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正文
“宇宙中心”曹县发家记:8.6万人返乡创业争当电商网红,主打汉服和出口棺木
05-24 21:58:37 来源:上游新闻

随着“曹县666”的喊麦声,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在互联网一夜走红:“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北上广曹”、“宇宙中心”等段子风靡一时。

一个曾经的贫困县,靠什么华丽变身为网络销售年收入160亿、电商网红遍地的“网红县”?

近日,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在曹县实地走访发现,创业门槛低、经济模式“小快灵”、善用自身优势资源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曹县振兴经济的几个主要推手。 

▲5月24日,山东曹县街头,有关汉服和电商的门店随处可见。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

8.6万人返乡创业,打工仔变老板月销售几百万

一夜爆红的曹县地处山东省菏泽市,这个地处鲁西南、人口超过175万的县城交通并不算便利——从北京直达菏泽的火车,需要运行近5小时。今年5月初,刚刚开通的机场,每天也仅有一班飞机往返于北京与菏泽之间;而菏泽到曹县,火车与汽车均需要1个小时左右。

传统经验表明,物流的发达与否,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产业能力与经济活力。但根据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曹县政府获得的2020年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至今,曹县返乡创业累计达到8.6万人。

但就在2010年前后,曹县的大部分年轻人还与其他小镇青年一样,过着外出打工的漂泊生活。 

家在曹县大集镇的李亿今年29岁,目前他经营着一家网店销售服装。在镇上一间百平方米左右的厂房里,李亿与父亲、妻子正在忙着为六一前的儿童演出服订单打包。此外,厂房里还堆放着打包的学生校服以及部分汉服。

设计、打版、生产、直播、接单、发货……目前,李亿的网店一天大概有1000多单生意,售出服装3000到4000件不等。

“我是2012年回乡创业的,之前在青岛一家知名空调公司打工。”李亿说,外出打工的人总是随时关注家乡的变化,当听说不少镇上的伙伴都开始做网店后,他与同在青岛打工的对象一起辞职回到曹县老家。政府提供无息贷款,厂房租金又低,周围还有不少同乡做网店的经验可以借鉴,李亿的网店很快便走上正轨。 

▲5月24日,山东曹县,服装电商老板李亿在自家厂房里打包发往世界各地的服装订单。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

从租厂房办网店开始,李亿与妻子开始学习设计不同款式的服装,李亿的父亲与90多岁的爷爷也加入网店的运营,负责包装运输。

“这个爵士舞拐杖,就是我爷爷包装的。”李亿举起一根白色的拐杖向记者演示。厂房内,李亿18岁的内弟刚刚毕业,目前也学着网上经营,“他一天能卖上几百单。”

李亿说,在青岛打工时,他的月薪是2000元。目前,他的网店月销售额大概在几百万。

▲在门店里,快手网红王逢青专门设置了直播间,讲解几十种汉服的款式。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

汉服批发基地老板每天快手直播,3小时拉几百单生意

在快手上被称作“古装汉服王三哥”的王逢青,目前有着全县城最大的汉服批发基地。与李亿一样,2019年,在青岛从事三维设计和管理的王逢青,看到家乡汉服电商的红火,决定返乡创业。

“厂房租金便宜、完整的产业链,汉服这个行业又是红利期。”王逢青说,在低成本的前提下,他每天在快手做3个小时的直播,便能带来线上几百单的生意。随着名气的增大,线下的生意比线上还多。

“我们的客服外包,家里人一起上,现在只要十来个人,但单子太多,每晚十二点前,大家别想睡觉。”王逢青说,他之前在青岛生活不错,年收入在20-30万元,目前作为汉服基地的老板,月收入大概在十几万左右。 

李亿与王逢青所在的曹县大集镇,是中国首批“淘宝镇”,也是曹县电商业态的缩影。大集镇政府电商工作负责人李哲介绍,近几年大集镇电商的发展,吸引了7000余名外出务工农民、70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其中包括14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生。 

▲5月24日,山东曹县,服装电商老板李亿手中拿着的爵士舞拐杖,是他90多岁的爷爷帮忙组装的。在曹县,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企业非常普遍。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

创业门槛低、经济模式“小快灵”

从贫困县,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3.82亿元。曹县的转变,是从2009年大集镇丁楼村的第一家网店开始。 

当时村里的葛秀丽到部队探亲期间初学电商技能, 回到丁楼村开了村里第一家网店, 销售影楼服饰。那时, 丁楼村生产影楼服饰的屈指可数, 葛秀丽卖的产品主要来自邻村的一家企业。

