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贵州苟坝六年间村民收入翻三倍
09-20 21:27:51 来源:上游新闻

84年前的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一次历史性抉择,会议作出了选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重要决定,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被高度评价为“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两个月后的3月10日和11日召开的苟坝会议同样被载入史册。会议期间,毛泽东夜半提着马灯赶往周恩来住处共商大事,并力排众议说服中央领导集体取消攻打金沙打鼓新场的决定。

党史专家评价苟坝会议的意义认为:撤销了进攻打鼓新场计划,使红军免遭重大挫折;巩固了毛泽东在党的领导地位,进一步确立了在红军中的指挥地位;明确了毛泽东在红军的职权,为实现他早已谋划的战略计划奠定了思想、组织基础。

如今,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苟坝会议陈列馆内,有一尊毛泽东身披外套、提着马灯疾步行走的雕塑。陈列馆的外墙上写着几个大字:毛泽东用马灯点亮中国的地方——苟坝。

8月20日,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来到花茂村时,花茂村通过利用当地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建立了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昔日的贫困村早已一去不复返,已是一个推门见山,开窗看水的美丽乡村。

6_副本.png

▲2019年8月24日,在贵州遵义苟坝会议会址参观的游客。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胡磊

农家乐,田园旅游带动乡村发展

2014年10月,苟坝会议陈列馆落成迎客,再现了红军在遵义苟坝的活动情况,如今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苟坝会议陈列馆讲解员杨秀告诉上游新闻记者,2018年前来苟坝会议会址参观者超过180万人次,当地人把毛泽东深夜提着马灯去周恩来住处走过的田埂路亲切地称为“毛泽东小道”。

花茂村过去极为贫困,原来的村名叫荒茅田,也就是贫困荒芜的地方,靠天吃饭是村民们唯一的选择。

1980年,只有17岁的村民王治强,跟亲戚借了5块钱后,决定走出大山,去外面闯一闯,“我出去打工时,还没有打工这个说法,只是觉得家里生活太困难了,只有出去想办法。”王治强向上游新闻记者回忆了当年外出打工的点点滴滴,“我刚开始就在贵州省内干活,遵义、贵阳、毕节这些地方都去过,主要是土建类的工作,什么都干,反正就是不怕吃苦”。

王治强先后在贵州、广东等地从事建筑行业,通过双手创造了财富,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2013年,年届半百的王治强累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准备回乡养老。王治强拿出积累的20多万元,把老家翻修成了“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的典型黔北民居。

王治强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我最开始修的时候是准备自己住的,一家人在农家小院里享受退休时光”。当时,枫香镇正在进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试点,提出以“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本领、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为主题进行乡村建设,当地干部看见王治强家漂亮的小院,便给他出起了主意,“你这个房子就是理想中的新农村,现在村里准备搞乡村旅游,但是配套都不完善,为什么不开一个农家乐呢?”

村干部开农家乐的建议让王治强陷入了两难,一方面自己已经50多岁,开创新事业有点力不从心,但在外行走多年的经历也告诉他,如今政策好,开农家乐这件事“肯定能成”。2014年,王治强在自己新修的漂亮小院里,开起了红军之家农家乐,大量的游客着迷于花茂村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蜂拥而来,王治强的农家乐也火了起来,“红色之家刚刚开业的时候村里还没有其它吃饭的地方,游客又蜂拥而来,生意好的不得了,都喜欢吃我们原生态的特色菜,一到周末不定位子根本吃不了饭”,王治强谈起红色之家生意的火爆,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8月20日,上游新闻记者走在王治强的红色之家石板小道上看到,四周随处可见老木屋、土院墙,绿油油的稻谷在阳光下散发着芬芳,树林里传来的阵阵蝉鸣。

中午时分,红色之家里里外外坐满了吃饭的客人,“我请了12名员工,全部都是花茂村的乡亲,我们村的旅游发展起来了,乡亲们赚的钱也多了”。

王治强高兴地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红色之家只有餐饮不做住宿,我鼓励周围的乡亲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全村都要参与到发展中,只有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才配得上红色之家的称号。”

花茂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带来的巨大人流量,成功的发展起了田园旅游,村民们在王治强的带领下,也开起了农家乐提供服务。如今的花茂村,各具特色的农家休闲文化发展的风生水起,成了花茂村特色风景线。

2_副本.jpg

▲ 2019年8月24日,贵州遵义花茂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胡磊

制土陶,传统产业复兴成特色

从清光绪年间开始,花茂村的土陶产业就成为了这里的一张名片,土陶产业一度成为了花茂村的支柱产业,家家都会制陶。村里的老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茅台酒的酒瓶,曾经长期使用花茂村制作的土陶产品。

因种种因素,花茂村的土陶产业没落了,做出来的陶器无法运出花茂村,土陶作坊逐渐转产、倒闭,甚至土陶作坊仅存一家。

村民母先才向上游新闻记者回忆说,自己13岁的时候就开始跟师傅学制作土陶产品,“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村里60%的人都在做土陶,还有20%在卖土陶,但赚不到钱后来都放弃了,现在什么都现代化了,土坛坛罐罐还有什么用呢?”

