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2021年百城房价涨幅创6年新低 专家:今年重点是因城施策、精准化调控
01-04 20:37:29 来源:上游新闻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2022年房地产市场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注意到,精准调控、“稳”字当头也是2021年楼市总基调。集中供地、整治“学区房”炒作、清查经营贷、二手房指导价、限跌令、房地产税试点启动……随着政策的密集发布,与此对应的是,2021年百城房价涨幅创6年最低。可以发现,这些政策进一步践行了“房住不炒”和“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三稳要求。

1月4日,房地产专家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政策主基调是“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房地产税试点。精准化调控,有紧有松是主要调控方式,维护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021年百城房价涨幅创7年新低1.jpg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及环比变化。图片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百城房价涨幅创6年新低

对于备受关注的房价,2021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房住不炒”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亦写入报告。除此之外,报告还提到要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与此同时,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和“三稳”目标也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纲要》中还提到建立房地联动机制,通过土地、金融、税收等长效机制,将房地产调控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三稳”的目标。

1月4日,上游新闻记者从中国指数研究院获悉,据该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2.44%,为近6年最低水平,较2020年收窄1.02个百分点。2021年上半年,新房市场平稳向好,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1.70%,较2020年同期扩大0.43个百分点;下半年以来,随着调控政策和信贷环境的持续收紧,市场预期逐渐转变,百城新房市场不断降温,价格环比涨幅持续收窄,11月、12月连续下跌。下半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0.73%,较上半年收窄0.97个百分点,较2020年同期收窄1.43个百分点。单12月来看,百城新建住宅均价1618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2%。

2021年百城房价涨幅创7年新低3.jpg

▲2021年百城房价涨幅创6年新低。图片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调控方式和力度越来越细化

2021年1月初,央行、住建部召集重点房企举行座谈会,与会房企除了2020年9月已参与融资新规试点房企,也包括部分未参与试点的房企。此次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融资“三条红线(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0倍)”试点有望扩围。自此,2021年的楼市调控政策拉开序幕。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信贷政策的稳定,各地房地产稳楼市政策频繁发布,最典型的政策内容是人才补贴、购房补贴。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过去几年房地产调控一城一策背景下,2021年房地产政策调控的明显特征就是中央部门再次开启密集发布政策,特别是住建部和央行持续加码房地产调控政策,调控方式和力度越来越细化。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有太多的关键词被推上热搜,主要有集中供地、房地产税、降准、房贷排队、18万亿、二手房指导价、官办中介等关键词。

对于集中供地,2021年2月23日开始,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成都、武汉、郑州等热点城市陆续宣布实行“两集中”土地出让方式,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集中供地新规无疑还是想进一步稳定地价,提高市场透明度,进一步坚定“房住不炒”的总基调。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2022年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指数研究院: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9%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300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56199亿元,同比下滑9%。一线城市土地供需两旺,揽金总额同比上涨近一成,北京、上海、深圳收金同比均上涨;二线城市供求同比下行。出让金榜单收金水平同比小幅下滑,榜单前十二席城市年度收金均突破千亿,上海年度收金总额3323亿元,位列榜首;三四线城市共22城入榜,佛山、南通入围榜单前20强。土地出让金下滑的同时,2021年,全国300城市土地供应同比小幅下降,成交量同比减少近两成。

张大伟认为,从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看,全国土地市场明显分化,3次集中供地体现了购房和企业信贷双收紧对于2021年的影响。

各地将进一步落实“因城施策”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2022年政策主基调是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房地产税试点。精准化调控,有紧有松是主要调控方式,由因城施策转变成因区施策、因人施策。刚需与改善依然是政策非管制对象。热点城市调控,政策以供应端为主;非热点城市,政策以需求端为主。

谢逸枫认为,部分三四线城市调控政策有望微调,有可能会出促进住房消费健康的政策,包括金融、税收、财政、户口、人才等政策。其中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抢夺更加激烈。2022年,房地产税可能会加快试点。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研究副总监陈文静认为,展望2022年,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实现“三稳”目标下,各地政府预计将进一步落实“因城施策”,部分市场降温过快的城市或将加快扶持类政策的出台。但短期来看,销售改善仍需时间。此外,“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也将是2022年房地产工作的重点,政府和房企或将积极探索行业发展的新模式,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张大伟则表示,从楼市的整体发展看,2022年上半年预计市场继续逐渐寻底,而下半年市场有望出现相对企稳微涨的现象。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强调合理住房需求的满足则是立足于需求端,引导市场销售回归正常节奏,避免对首套刚需及改善性需求的误伤,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为了满足购房者的合理需求,这也有利于维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