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观点|红胡子:连阿里都跑了,如涵的网红生意为何遭资本集体“灭灯”
05-31 17:14:35 来源:上游新闻

QQ图片20190115192544.jpg

“网红第一股”如涵控股,一天之内遭8大股东同时退出,其中,包括“大腿”阿里。

如涵控股今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当日暴跌破发,5天后价格即遭腰斩。如今,阿里巴巴、君联资本、昆仑万维等资本均退出了股东行列。

为什么这么快就退出?

毋容置疑,显然是不看好如涵的未来,如果能看到这家公司的未来,傻瓜才选择退出。

如此被市场与投资人不看好,王思聪公开抨击,问题不是出在网红KOL变现的问题上,是出在如涵这家公司上。

公开数据显示,如涵共签约有100多个网红,其中张大奕一个人创造了该公司连续三个财年超过半数的营收。

也就是说,这家公司的若干带货网红,其实只有一个网红张大奕是价值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资本和市场,谁敢将自己的筹码放到一个人的身上?

要知道,不说张大奕如果有一天离开会是什么后果,就是有个三病两痛,这家公司都会受不了。

这其实给如涵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复制若干个张大奕,并让这种复制能力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解决另一个问题:如何制造网红。

网红与明星有相似之处,即通过名人效应产生价值。但是网红本身,并非明星。

明星的核心要素是,总有一种能力被公众认可并推崇,而网红往往是通过噱头式效应制造出来的,对粉丝的核心吸附力与明星有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网红需要自带人设,而人设也不是一家公司可以随便培养的,人设也根本不具有复制性。也就是说,如涵签约100多个网红,不等于后期可以源源不断地制造网红。

明星有核心能力,能相对长时间保持名人状态,但网红相较于明星,要长时间保持热度,且处于名人状态,却很难有核心能力可持续提供。

退一步,就算网红能相对长的时间保持热度,但一旦进入带货场景,网红一边收割,一边要付出的代价是名人效应的减退,特别是对于一些并不是大IP的网红,这种减退效应更强。

基于此,如涵的核心价值建立在网红的基础之上,但如涵却很难保有这种核心价值的生产能力,复制能力。

市场和投资者的疑虑也在于此。

事实上,这些年网红生意的根基在于社交媒体的蓬勃生长,新鲜社交场景的产生,让网红快速生长,但目前社交媒体流量红利已经逐渐消失,人们口味已经大幅度提高,网红要新生并持续保有红的状态,将更加艰难。

也就是说,社交媒体的大环境也很难支撑这种商业模式的持续向上。

因此,将手头的股票卖出去,可能是投资人的最好选择,市场不认可也在情理之中。

而如涵也给出了另一个警示:网红生意,真不那么好做。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上游新闻立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