第一个跟着学开网店的,是葛秀丽的好友周爱华。2010年,周爱华的网店第一单便卖了2000元。此后,陆续有外出打工的村民,考到外地的学子回乡创业,电商就这样在丁楼村迅速发展起来。

“村镇的老百姓关系都是很近的,大家相继开店互相帮忙,电商就这么在大集镇兴起了。”在镇政府工作的秦璇说,大集镇乃至整个曹县,电商规模除了门槛低外,形式上还非常灵活。不同家的电商,上游的设计、下游的生产,都可以共用一套资源,彼此之间都是商家合作,互惠互利。

王逢青便把这套灵活的经济模式用在运营中:在设计阶段,他会进入一个专门微信群里买设计稿,“一般5000块左右,大家可以共享,把费用发给设计师。”

接下来,联系面料工厂配色,裁剪工厂拉面料、裁剪、刺绣。花样刚绣上去的时候,是不平整的,得用专门的热熔工艺将它烫平,最后再送到外地加工厂,进行一整套成衣的制作,环节包括熨烫、包装、上扣子等。每一步都有专门的工厂,而这些环节,电商们也可以“资源共享”。

这样的经济模式,遇到意外,转身也容易。去年疫情期间,全国上下避免大范围聚集,李亿的演出服就卖不动了,正因为大集镇不少电商的汉服生意,让李亿看到了转机。于是,借助资源转型做童装汉服,让李亿的店在疫情期间,没有遭受重创。

“不少电商都是在疫情阶段,将演出服制作改成汉服的。”大集镇宣传负责人蒋具名说,曹县演出服制作的传统,源自于上世纪70、80年代,曹县不少人从事过影楼布景工作。

“政府发现镇上人才优势后,不断加以引导,大集镇做演出服汉服的电商越来越多。在一次消防检查中,镇政府发现将衣物随意堆放容易造成消防隐患,于是上报。我们意识到,电商在曹县的兴起,于是开始组织各类培训。”曹县电商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冰表示。

▲5月24日,山东曹县,云龙木雕准备出口至日本的棺木。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

林木加工企业近万家,棺木大量出口日本

如果说电商行业是近十年兴起的产业,那么曹县的棺木行业,就属于有30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了。

这其中的佼佼者,是曹县的云龙木雕。据介绍,曹县拥有悠久的林木制品加工历史,有近万家林木加工企业。2017年12月,东京电视台《不可思议的世界》称,日本市场上卖的棺材,有九成来自中国山东的曹县。

▲曹县棺木行业,是有30年历史的传统产业。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

云龙木雕总经理李字雷,在日本留学后回到曹县,进入父母创办的这家企业。他在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表示,棺木占到公司目前80%的业务量,而订单悉数来自日本,每年收入大概在1.4—1.5亿之间。

被问及一家20余年的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时,李字雷表示,除了自己公司棺木的品质和做生意的诚信之外,还要感谢曹县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与政府之间沟通顺畅、联系紧密,最让我难忘的是,政府在今年帮我们的木雕申请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曹县电商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冰表示,云龙木雕作为曹县的传统产业,该办公室刚刚为其申请开通了直播平台。“从5月8日开通到13日,云龙木雕线上的营业额大概在300万元左右。”

▲5月24日,山东曹县街头,电商、快递的广告牌随处可见。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

电商领导小组县长挂帅,各镇街道均设电商办

在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曹县进一步为优化营商环境采取新举措。比如设立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曹县电子商务的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张冰说,曹县同时还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由电商服务中心、商务局、财政局、邮政局、税务局、市场监管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各镇(街道)成立以镇长(主任)任组长的电商领导小组,并明确分管负责人任镇(街道)电商办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开展。 

同时,县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设立电商专项资金,最大限度支持电商发展;开展“千村万人大培训”,培训涉及电商企业家、电商初创人员、电商服务站管理员和基层干部等,内容涉及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等课程;开展产学研合作,聘请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院校电商专家学者,到曹县挂职副县长,对曹县电商发展做顶层设计规划等。

张冰还介绍,2020年4月,曹县引进亚马逊海左跨境电商运营中心,为曹县跨境企业提供精准运营和操作指导,健全跨境电商B2B、B2C销售渠道,建立专业的物流供应链,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2019年以来,曹县新增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企业90家,达到197家,实际完成出口超过55亿元。 

上游新闻记者 王巍 发自山东曹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