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游评论 > 正文
上游评论 | “电动车进电梯”瞬间燃爆,疏堵结合才能堵住“入户上楼”漏洞
05-12 16:44:00 来源:上游新闻

微信图片_20200608104844.png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四川成都一小区电梯内,突发电动自行车爆燃事故,造成5人受伤,其中包括1名婴儿。该事件再次引发了大家对电动车“入户上楼”安全问题的关注。

1f79df07857dd43bf5a2bfe1d46980a2.gif

近年来,电动车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据消防部门数据显示,80%火灾为充电时引发,在致人伤亡案例中,90%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

据南宁晚报报道,去年8月,广西南宁,一女子推电动车进电梯后,电梯厢门刚关上后不久,电动车就突然冒出浓烟并伴随着火光,幸亏电梯抵达6楼后厢门打开,女子及时将电动车推出电梯外,但短短15秒内电动车爆燃了3次,从起火到浓烟蔓延楼道仅用了40秒钟,整个楼道都被熏黑。可以说,电动车“入户上楼”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早在2018年,国务院安委会就表示,要下功夫解决电动车“入户上楼”“人车同屋”等问题。为有效消除电动车火灾安全隐患,此前多地已立法规范。例如,去年5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物业使用人、物业服务人等不得违规私拉电线、电缆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等充电;去年7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规定,禁止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但对于电动车上楼是否合法,我国法律却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在具体执行层面有些 “模棱两可”。就拿出事的小区来说,该小区属于安置房小区,目前很多住房尚在装修中,因此物业管理“没有那么严格”,常有业主或租客推电动车“上楼”的情况。

要严防电瓶车“入户上楼”,还需要各地出台更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同时,社区和物业需履行好监督职责,一旦发现电动车入户上楼、乱停乱放等,应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必要时可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

为防止电动车进电梯,还可以利用智慧化管控方式,比如一些地方就在小区试点AI摄像头加持的电梯禁止电动车进入感应系统,一旦发现电动车进入,就会通知后台,电梯门也无法关闭,有效避免电动车进入电梯。

以此同时,禁止电动车“入户上楼”,还需疏堵结合,切实解决居民电动车停放、充电问题。部分居民大费周章将电动车“搬”回家,一方面是因为小区没有安全的停车地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充电不方便。因此,社区和物业有必要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充电场所,老旧小区也应及时规划停车区域并加装充电设备,这样疏堵结合,才能有效防止电动车“上楼”。

上游新闻评论员 龙春晖

微信图片_20201223132518.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