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假“金可儿”做害市场,切勿相信“特殊”渠道
11-14 15:28:09 来源:上游新闻

10月31日,上游新闻刊发《业主群的“金可儿”每张便宜5000多元, 没想到是假的!》一文,引起了市民热议。“假金可儿从何而来”,“如何鉴别真假”,“怎么才能不受假货所害”……是这段时间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

WechatIMG429.jpeg

上游新闻创意制图

微信群买的“酒店款”金可儿,一检测是假的

去年11月,家住约克郡的钟女士通过小区业主微信群了解到有人销售“酒店款”金可儿床垫,并且每张床垫要比正规门店销售的床垫每张便宜5000多元,于是买了3张。从今年4月正式入住后,这“酒店款”用起来各种问题频出,先是孩子身上皮肤长小痘,再是家里老人睡得腰脊酸痛,最后是钟女士两夫妻觉得睡在床上闷热、床垫不透气,而且3张床垫的异味久久未能散去。于是钟女士找原卖家询问原因,却发现他早已消失。

原卖家联系不上,钟女士把电话打到金可儿上海总部讨要说法,经检测,金可儿总部回复说:“每一张金可儿床垫都有标签,标签上有二维码,我们能通过二维码查出该床垫是什么时候生产的、发给了哪家授权商,而钟女士所购的3张床垫,无法查到任何信息。”也就是说,钟女士在微信群购买的床垫,根本就不是金可儿厂家生产,所谓“酒店款”根本就是假货!

至少300多张假金可儿流入市场,多部门联合破获假冒案件

那这些假金可儿从何而来呢?上游新闻记者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发现了背后的制假贩假案。时间拨回到今年6月18日,“渝北检察”官方微信发布消息:“2016年12月,金可儿公司员工谢某在从事销售工作期间,向经营妙沃公司的曹某、李某提议,共谋生产销售假冒的金可儿床垫谋取非法利益。谢某提供未经金可儿公司同意使用的“金可儿”“KINGKOIL”商标标识,并根据自己的销售渠道向李某和曹某具体下达订购任务,曹某和李某负责生产床垫,贴上金可儿商标标识,然后再由谢某对外销售。至2017年5月,谢某、曹某、李某三人共向9家客户销售假冒的金可儿床垫共计62张,销售金额91375元。2018年初,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曹某、谢某先后主动投案。”

据了解,为侦破这一涉假案件,渝北检察院和重庆公安打假总队组织精干力量先后多次辗转四川、上海、重庆等省市,经过了长达六个多月的侦查取证,除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外,还捣毁生产窝点2个、仓储窝点3个,当场查获假冒床垫360余张,涉案总额达500余万。最终,李某、曹某、谢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并于今年6月正式结案。         

余祸未歇,不法分子多以“特供货源”名义售卖

案子已经完结,但假冒床垫的余祸却并未停歇。据重庆金可儿市场部总监陈昌芬介绍,金可儿床垫一直有非常好的用户体验和口碑,但前段时间又陆续接到一些消费者投诉床垫有问题,经检查仍然是假冒床垫在作祟。

陈昌芬称,在隆鑫宏府花园、寰宇天下、融汇温泉城等小区,均出现了假冒品。不法分子就是看准了金可儿床垫的市场美誉度,他们作案非常精明,多以工厂业务经理特供货源、酒店工程款等名义销售,让消费者相信他们的床垫出自正规工厂,并且还以便宜的价格利诱,让消费者上当。

“钟女士所购的3张假床垫,就是不法分子以‘酒店工程款’为由欺骗售卖的。就连物流过程,他们都相当缜密,先从假冒工厂发到上海,然后再由上海发回销售地。以制造出床垫是从上海总部发出的假象。但实质这些产品的弹簧、乳胶、面料等部件都用的劣质的,使用起来对身体不仅无益,反而会有危害。”

为此,金可儿总部也于近日发出了两份相关声明,倡议消费者至当地正规家居卖场授权门店购买金可儿,并表示通过其他非正规门店购买的货品,金可儿公司不保证产品质量,不提供售后服务。同时强调会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制假售假者的违法责任。

WechatIMG2772.jpeg

WechatIMG2771.jpeg

厂家发声,金可儿将为“疑似假货”提供免费验证服务

对于消费者来说,自己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金可儿床垫是否为正品,是目前大家关心的焦点。金可儿重庆授权经销商表示:对于其他被“疑似假货”坑骗的消费者,金可儿愿意提供免费上门检测服务。同时,还特别委托上游新闻正式发布预约电话,如果消费者对已购“金可儿”床垫有任何疑问,可致电18523391933,厂家将免费上门检测。

此外,金可儿重庆经销商还提醒消费者,金可儿销售渠道非常具有唯一性,只有在正规授权门店才能销售。金可儿目前在重庆主城有17家“睡眠中心”,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铠恩国际等等大型家居卖场门店都是正规授权门店。消费者也可以通过金可儿官方网站,直接查询到正规门店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站查询床垫上的二维码,以辨明真伪。

》》律师提醒:销售资质最关键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飞跃,今时今日,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渠道早已多种多样。网络购物快捷、省心、价廉,消费者选择这种购货渠道无可厚非。不过,如果像钟女士一样,盲目相信网络“卖家”所谓的“特供款”,那就很可能上当受骗。

重庆中渡律师事务所主任余世海表示,消费者如果选择在微信群之类的渠道购买价值较高的产品,一定要让卖方出具相应的资质证明,并且索要发票,以便在出问题的时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仍然买到了真假不确定的产品,余律师为消费者提供了4条建议:

1、与卖方协商解决;

2、请消协进行调解;

3、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4、向法院提请诉讼。

网络购物需谨慎,售后维权无穷尽,这并非一句空话,希望广大消费者还是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产品,让钱、货、消费权益皆有保障。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