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产传说(108)丨重庆人最喜欢吃的小面,你知道它的起源吗?
01-31 08:55:53 来源:水煮重庆微信公众号

1_副本.jpg

水煮重庆微信公众号消息,有人很能干,把重庆小面的起源追溯到了汉唐。在下对此深表佩服。

我是老实人,所以说老实话。我觉得,重庆小面和中国面条,不能混为一谈。

重庆小面只是中国面条的一个分支,而且是比较晚起的分支。不能把中国面条的虎皮,扯过来盖在重庆小面身上。如同不能像某些专家那样,把中国汤锅的起源(这个起源,怕要算到商周的大鼎头上了),算作重庆火锅的起源一样。

关于中国面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青海有个新石器时代的喇家遗址,里面就出土了4000年前的面条。这根面条,用谷子和黍子面粉混合,长约50厘米,直径只有3毫米,粗细均匀,颜色鲜黄,非常像我们现在的拉面。兰州拉面的朋友,完全可以自称有四千年的历史了。

4千前面条2_副本.jpg

所以,现在,全世界都无奈地公认,面条的祖师爷出在中国。

那么,重庆小面的祖师爷,又是谁呢?重庆小面,又是怎么诞生和发展的呢?

此文不敢说考证,只能说猜。资料有限,且让鄙人猜上一猜。如果你认为猜得有道理,请转发鼓励。谢谢。

担担面之前吃什么

要找重庆小面的源头,很简单,查一下重庆人在小面之前吃什么面就行。这一查,就自然查到担担面头上去了。

那担担面之前,重庆人吃什么面?这个问题就大了。

手头的资料有限,唯一能够找到早年四川面条的记载,是宣统年间的《成都通览》。该书记载了“甜水面、炉桥面、攒丝面、杂酱面、白提面、卫生面”六种面条。里面没有麻辣面,更没有麻辣的重庆小面,也没有担担面。

甜水面,现在成都还有,我吃过。其实是手擀面块,微辣而甜,好吃。但不知道那个年代的甜水面,有没有麻辣?我猜是没有的,否则应该叫甜辣面了。

甜水面1_副本.jpg

炉桥面,现在遂宁有人做。前些年,重庆似乎也有一家餐厅做过,好像还得了什么奖。这个炉桥面,是把面手工擀成圆形面皮,再对折,切成老式炉桥的样子(圆周不切断)。我觉得,这似乎有些牵强,有点为了凑“炉桥”之名,而刻意为之的嫌疑。我在网上查到,安徽定远县有个炉桥镇,历史悠久。这里的鸡丝手擀面也很出名。所以,我严重怀疑,成都当年的炉桥面,不排除是炉桥镇的移民,把他们的鸡丝手擀面,带进了成都。

炉桥面2_副本.jpg

攒丝面,就是清汤,再把海带丝、萝卜丝等,放在面的上面。重庆名菜有攒丝杂烩,走的就是这个路子。

攒丝面1_副本_副本.jpg

杂酱面,早期也没有麻辣。重点是甜面酱,微甜酱香。

杂酱面_副本.jpg

白提面,顾名思义,清汤本味。重庆小面有“提黄”的专业术语,是指面条要硬一点,断生就可以了。提,是指从锅里挑面。白提,很可能是就加点盐,也可能是重庆的“免青”,不要青叶子蔬菜。

卫生面,这个搞不懂是啥子玩意儿,猜都猜不出来。我只晓得麻将有卫生麻将,就是没有赌注,输了打手板那种。

成都是省城,四川的中心,全省吃货都朝它看齐。因此,重庆那时的面条吃法,和成都应该差不多。

在《成都通览》里面,记录了1328道菜,麻辣极少。那个时候,麻辣并非川菜主流,而是刚刚兴起。主流吃货界,不大搭理辣椒,认为这是很低端的味道。

事实如此,在当时,麻辣只有最下层的老百姓才喜欢,并逐步扩撒的。高端群众,是瞧不大起粗俗的辣椒的。

所以我猜,清朝中后期的面条,有甜有酸有鸡汤,清淡是主流,麻辣应该是少数,就算有,也很可能是从担担面这类底层民众的小吃开始的。

担担面出来了

但是,当我看到有人说,担担面是1841年,在自贡,由一个叫陈包包的摊贩所创时,我是不大信的。

担担面,其实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贩卖方式。

当年,以及当年的当年,小商小贩卖东西,大多是行商,也就是挑着担子,边走边叫卖。剃头的、洗头的、卖炒米糖开水的、卖麻糖的、卖针头线脑的……莫不如是。

卖面条的,应该也不例外——他们也不可能有例外,除了挑个担担卖面,你以为还可以租门面呀?想多了吧。门面多少钱?一副担担多少钱?

