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舆论场 > 正文
莫言在线打假,“伪金句”为何爱傍名人?
2022-07-14 10:25:04 来源:澎湃新闻

7月11日,莫言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发文在线打假,称网上很多“莫言作品”都不是他本人写的,但他钦佩这些冒名作者的才华,也为这些作者放弃自己的著作权而感到惋惜。

连发声明都不忘幽默,这确实很莫言,他的这句话倒很有成为名言的潜质。莫言虽然谦虚,但看一看这些句子,有些实在是鄙陋。想必莫言也是不得不站出来打假,否则确实影响声誉。

比如这个挂名莫言的《酒色赋》,开头就是“如果世上没有美酒,男人还有什么活头;如果男人不恋女色,女人还有什么盼头……”实在让人俗得有点无话可说。还有什么入选某大学教材的《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这首诗格调稍高,但也难掩打油气息,什么“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看着也有些肉麻。

莫言不是第一个“受害人”,也未必是最严重的。鲁迅、张爱玲、杨绛、金庸、村上春树,哪一位不是“伪金句”傍身。尤其是鲁迅,假冒伪劣太多,以至于“这句我没说过”都成了一个网络梗。2017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建立的“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测系统”正式上线,这被戏称为“鲁迅说过的话” 检索系统,人们为了给鲁迅打假也是蛮拼的。

仔细看看,这些网上流传的句子大多是一些简单的道理,或是一些人生的体会,或者干脆就是一些鸡汤。这些句子大多既不深奥也不复杂,都是可以嵌入生活、代入情境的大白话。说实话,有的也不乏一些巧思与匠心,但是,为什么它们要傍上名人?

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很简单,可能就是为了提高一下流传度,蹭一下名人的流量,为书籍出版、账号营销添一把柴。不过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这类金句名言格外有市场?这可能和读者盲目崇拜权威的心理有关。

今天的人们,格外希望有名人或是大师来为自己指点迷津,来为自己点破那些生活中的疑难与困境。爱而不得的无奈、价值空虚的迷茫、百思不得其解的纠结,人们有太多太多的心灵缺憾需要弥补。

街里街坊、亲朋好友乃至无名无姓的普通网民说了都不好使,让人难以完全信服,但如果是名人,那当然效果是不一样的。伪金句里的聪慧和狡黠,再配上名人头衔的身份加持,一下让人不得不“信服”,迫不及待地按下转发,并在心里感叹一句:“大师就是大师,原来他早想透了!”

不过莫言这番打假,倒更应该“打醒”很多读者:不要天真了,难道大师就天天琢磨儿女情长、人生百态、家庭琐事?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所不能的大师,也没有百试百灵的道理。生活中的烦恼,没有一个公用的、普适的解决方案,那些难题终究要自己去面对,要自己去寻找答案。什么男人女人、花开花落、心静心动,这些千差万别的人生风景,哪有背两句名言就能应付的道理?

识别这些伪金句有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那些圆润的、灵巧的、甜腻的,大多不是真的。比如这句“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就是一句挂名汪曾祺的金句。为什么这种句子不真?说得宏观些,就是因为真正的智慧与感悟,大多朴素而粗粝,是从真实生活里提炼出来的,而不是玩弄文字堆砌起来的。

如果人们更好地理解了生活的意义,理解了智慧的源头,有了独自解答人生的勇气,或许也就不再那么依傍“高人指点”。那些繁花似锦的“名人金句”,也就自动散场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