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评 > 正文
寻亲家长的“卑微”折射被拐之痛与拐卖之恶
01-04 13:07:31 来源:上游新闻

元旦期间,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亲爱的》原型孙海洋现身重庆,与其他几位寻亲家长一起致谢重庆打拐民警。至今还在寻亲的家长罗传辉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每年都要去看望并资助拐卖嫌疑人家属,只希望对方能够透露女儿的下落,哪怕是一点点消息。

罗传辉的一番话在网上引起热议。有网友认为,对于坚持不肯吐露被拐者下落的嫌疑人一家,罗传辉的做法太“卑微”,这是在变相助长他们的气焰。此前,被拐少年符建涛的生母拒绝儿子的要求,坚持不给抚养其长大的买家出具谅解书,就曾赢得全网点赞。符妈妈的一番话也让不少网友称赞“三观很正”:“我没有办法出具谅解书……他养了14年,不是我要他养的,是因为他偷走我孩子,不是我养不起。”

然而公众情绪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与符妈妈不一样的是,罗传辉与女儿失散32年,时间长到拐卖嫌疑人都已去世,仍毫无消息。与所谓“尊严”相比,罗传辉更在乎的是自己的骨肉。当被问及每年都去看望嫌疑人家属,是否是“服软”和“认怂”时,他的回答是:只要能找回女儿,其他都不重要。

从民众的朴素情感而言,正所谓“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大家希望看到的是善恶有报和天理循环。罗传辉的做法打破了公众一贯的情感认知,在这个故事里,无辜的受害者并没有获得如期的团圆结局。被拐一方的“卑微”与网络群众的“强硬”形成了鲜明对比,折射出的是被拐家庭之痛,也让拐卖犯罪之恶显得更加醒目和刺眼。罗传辉多年来看望资助拐卖嫌疑人,能在网上刷屏传播,并引起巨大的讨论,也反映出社会公众对拐卖犯罪深恶痛绝的朴素正义感。

罗传辉的经历还折射出拐卖犯罪的隐蔽性。相比其他形式的犯罪,拐卖犯罪往往在实施成功后迅速转移被拐儿童,能留下的线索很少,警方侦破也有一定难度。如何才能让罗传辉式悲剧不再发生?一方面,要加大对儿童拐卖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犯罪分子的违法成本;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强技术侦破手段的更新迭代,严格核实并办理户籍登记,堵死人贩子和买家的“操作空间”。此外,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通过社会联动共同构建防拐、打拐网络体系,发挥民间力量的重要作用,让寻亲家庭不再“单打独斗”,早日一家团聚。

上游新闻 康磊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