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号玩家 > 正文
可乐、桥牌、高尔夫……如何和巴菲特学习快乐地享受人生?
2022-04-27 20:17:36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消息,每年5月,数以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伯克希尔股东,都会如朝圣般涌向被视作投资圣殿的奥马哈,聆听股神巴菲特的真知灼见。巴菲特往往只会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介绍伯克希尔的业务,然后用整整六个小时的时间,亲自回答股东们的提问。

在这些问答中,巴菲特除了会分享自己的投资心得,还会经常聊到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巴菲特曾经表示,“证券投资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就在于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必穿得像个成功人士。”

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志行事,这便是巴菲特的追求。在聚光灯外,这位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商业领袖和投资大师,也正身体力行地奉行这一看似最为简单的原则。

人们常说,了解一个人首先需要从他的喜好开始。

而巴菲特也从来不讳言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和业余爱好:最爱喝的饮料是樱桃味可乐、最爱吃的食物是汉堡薯条、最钟爱的日常娱乐是桥牌、常见的会友方式是高尔夫,平时偶尔也会和朋友一起弹唱尤克里里……

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个性张扬,这就是一个把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快乐”的巴菲特。

正如这位奥马哈先知数十年如一日秉持的价值投资理念一样,从生活到工作,从理念到事业,巴菲特时时透着简单,事事奉行简单。而这,或许又何尝不是人生的真谛呢?

可乐:妙不可言

谁是近几十年来从不曾缺席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巴菲特亲密“战友”,答案不是芒格(2020年因疫情缺席),而是可口可乐!

尽管近年来,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摆在股东大会演讲台上的可乐,从巴老最钟爱的樱桃味可乐变为了相对更为健康的健怡可乐,但可乐的身影却从未在摄像机前消失过!

任何了解巴菲特的人都知道,这位亿万富翁从小就爱喝可乐,一直喝了几十年。2019年,巴菲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承认,他仍然每天要喝5罐可口可乐,每周至少吃3次麦当劳的炸鸡块,并且喜欢以冰雪皇后(Dairy Queen)冰淇淋作为甜点。

在2016年的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还曾开玩笑说,自己身体的1/4可能都是可口可乐。

巴菲特已故前妻苏珊曾经表示,“每一个认识巴菲特的人都知道,他的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可乐;他甚至在吃早餐时也喝可乐。”

多年来,巴菲特的腹部逐渐隆起。不过,尽管有许多身边人劝谏他改掉喝可乐的这一“陋习”,平时应该多喝水,多吃花椰菜。但巴菲特却不以为然。巴菲特曾笑称,他真希望有个孪生兄弟,只吃花椰菜和水,但摄入和他喝可乐同样多的热量,看看谁更健康。“这位同胞兄弟可能会活得更长,但可能会不快乐,而我是一个非常、非常开心的人。”

而巴菲特的上述嗜好,几乎就代表了典型的、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关于食物和饮食,我的偏好很早就无法挽回地形成了——那是一次为了庆祝我5岁生日而举行的、成功的野餐会的结果。当时,我们大吃热狗、汉堡包、软饮料、爆米花和冰淇淋,”巴菲特早年曾回忆称。

有意思的是,许多人会发现,巴菲特的投资标的往往和他的兴趣、嗜好有关。例如他喜欢什么爱吃什么,往往就投资什么,可乐自然也不例外。

1988年至1989年,巴菲特连续买入10亿美元可口可乐股票。自从2014年以来,巴菲特始终是可口可乐公司的最大股东,持有4亿股股票。可口可乐也依然是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第四大重仓股。

类似可乐的例子还有许多。1972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以2500万美元收购喜诗糖果公司。喜诗公司的主打产品巧克力非常有名。据说,这笔收购缘起于1971年。当时巴菲特第一次吃到喜诗巧克力时,就一下子喜欢上了它的味道。再比如,巴菲特爱吃冰激凌,于是他投资了冰雪皇后公司。据说,这项投资也是缘于一次“吃缘”。

也许有时候,投资的灵感往往就来源于生活——因生活而偶然结缘,因生活而试图了解,因生活而最终热爱。而生活,有时就是那么简单……

桥牌:一生所爱

也许人们很难想象,投资大师巴菲特与电脑的初次结缘,并不是因为要在交易软件中研究公司财报或行情走势,而是出于他的最大爱好——桥牌。

在过往某段最痴迷的时间里,巴菲特一星期大约会打12小时的桥牌。他对桥牌的喜爱一点也不亚于工作。

巴菲特甚至曾表示,“不玩桥牌,对年轻人来说是犹如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打桥牌时,我总是心无旁骛。如果一个监狱的房间里有3个会打桥牌的人的话,我不介意永远坐牢。”

1993年,巴菲特通过朋友结识了两届桥牌世界冠军奥斯伯格(Sharon Osberg),并开始向她学打桥牌。也正是奥斯伯格让巴菲特改变了对电脑的看法。她当时认为巴菲特需要添置一台电脑,就这件事,两个人争论了几个月的时间。最终,巴菲特妥协了——桥牌和奥斯伯格就这样完成了连比尔·盖茨多次举荐都未能完成的事情:让巴菲特走进电脑与互联网时代。

巴菲特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表示,“一开始我对电脑心存恐惧,总觉得它好像会咬我一口似的。但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始了就发现其实也很简单。”

在奥斯伯格的指导下,巴菲特牌技突飞猛进,两人甚至一度打进了世界桥牌锦标赛的男女混合双打项目决赛。不过最终巴菲特由于精力和工作安排原因,退出了比赛。巴菲特的牌友霍兰曾评价称,“如果巴菲特有足够的时间打桥牌,他将会成为全美国最优秀的桥牌选手之一。”