2014年,母先才也准备放弃从事了近30年的制陶工作,外出打工,“村里的干部找到我说村里准备打造新农村示范点,要发扬村里的陶艺文化,复兴土陶”。

当时已经准备转行的母先才心里默默问自己,“城里人怎么会来我们农村旅游?”但涉足土陶行业30年的感情让母先才决定做最后一次尝试,不行就去贵阳打工。

母先才以小微企业的身份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花茂村里修建起了陶艺馆,开始销售陶产品,“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销售一些土陶的厨具,后来就做起了工艺品、装饰品,这些既有我们花茂村的特色,又有很高的经济收益”。

上游新闻记者在母先才的陶艺馆中看到,陶艺馆除了销售各式各样的土陶产品以外,还有丰富的陶艺体验,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亲手制作土陶产品的乐趣,将土陶作品带回家。

来自重庆潼南的游客李超利用暑假带着孩子来贵州自驾旅游,他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这次能在花茂村学习革命历史知识,又能体验特色的土陶文化,一家人都十分满意,休闲娱乐和增长见闻两不误。”

母先才对记者披露,自己建起了村里第一家陶艺体验馆后,又先后花8万多元把火窑改为无污染的电窑。曾经的土陶罐摇身一变成为游客争相追捧的工艺品。仅在2018年,陶艺馆接待了4000多名体验者,卖出了3000多件产品,创造利润近40万元,“我2014年开始筹备陶艺店的时候,银行贷款、私人借款加起来都有一百多万了,没想到两三年就把债务还完了,从来没想过土陶能有这样的魅力。”

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龙芬对上游新闻记者说,依托母先才的陶艺馆,花茂村集中力量打造了花茂村陶艺一条街,积极发展陶文化产业,村里下一步也计划动员其他村民重拾老本行。

“如今收入翻了十多倍,陶艺手艺绝不能丢,我准备再建一个陶艺博物馆,让更多的人知道土陶怎么来的”,母先才一边做陶,一边对上游新闻记者解释自己下一步的规划。

1_副本.jpg

▲2019年8月24日,贵州遵义土陶手艺人母先才正在制作土陶产品。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胡磊

六年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三倍

乡村旅游只能带动一部分老百姓,要让更多的村民脱贫奔小康,还得因地制宜,从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入手。

2014年,花茂村从山东寿光引进一家现代农业企业九丰公司,建起了智能温室、生态餐厅和生产大棚等设施,采取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式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从2016年开始,花茂村依托这家企业成立了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3000多亩土地发展特色经果林,帮助村民拓宽就业增收渠道。

花茂村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内,工人们正在打理西红柿、黄瓜等农作物,外来的客商从周边县市主动上门提货,将采摘下来的农产品运到市场销售。

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监事蓝先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2016年花茂村引进了山东寿光九丰公司,通过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村委会+农户”模式,开始探索村民以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机制,用市场力量带动脱贫致富。

村民们刚开始的时候很好奇,新成立的合作社和自己在家种地,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机,基本上不用化肥”,蓝先生在西红柿大棚里对上游新闻记者说,“我们合作社种植农作物,改用有机肥,冬天到田坝里去收猪粪牛粪,发酵后撒到土里,不仅土壤肥力强,也有助于松软土壤”。

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陆续尝试种植西红柿、黄瓜、丝瓜等蔬菜,亩产值均达万元以上,产量较之前有了大幅成长,蓝先生对上游新闻记者透露,“以前看天吃饭,再精心种植,一亩地也就产6000斤黄瓜,如今引入新技术,一亩地产12000多斤都没有问题。”花茂村作为曾经远近闻名的荒草坝,已经成功的将农产品卖到了重庆、贵阳等大城市。

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提升的不仅是蔬菜的产量,还有花茂村村民们的收入。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村民们不仅可以每年获得土地流转费用,还可以在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上班领工资。

花茂村的潘克珍因儿子、丈夫都患有疾病,被列为精准扶贫户。她将家里两亩多的耕地流转给了合作社,还在合作社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土地流转费用第一年700元,每年增长3%,今年都800多了。每天的工资是88元,还有全勤奖,一个月下来能有快3000块了”。

目前,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拥有智能展示温室1.3万平方米、联动生产温室15万平方米,智能化育苗中心、产品深加工车间、生态餐厅等的现代农业项目。

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龙芬的笔记本上,记着花茂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从2012年6478元,到2015年变成了12607元,再到2018年的17456元,6年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近三倍。收入数字变化的背后,正是花茂村依托红色历史,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做好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目前,花茂村仅剩贫困户14户38人,外出务工人员从最高峰时近3000人减少到了如今的500余人。

2018年,花茂村接待游客达1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超过5000万元。彭龙芬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脱贫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花茂村还有许多重要的事要做,绝不会被当前的成绩冲昏头脑”。

彭龙芬筹谋着,下一步将继续做优做强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三大支柱产业,让更多的村民分享发展成果,努力将花茂村打造成致富田园、乡愁故园、兴业乐园。

上游新闻记者 胡磊 发自贵州遵义

微信图片_20190322230025.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