了家,没有在一个地方,但是又住得不远。于是,赶场成了联系以前邻居、朋友的纽带。”他说,同时,赶场也刺激了当地的消费和经济发展。

6.jpg

规模:

主城“赶场经济”仍火爆,市场规模巨大

张德勤表示,渝拢汇市场总面积4000平方米,有300多个摊位。“整个市场的容量在1000人次,但是赶场的市民是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每个赶场日,大概有5000到6000人次在市场里购买各种商品。”他说,这个市场不仅辐射大竹林周边小区大概7万人,还扩大到周边5公里范围,包括人和、冉家坝、照母山等地,辐射人数在15万左右。

市民陈清慧告诉记者,她每次赶场,都要买足两天的肉和菜,大概要花500多元。王艳艳则表示,她每次赶场大约花费100多元,“一个月差不多要花300多元,”她说,如果在超市,预计在400多元。

重庆零售商协会秘书长王巧玲说,主城区赶场的地方很多,虽然看起来市场小,但是商品齐,种类多,几乎能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赶场受到市民欢迎的原因。

根据市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1-10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54.78亿元。按消费类型分,1-10月份,商品零售8273.15亿元。因此,作为商品零售的补充,主城赶场经济的市场规模巨大,估计上亿元。

4.jpg

建议:

对肉类、水果蔬菜类等食用商品加强管理和引导

王巧玲说,赶场为什么特别受商贩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商贩准入门槛低。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携带自己的商品去赶场。但正是因为准入门槛低,就很容易造成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等违法违规行为,其他一些商品的质量往往也缺少保障。

“还存在的问题就是脏、乱、差或者乱穿马路等行为。”她说,这些传统的赶场地点几乎都已身处市区,或者处于交通干道附近。

骆志芬说,渝拢汇市场赶场日,每次有5000到6000人次,很多人模穿公路等,不仅影响交通,还有很大安全隐患。“我们已经向上级部门反映了这些乱象,上级部门正在规划沿街安装防护栏,规范市民的行为。”

对于商品质量问题,张德勤表示,他们和每个摊主签订了合同,摊位缴纳了一定的保证金。保证不能出现质量问题,如果有质量问题,不仅要解除合同,还会没收保证金。

记者发现,主城区几乎都没有由有关部门或单位专门划出的赶场场所,大多数赶场场所都是依据历史沿袭下来的。南岸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岸区的几个主要赶场场所,都是历史沿袭至今的,经过多年的城市变迁,这些传统的赶场地点几乎都已身处市区,或者处于交通干道附近。

王巧玲说,虽然主城区赶场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存在即合理,相应的管理部门不能搞一刀切,就地取缔,而是应当尊重市场的选择,遵循客观规律,引导集市良性发展,对肉类、水果蔬菜类等食用商品加强管理和引导,还要加强监督执法,以保障商品质量,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卫生、质检等多部门执法,让主城区的赶场在合法的范围内运行。

链接:

重庆主城附近可赶场镇(部分):

大竹林:嵩山中路站,门口就有669路公交车(每逢1、4、7)

蔡家:开车导航光瑞B区,中环新港小区。6号线向家岗轻轨站/坐客车到嘉运二路站下车,汪家堡。(每逢3、6、9)

虎溪场:在沙坪坝新市街上,虎溪公交站往天桥方向走,天桥下面那里的路口进去就是。如果开车,定位搜索浪尖大厦(每逢 2.5.8)

鱼洞金龙菜市:在鱼洞人民广场附近。(每逢1、4、7)

迎龙场、老厂(南山街道)、廖家坪、药王场(水土镇)、静观镇、老中梁(中梁镇)、回龙坝:每逢3、6、9

长生桥、正扬大市场、百节场、鸳鸯场(鸳鸯街道)、永兴场(兴隆镇)、柳荫镇、复兴镇等:每逢2、5、8

白市驿、陶家场、鱼嘴场:每逢1、4、7广阳场(广阳镇):每月逢10

嘉陵厂生活区(詹家溪街道):每周五

红土地场(龙塔街道):每周日

大堰花市:每周六、日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郑三波  图/视频 郑三波 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