目前,巴菲特的牌友几乎遍布各行各业,有法官、汽车经销商、广告商、律师等等。每到线下打牌时,巴菲特会拎着一盒六听装的可乐出现。他在打牌时全神贯注,俨然一位专业牌手。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巴菲特曾认为打桥牌与股票投资的策略有很多相似之处:“打牌方法与投资策略是很相似的,因为你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接下来,随着事态的发展,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不断添加新的信息。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根据当时你所有的信息,你认为自己有成功的机会,就去做它。但是,当你获得新的信息后,你应该随时调整你的行为方式或做事方法。”

也许,任何事情一旦对它倾注了痴迷,仿佛就没有失败的理由,这就是巴菲特的行事风格。他只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待生活和工作,并在其中随性自如!

高尔夫:从容挥杆

在巴菲特所有的嗜好和兴趣活动中,最能让他看上去像一位亿万富翁的,或许也只有被称作“贵族运动”的高尔夫了。

尽管近年来由于年事渐长,巴菲特踏上高尔夫球场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早年间,他曾是奥古斯塔精英高尔夫俱乐部的一员,无论如何忙碌,他始终会每隔一段时间与好友打一次高尔夫。

有趣的是,那些与巴菲特打过球的人都说他球技很平常,可他们认为,巴菲特非常具有竞争力,而且总是会越打越好,乃至最终会赢得这场球赛。

也许是太过喜欢高尔夫的缘故,巴菲特曾特别崇拜前高尔夫世界排名第一的球手“老虎”伍兹。巴菲特在2001年3月曾应邀来到佛罗里达州伍兹家附近的爱尔沃斯乡村俱乐部,他的任务是给伍兹当球童——巴菲特当时穿着球童的连衫裤工作服,裤子的后面还印着“伍兹”俩字。

伍兹当时曾提议要与巴菲特赌一场,巴菲特爽快答应。最终,结果并不出人意外,尽管为公平起见伍兹被要求必须跪在地上击球,但他依然轻松击败了巴菲特,赢得了5美元的赌注。此后,巴菲特曾饶有兴趣的向人们夸耀他与伍兹的比赛:“人们总是说我拥有我所挣的每一分钱,如今情况仍旧这样。而最近两个星期,与伍兹打赌输掉的5美元是我唯一损失的钱。”

当然,巴菲特与高尔夫的结缘其实早在他成名之前。年少之时,巴菲特便曾做过高尔夫球童并赚了一笔钱。当时巴菲特雇了自己的好朋友去池塘里捞球,然后他们一起把这些球冲洗干净,再低价卖出。这门生意非常兴隆,直到有售卖许可的球商找警察来驱赶他们,才划上句号。

尽管高尔夫运动看似简单,但巴菲特却从中总结出了不少不简单的道理。

例如,在1992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曾这样写道:在失败过几次之后,我终于想起我曾经从某位职业高尔夫选手的建议,他说:不断练习虽然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但练习却能够使你的成绩永远维持。也因此我决定改变我的投资策略,试着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好公司而不是以便宜的价格买进普通的公司。

2006年,时任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拍到巴菲特午餐。在那次午餐会上,巴菲特曾将他犯过的错误比作打高尔夫,要是每一个都是好的,就不好玩了。高尔夫主要是整个成绩,而不是看某一个部分。大部分人问你,为什么你这一杆打得这么好,其实高尔夫是用全场来计算你的成绩。跟投资一样,最重要的是少犯错,而不是说某一个项目做得漂亮。

人生与投资:大道至简

“我每天都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一直都很快乐,因为我从事着世界上最有趣的工作,所以我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

这是今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召开前,巴菲特在接受著名主持人查理·罗斯专访时所作的最新表态。从中人们不难看出,对于当前的工作,巴菲特有着如同对可乐、汉堡、桥牌等一样的痴迷和热爱。而或许正是这份共同的热爱,成为了巴菲特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秘诀。

查理·罗斯在专访中曾问道:“不管怎么形容,很多人都会觉得你是天才。你怎么看?”

对此巴菲特回答称,“我只是一个对我所做的事情非常感兴趣的人,还算比较聪明。我花了一生的时间在做这件事,这也多亏于我身边的人能激发出我最好的一面。你不需要成为这个领域的天才,在这个游戏中,你可能需要120点的智商,但170的智商并不一定就比120的做得好,所以做投资并不需要极度聪明的大脑。”

与巴菲特成为“忘年交”的比尔·盖茨曾这样总结评价过巴菲特:生活简单,工作执着,做人低调,投资清醒。

巴菲特喜欢把生活简单化,不是说因为他吝啬,而是他不希望太多的生活琐事让自己分心,他需要使自己集中精力来思考问题——他从未有过搬离奥马哈去往更繁华城市的打算,并一向认为如果能住得离办公室近点就近点,而如果可乐和汉堡就可以满足食欲消除饥饿的话,也自然没有必要把吃饭搞得那么复杂。

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令巴菲特不会有太多的私心杂念,从而能够在投资市场上做出自己最正确的判断,而简单的生活也能让他有效地对抗繁重的工作压力,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荀子·天论篇》有云:“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最大的技巧在于不去做那不能或不该做的事,最大的智慧在于不考虑那不能或不该考虑的事。一个人把心思和能量用在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情上,把自己不擅长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想方设法回避掉,成功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不少。

原标题:可乐、桥牌、高尔夫……如何和巴菲特学习快乐的享受人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