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的“刺”:虽年入千万元却彻夜难眠,于是他主动关停了锰矿……
09-10 07:17:01 来源:重庆日报

9月4日,吴家成正在皂荚林里查看皂荚刺的生长情况。记者 陈维灯 摄  

重庆日报消息,天气虽还炎热,时节却已是白露。

56岁的吴家成掰着指头数着日子,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寒露了。

“谷雨开花,寒露采刺。今年能收多少,就全看这皂荚树了。”午后的阳光穿透皂荚林,在吴家成黝黑的脸庞上投下光影。

脸庞黝黑、皱纹满额头、两鬓斑白的吴家成,和秀山许多经年劳作的老农没有多少差别。

许多人也并不知道,这个时常出没于秀山梅江镇、溶溪镇、溪口镇等地皂荚林里的老头,曾是年收入近千万元的锰矿老板。

7年前,吴家成在秀山率先主动关停了锰矿,开始种植皂荚树。如今,两万多亩、220多万株皂荚树,已蔚然成林。

心里有“刺”

虽年入千万元却彻夜难眠

秀山溶溪镇高楼村,斜坡上皂荚成林。

皂荚林里,刨开树下薄薄的土层,就能见着黑褐色的石头。

“锰矿价格最高的时候,高楼村到处都是裸露的石头,树都被砍光了。”当年,锰矿资源丰富的高楼村云集了数十家锰矿企业,吴家成挖出的“第一桶金”,也是在高楼。

1993年,吴家成开始在高楼村从事锰矿生意,“生意越做越大。最多的时候,矿场一年产锰矿超过两万吨。”

那也是秀山锰矿的黄金时期,一吨锰矿价格能达到1100多元,吴家成的锰矿年收益2000多万元,“除去成本,一年赚近千万不成问题。”

年入千万元,吴家成却时常夜不能寐。

“心里像扎着根刺,总觉得慌,整天整天睡不着。”年入千万元,吴家成又为何心慌呢?

“一开始总担心矿上出安全事故,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为此,吴家成格外强调生产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几年下来,矿场开采一直较为顺利。

可吴家成发现,锰矿生意越好,心里的“刺”却似乎扎得越深,自己也更难以入睡,“头发也是那时候开始白的,人也越来越没精神。”

“眼睁睁地看着林地变成荒坡,有些地下掏空的地方出现了塌陷,就连种田的水都是黑色的……”看着秀山越来越多的地方因为矿产开采而面目全非,吴家成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睡不着的时候,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个罪人。”

2011年,锰矿生意依旧如火如荼,吴家成却在此时作出了一个决定:关停锰矿。

手掌扎刺

虽被称“傻子”却心里踏实

关停锰矿,吴家成成了许多人眼中有钱不赚的“傻子”。

可无论是被称作“傻子”还是亲戚朋友的不理解,都没有动摇吴家成的决心,“关掉锰矿的那天,十几年里我第一次一觉安稳睡到了天亮。”

关停了锰矿,时年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吴家成,又有着怎样的打算?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吴家成成立了重庆秀山禾才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始种树。

不过,吴家成种的不是一般的树,而是浑身长刺的皂荚树。

其实,和关停锰矿一样,种植皂荚树也并非是吴家成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仔细的调研。

“秀山林业专家进行过调研,发现全县较为严重的采空区、石漠化区域有300多平方公里。”这3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根本不适合农作物种植,而皂荚树在微酸性、石灰质、轻盐碱土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长,且属于深根性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寿命可达六七百年。

吴家成了解到,皂荚刺可做药用,皂荚果实和种子富含营养物质,是医药、食品、洗涤品、饮料、保健品等行业的天然绿色原料,附加值很高,经济效益可观。

于是,吴家成拿出1400多万元,开始种植皂荚树。

“最开始就是在高楼村的石漠化和采空区种植,几年下来在溶溪镇种了1.1万多亩。”随后,吴家成的皂荚种植区域逐渐扩张到梅江镇和溪口镇等地,目前已累计种植皂荚两万多亩、220多万株。

皂荚种植3年后开始长刺,最长的主刺能超过15厘米长。在浑身长刺的皂荚林里穿行,随时都有可能被刺扎伤。重庆日报记者在梅江镇兴隆坳村采访吴家成时,鞋底就被一根近5厘米长的皂荚刺扎穿。

而常年和皂荚打交道的吴家成,手掌和脚掌更是多次被皂荚刺扎穿过,“这刺扎在手掌里,总比扎在心里好。看皂荚绿了荒山,心里踏实。”

树上长刺

充满艰辛却带动致富

心里踏实的吴家成,还是有些烦心事。

种植皂荚树的收益是“靠天吃饭”,“开花时节如果雨水太多,刺和果的产量都会大幅减少”。吴家成告诉重庆日报记者,2017年,就因为谷雨时节秀山多雨水,导致皂荚刺产量降低,收益也远不如预期。

不仅靠天吃饭,吴家成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前几年种植的皂荚品种只长刺不结果,刺也长得少。”种植皂荚树的经济收益主要来自皂荚刺和皂荚果,每斤皂荚刺的价格为50至60元,每斤皂荚果的价格为5元左右。

吴家成算了一笔账:每亩地110株皂荚树,盛产期时,每株皂荚树产刺1至两公斤,产果10公斤左右,每年每亩地收益11000至18000元。

如果种植的皂荚树不长果子,每亩地的收益就要减少5500元左右,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为此,从3年前开始,吴家成在梅江镇、溪口镇等地种植了新的皂荚树品种,“刺长得多,种植5年后能开始挂果,刺和果的盛产期都超过200年。”

“山绿了,水也清了,我们还在老吴的皂荚林里占股,以后每年都有收益了。”梅江镇兴隆坳村村民刘义帮吴家成看护着800多亩皂荚林,每年能有2600元收入。刘义还在皂荚林务工,一个月还有1000多元的工资。

不仅如此,吴家成种植皂荚的土地属于村民,村民土地入股占比50%。皂荚林盛产期时,土地入股的村民每亩地能收益5500元至9000元。

“已经有山东的药皂厂和我们预约盛产期时供货,我还想今后发展皂荚洗护产品。”吴家成相信,虽然比起锰矿,皂荚树种植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但从长远来看,这是福泽一方的好事情。

重庆日报记者 陈维灯

原标题:心里的“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