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慢新闻 > 正文
74岁老党员:退伍不褪色,退休不忘责
04-23 09:58:40 来源:西南大学快点网络文化工作站

微信图片_20210420155121.jpg

开栏语

自1921至2021,巍巍百年,赫赫煌煌,郁郁纷纷,于斯为盛,于此独美。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弘先辈之功务光其美,秉先觉之志尤彰其美。昭昭在斯,最美寻访。即日起,上游新闻联合西南大学快点网络文化工作站,推出“庆祝建党100周年·最美寻访”系列篇章,以新闻学子勃勃青春、昂昂激情,寻访时代之最美、人间之最美,以大学生之情思、理想采写最美奋斗者。记美好,抒深情,说思想,发宏志,为中国共产党百年而歌。

谨以此策划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每一位奋斗者!

万荣华,1947年出生,现已74岁高龄,1971年入党,党龄50年。1968年报名前往西藏驻边,1971年回乡成为重庆市南岸区交警队的一名警察。期间获得过二十余项评优评先奖章或证书,包括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

退休后仍不忘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去年疫情期间,自告奋勇为社区防疫做贡献,参与张贴防疫标语等。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共产党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我永远会记得这份初心和使命。”

图片

“从我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现在已经有50年了。20岁当兵,做了40年的人民警察。这几十年对我来说,在于把自己责任内的事情做好,这50年来我一直记得我入党时的那份初心。

——万荣华

2021年3月27日,我们来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铭仕上馆小区,早春的重庆还带着些许凉意。万荣华老人听说我们要来,披着厚夹袄早早地在门口等候,见到我们时,老人咧着嘴笑:“你们来早一点,就可以顺便在我家吃饭了。”

万荣华老人把我们领进他的卧室,卧室里早已准备好了老人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老人把它们一个个拿出来抚慰平整,仔仔细细地叠在一起。

图片

▲万荣华获得过的证书奖状

老人今年74岁了,精神矍铄,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进了卧室连忙招呼我们坐下,话语中带着浓浓的重庆口音。他指着每一本证书,向我们讲述证书背后的故事...

我们的队伍像太阳,向着祖国的边疆

今年是2021年,距离老人1971年2月在部队入党已经过去50年,他却仍能一口说出入党的日期。在入党之前,他报名参加了前往西藏边防的队伍,“家里人当时都劝我,地方远,环境艰苦,过去之后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家”,老人回忆道,“但当时祖国正在发展建设,边防多重要,怎么能不去?”通过了部队的体检与家访,在村民敲锣打鼓的欢送声中,年轻的万荣华与村里同行的人跟随部队踏上了前往西藏的路途。

为了让新兵更好地适应高原高寒缺氧的环境,部队先到内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五月份出发进藏。万荣华仍记得,整个大部队到达格尔木时,停下来做了一场动员,班长告诉他们“真上去了,缺氧头痛都是常态,做好思想准备。”

图片

▲与战友的合照

青藏高原常年被冰雪覆盖,冻得生硬的土地很难看到一抹绿色。“一上去,海拔高缺氧,紫外线还强,大家都头晕。嘴唇发紫,吃的米都煮不熟。气候寒冷,一年四季没脱下过棉衣。”由于空气湿度低,人容易脱水,嘴唇经常干裂出血。早晨起床洗脸,水分稍微停留一阵就会冻成冰碴子,寒风刮在脸上生疼。

从他们的基地到每天巡视站岗的地方,要经过一条悬在峡谷悬崖间的羊肠小道,非常险峻,走在上面有时需要四肢并用攀爬前进。特别是冬天,路面结冰湿滑,稍不注意滑落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最惊险的经历是一次去野外拉练,冬天零下几十度,万荣华和几个士兵遇到大雪,气温低,天色昏暗四周雪白一片,难以辨别回去的路,再坚持回到营地非常危险,极有可能迷路在雪山中,后果不堪设想。

几名士兵只能就地扎营,随身装备里还剩几个灰面馒头,他们躲进帐篷里分着吃了,帐篷外时不时还隐约有野狼的低嚎。万荣华和战友们一个贴着一个仍然冷得发抖,缩在帐篷里互相鼓劲加油。“当时天慢慢暗下来,周围黑漆漆的,帐篷外面还时不时有野狼在嚎,听得我们心里发怵。”老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当时其实心里都害怕,但又想到是党和国家把我们派到这里保家卫国的,承担的可是人民的重托,还是慢慢冷静下来”,老人又接着说,“当时怕睡着体温低抗不过去,愣是睁着眼睛一宿没睡。”挨到第二天凌晨,狂风暴雪停了,营地那边派人找了过来,几个人才安全。

