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城 > 正文
觚斝鬲盉甗簠簋爵匜……这个文物展上的字你全认识算我输!
12-10 10:34:26 来源:四川在线

前几天,四川博物院推出了一个宝藏展览——“食味人间——饮食文化展”。

说它是宝藏,一方面是因为有很多文物都是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四川博物院的珍藏。

比如这件明青花,是它首次走出国家博物馆外出展览。

比如这件制盐画像砖,去年还登上过央视《国家宝藏》。

另一方面,它的主题主要是讲中国几千年来炊、食器皿的演变,是和每一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文化展,看着我们的祖先用各种形状的陶器从火烹初食,再到青铜时代的礼食如一,不得不感叹国人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不过,小编在观展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这些文物的名字太!难!认!了!!

原谅我,211大学毕业的文科生,真的也只认识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专门请到了“食味人间——饮食文化展”的内容负责人魏子淇,一起来给我们扫扫盲,顺便讲讲展览上的文物那些事儿。

魏子淇说,这些看着让人脑门疼的字,都是古人用来做饭或者盛放食物或美酒的器具。

觚[gū],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这种器物初现于二里头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这次展出的“戌马”铜觚,来自国家博物馆,内壁铸有“戌马”两个铭文,这是表明器物的所有者家族的徽号。魏子淇说,觚可以盛酒,但因为口太大,一般不用来饮酒。商代的贵族一般用柶(一种勺子)将觚内的酒舀到更小的杯子里饮用。

“戌马”铜觚

斝[jiǎ],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

国博带来的这件“祖己”铜斝,靠近口的内壁铸有“祖己”两字,表明这是一件商代贵族在家庙祭祀祖先的礼器。

“祖己”铜斝

鬲[lì],原谅我曾经把它读成[gé]。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它有一个专门的发音——[lì]。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陶鬲,商周时期陶鬲与青铜鬲并存。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此次展出的一件扁足陶鬲,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的一件器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扁足陶鬲,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时期

盉[hé],是中国古代盛酒器,一种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青铜盉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夏文化),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中国古代青铜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造型特点是敦厚凝重,装饰繁复,图纹威严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旧制而略有变化。随着王权衰落,礼崩乐坏,青铜礼器中逐渐透出一些令人轻松的气息,旧有的神秘、庄重与沉闷渐渐隐去,而新的有创意的造型和纹饰,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

此次展览上,有一件来自国家博物馆的窃曲纹龙首三足铜盉,年代为西周,果然延袭了商代的敦厚凝重之感。

窃曲纹龙首三足铜盉

甗[yǎn],烹饪用的厨具,后作为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

这件“白口父”铜甗,是西周时期的文物,“白口父”,可能是使用者的名字。

“白口父”铜甗

簠[fǔ],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簠的基本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这件“交君子”铜簠出自西周时期。

“交君子”铜簠

簋[guǐ],类似后世的大碗,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商周人席地而食,簋放于席上,人们用手到簋中取食。至今一些少数民族仍沿袭这种食俗。

这件“父己”铜簋是商朝文物。

“父己”铜簋

匜[yí],中国先秦时代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

这件蝉纹窃曲纹铜匜也是西周文物,看它上面雕刻的精致花纹,很容易想象几千年前庄严肃穆的典礼上,丰富的食物与雄浑的器物是如何增添着国家的权威,贵族与生俱来的权力正是在这些礼乐文化中一次次的彰显和巩固。

蝉纹窃曲纹铜匜

鼎,这个字就不劳烦策展人了。不过这次展览上有一件“南宫柳”铜鼎(图13)非常珍贵,年代为西周,国家一级文物。这件鼎内的铭文显示,它的主人叫做南宫柳,其祖先曾经跟随西周王朝第一代天子——武王征服了商朝,并为此立下汗马功劳,名垂史册。铭文记录了南宫柳接受了周王任命的掌管王朝军队后勤的官职和颇具象征意味的赏赐。

好了,除了这些名字不太好认的文物,此次展览还展出了各种汉代画像砖,展示天府之国富庶的生活场景。

庖厨画像砖

酒肆画像砖

以及各种精美绝伦的金银杯盘碗盏。

芙蓉花金盏 宋

缠枝纹长颈戏瓶(辽)

银丝椭圆盘,现代

食物中包含的细碎和温暖,不仅好吃,更多的是承载了一种情感寄托。从王侯将相的荣耀到市井乡村的炊烟,从玉盘珍馐到街坊巷里,这便是食味;从北地到南国,从山川到海洋,食之味,念之归,这便是人间。

此次展览将展至明年2月2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强烈推荐大家打卡。

原标题:觚斝鬲盉甗簠簋爵匜……这个文物展上的字你全认识算我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