这种挑担担卖面,应该都叫担担面。

146800193962747814_副本.jpg

411444_副本.jpg

或许这个陈包包同学,他家的担担面味道更好。1841年,正是道光二十一年,自贡就流行吃麻辣了?也不排除这个可能。清末徐心余的《蜀游闻见录》一书,就说“惟川人食椒,须择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椒不可”。道光年间,川人吃辣或许没有这样狠,但在担担面的碗里,也可能已经出现了红红的辣椒。

往来于大街小巷的担担面,开始可能就是清汤面,然后慢慢演变成麻辣。这个演变的关键节点,也许就在嘉庆、道光年间。

重庆这边,关于担担面的记录,有人说是1942年,陕西路灯笼街出现的正东担担面。正东担担面,到现在,都是重庆最有名的担担面,但是,我敢打赌,正东担担面,绝对不是重庆最早的担担面。

因为,之前合川有个更有名的担担面,叫“光生娃”担担面。

光生娃,本命彭树云,射洪人。1930年左右,他从乡下到合川,发现合川的担担面很有名,于是下海卖面。合川担担面,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名扬全川,合川县城最多的时候,有30多副担担面挑子。甚至在重庆的磁器口、鼓楼街(朝天门广场朝小什字方向两三百米左右),都有打着“合川担担面”旗号的面摊。

彭树云同学,卖面的时候,总是白布衫裤、白麻草鞋,要么头戴白草帽、要么白布缠头,夏天还要在头上插几朵栀子花、茉莉花,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样子,所以人送外号“光生娃”。光生,四川话,又叫光光生生,比喻一种干干净净的帅。

光生娃的担担面,很有讲究。别的不说,单说他的调料,辣椒就有三种,上色的用灯笼大海椒,增辣的用朝天椒,提香的用二荆条。他的面,有青有帽。面的上面,是一层青叶子蔬菜,这叫青,青上面是馅,这叫帽。有时候是榨菜颗做帽,有时是芽菜炒豆干丝做帽——红汤、黄面、青菜、黄帽,这才叫色香味俱全呀。

光生娃从来不用酱油。用秘制酱汁。这酱汁,以最好的永川黑豆豉,香油油炸,再加水,慢火熬制,当日吃当日制,绝不过夜。

光生娃的锅,比同行大三分之一,取其汤宽;

光生娃打佐料,不许食客提要求,不能说少点什么多点什么,根本没有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套歪理邪说。想想也对,我费劲脑力,搞出这么漂亮的美食,是我专业还是你专业?爱吃吃,有意见可以提,老子可以不采纳。光生娃同学就这么拽,真是我们辈楷模呀。

光生娃每天只卖20斤面,卖一半后,必定重新换水。他只用手擀面,面宽半厘米,大约相当于现在重庆小面里面的韭菜叶,面极薄,下水即熟。连后来合川的机器面厂,都仿照光生娃的面,生产了一款“担担面叶子”。

上个世纪初叶,重庆并没有“重庆小面”这个品种,满街都是光生娃这类担担面。

从白天到晚上,光生娃们,挑着担担面,晃晃悠悠地,口里吆喝着“面啰……面”,在重庆的大街小巷晃悠——如果业务品种里面有抄手,吆喝声就变成:“面啰……抄手……面啰”。

担担面的担子,一头是锅灶,一头是佐料架子。锅,实际是白铁桶,隔成两半,一半是肉骨头熬的黄豆芽汤,讲究一点的,还要加一个整只的老鸭子。锅旁边,是盛红烧牛肉、杂酱的小格子。

每年农历九月,初一到初九,重庆民俗“九皇胜会”——这是一个道教的节日,泰国现在也还有,叫“九皇胜会素食节”。这几天,所有重庆担担面的挑子上面,都要插一面小黄纸旗,上书一个大字“素”。全城吃货,集体吃素九天。

重庆著名的担担面,除了前述几家,还有九尺坎的驼子面,据说,重庆市长贺耀祖(1942年——1945年期间任重庆市长),都曾微服去大吃特吃。还有十八梯附近回水沟的“足拜子面”(左足右拜,读音拜,重庆话瘸子的意思),也很有名。

什么是重庆小面

担担面在重庆兴起后,各大餐馆开始把面条高档化。

陶园推出海参酸菜面;暇娱楼推出三鲜烩面;一条龙推出炖鸡面、鸡杂面和鸡血面(丘三馆的炖鸡面,也非常有名);老九园推出鲫鱼面;醉东风推出鸡丝凉面;稷雪推出碎馅面;蜜香推出蹄花面;连罗汉寺也推出一款麻油素面……