图片

▲处理工作

老人还记得,当时部队唱军歌鼓舞士气,也用军歌教育战士。“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不由自主地唱出来,唱得铿锵有力。

“我当时没想什么生活条件艰苦,只想着祖国的建设需要我,到祖国的边疆去保卫祖国和人民。”

“妈妈,我上班去了。”

在西藏当兵三年后,万荣华又回到了故乡,在重庆市南岸区公安局交警队工作,站岗8年,1979年他开始出交通事故的现场侦查。问到期间有什么难以忘记的经历,万荣华老人沉默了一阵才缓缓开口,“有次出任务过程中,我母亲去世了。”老人回忆的时候望着窗外,说一句要停顿很久,眼眶有点泛红。他的母亲是在1984年10月31日去世的,之前母亲已经重病卧床。

那天,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需要立马前往现场承办,万荣华从早晨开始跑材料,调查访问,忙完已经是下午,他返回交警队后刚刚吃上饭,就看到队里的指导员远远地跑过来,站在旁边有些欲言又止,“他把手重重按在我肩膀上,我当时心就有不好的预感。”指导员说了很多,但万荣华只听清楚了一句话“你的母亲中午去世了。”

“当时整个人都是蒙的,脑袋嗡嗡作响,不知道作什么反应,”老人讲到这里别过头沉默了好久,“自从母亲生病我就想过听到这个噩耗的情景,但还是没想到这么突然。小时候我身体比较弱,母亲担心我长不高,家里当时经济条件也不好,母亲经常攒点油渣炒在蔬菜里给我吃,自己不吃,让我补补油水。”当时万荣华缓了一会儿就急忙赶回家,家里只有他的妻子守着,两个女儿已经赶回农村老家告诉其他亲人。图片

▲万荣华和他的两个女儿

“那时候没有公交车,四十几公里的路程,两个小孩儿跑土路回老家去,天色也晚了,心里难受,又担心孩子。那天真是过得...唉。”万荣华老人摇了摇头,不再说了。

“过去这么多年,我都在回想,那天早上我去病房看了母亲,离开前和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去上班了。”他的母亲病重已经不能动弹交流,只是微微“哼”了一声表示明白。却没想到这变成了母子间的最后一面。万荣华老人向我们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没有哽咽,也没有哭,只是不断说着“很痛苦,很遗憾”,还伴随着长久的沉默。

党员没有“退休”,应当永远不忘初心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老人已退休快15年,但一直没忘记作为党员的职责与担当。采访中,他经常重复的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在这么多年来,他也一直在践行这一宣言。

去年下半年疫情期间,国内疫情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但防疫措施与意识不能松懈,万荣华老人说“那时候疫情差不多控制住了,但还是要靠我们人民注意防控,看到好多人在人多的地方聚集开始不戴口罩了,我觉得不合适,不安全。”万荣华老人自告奋勇在社区公告栏张贴了打印的防疫标语与提醒。“标语是和孙女商量着做的。想提醒一下大家,疫情防控还是不能松懈,我们不能给国家添乱。”

除此之外,为了真正把疫情防控落到实处,让大家更引起重视,老人和家里商量,自费买了些抽纸,放在小区每一栋楼房的电梯里,帮助大家在按电梯楼层等有大量公共接触的情况下,重视清洁卫生。

74岁的老人现在仍然每天打开电视看新闻,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多年了,但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心不会“退休”。图片

▲万荣华

采访时,万荣华的老伴也坐了过来,两人都是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妻子说:“他(万荣华)走路不方便,现在都是我一个人去党员学习,回来再讲给他听。”万荣华点点头,笑着说:“不管年纪多大,党员学习不能落下,我们党一直在进步,理论实践也在进步,我们党员要紧跟党的步伐,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

采访的最后,74岁的万荣华老人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从入党至今我还记得,也永远不会忘记。如今你们年轻人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看到你们朝气蓬勃的模样,就想起了我当时年轻的时候,想起来我入党的那种激情,那份初心。还是要好好奋斗!只有奋斗才有美好生活。我不会忘记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你们年轻人更不能忘记你们的责任,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将祖国建设得更美好富强!”

(作者:陈万骞 李其琛)

总策划:刘丹凌

指导老师:刘丹凌 杨绍婷

联合出品:上游新闻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党委网络工作部  “快点”网络文化工作站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