各种特色面条,风靡重庆。

这个背景下,低调的小面开始出现。

什么是小面?小面是一种很谦卑的自称,我这里没有海参、三鲜、鲫鱼、蹄花……远离肉类,只有小菜。我只是一碗为人民服务的,嗯,小面。

经过若干年的演变,重庆小面走上了重麻辣、重调料、轻俏头的路线。面馆,把没有荤俏头的面,单独列出来,和其他牛肉面、杂酱面、肥肠面、排骨面等并列,称为小面。

麻辣汤面_副本.jpg

当年,还有一种面叫素面,大约是连猪油都没有的面。

小面就介于素面和荤面之间,比素面多一样猪油。

小面,玩的就是调料。没有各种荤俏头增色,又要做得让各级吃货满意,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调料。

在重庆,一般的面馆,摆在桌子上的,起码也有十一二种调料,实际上,辣椒油里面,还埋伏着好几种、甚至十几种香料。

调料_副本.jpg

有趣的是,在抗战时期,重庆街头最著名的面馆,叫三六九。连来自德国的犹太人卡佛岗,都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三六九面馆。

三六九,却不是重庆本土面馆,而是来自下江(长江下游江浙地区)。抗战期间迁移到重庆,以清汤面著称。

有老人回忆,重庆担担面,基本上都是干馏(没有汤)。抗战初期,三六九进入重庆,把汤面大规模带了进来。重庆人好麻辣,汤面里面也必须大把扔辣椒花椒,这样,汤面也本土化,变成了麻辣小面。

自此,重庆小面正式定型,形成了以麻辣干馏和麻辣汤面为主的两大派别。

干馏1_副本_副本.jpg

辣椒进入四川,约在清初。

辣椒第一次在四川出现记载,是乾隆版的《大邑县志》,而且已经有了“海椒”这个名字。到清朝中期,辣椒就散见于各地方志,可见食者甚众。这时,具备了麻辣面条的诞生条件,麻辣担担面才应运而生。

小面在重庆,过去一直不能算主食,只能算零食。

到清末民初,重庆人早餐都少有吃面,而是习惯吃米饭,下饭菜则以烧白、粉蒸肉和豆花为主。到现在,重庆不少县区乡镇,还有早上吃豆花饭的习俗。

抗战时期,大量下江人涌入重庆。这些傲娇的下江人一看,你们重庆人早上居然吃饭,好low哦,干脆和我们一样,吃面点吧——这才把重庆人早上吃米饭的习惯,纠正了过来,改为以面点为主。

卖面点的早餐馆,称为“粑粑馆”,主要卖豆浆、油条、白糕、醪糟,后来,增加大饼、蒸饺之类,但很少面条。粑粑馆,连餐饮公会都加入不了,只好自己成立一个协会(莫非叫“粑粑公会”?),办公地址在现在的临江门。

担担面开始都是游摊,时间长了,一些口碑很好的游摊,开始半固定化。比如前面说的驼子面,就相对固定在九尺坎一带。正东担担面开始也是游摊,1942年才在陕西街灯笼巷,成为固定摊位。随着喜欢吃面的人增加,这些从游摊转化而来的固定面摊,开始租房子,开起了面馆。

正东担担22_副本.jpg

重庆爱吃面的人,从上世纪30年代起,越来越多。

据重庆面粉大王鲜伯良回忆,1938年,重庆主城就有40来家卖切面的小店,每个月消耗面粉80万斤。当年,重庆小面,几乎都是切面。切面,最迟出现在清朝中期,以前多是拉面。先摊面皮,再切成粗细、厚薄不同的各种面条,就是切面。这种手工摊、手工切的面条,现在早已绝迹江湖,可惜可惜!

在小面定型过程中,重庆还出现过一个变种:神仙粑鸡蛋面。这玩意儿,是个混合物件。神仙粑,是用米粉做成围棋子大小的微型米粑粑,下锅烙焦黄。另有猪板油切丁。吃的时候,一两面、一份神仙粑、加上猪板油煎鸡蛋,和调料拌一起,麻辣滚烫,据说相当好吃。

可惜,现在,这道美食已经在重庆绝迹了。

重庆小面,和重庆火锅一起,是渝派川菜(过去叫下河帮)最早的两大支柱,加上80年代出现的江湖菜,三者就构成了支撑渝派川菜的三角支架。图片来自网络

原标题:重庆小面的起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