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五届市委第六轮巡视公布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外办整改进展情况
01-05 20:18:31 来源:风正巴渝公众号

今(5)日,风正巴渝发布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外办的巡视整改进展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把巡视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以巡视整改为契机,聚焦主业,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一是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连续2年开展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行为专项行动,连续4年在国家“水十条”考核评价中排名前列。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突出控制交通、工业、扬尘和生活污染,实施2000余项措施,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重庆蓝”成为常态。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取得阶段成效,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到国家A级要求,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实现镇级全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充分肯定。全面落实两轮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2020年1—11月,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6%,高于国家考核目标2.4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3天,同比增加17天;土壤、声、辐射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历史同期最佳水平,在国家2019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评为“优”。

二是不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试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实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在全国率先发布我市“三线一单”,严格执行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1公里、5公里产业管控政策,优化产业布局,管控开发强度,杜绝“黑色增长”。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配合实施的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清水绿岸”“四山”治理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力做好三峡库区后续工作。

三是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累计创建国家、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15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坚持向改革要动力,累计完成中央部署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43项、出台100余个改革文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签订一揽子合作协议,助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等得到中央深改办充分肯定。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助力经济恢复性增长,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碳强度下降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性指标,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发布我市普查公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唱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旋律。

市城市管理局:以巡视整改深化“大城三管”

 市城市管理局党组针对巡视指出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工作重要论述存在短板”问题,进一步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让城市智慧一些”等系列重要论述,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城市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正朝着“山清水秀城美、宜业宜居宜游”目标奋力迈进。

一是“大城细管”推动管理精细化。健全标准制度体系,编制《城市隧道检测评估技术规程》《人行道植物配置技术导则》等标准,填补我市相关领域标准空白。制定《重庆市城市综合管理办法》《重庆市城市道路照明管理办法》《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补偿费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文件。持续发力专项整治,劝导流动摊贩2万多起、跨门经营1.4万多起,清理乱张贴、乱刻画、乱涂写7700余处。开展“生命通道”集中清障行动,共排查高层建筑3.5万栋。加强环卫清扫精细化管理,主要道路机扫率超90%。完成中心城区110个区与区交界处、城乡结合部和“三边”整治项目,拓展“马路办公”广度深度,推动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延伸,发动镇街负责人开展“马路办公”。2020年共发现并整改问题54.9万个,问题处置更及时有效,为智博会、英才大会、农交会等重大活动提供有力保障,《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7日)以“马路办公”促“大城细管”为题予以整版报道。推进坡坎崖绿化美化,完成中心城区坡坎崖项目294个,打造更多更美的山城“挂毯”。

二是“大城众管”提升管理人性化。实施人行道完善提升行动,累计完成主城中心城区人行道示范段建设340公里。力争三年内主城中心城区车位总量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提升城市供水服务保障水平,推进主城区水厂布局调整分区规划落地,已完成28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和5.3万户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及观景口水厂、新德感水厂建设。研究制定关爱环卫工人的十项措施,建成“劳动者港湾”660个,组建城市提升志愿服务队伍121支,完成2020年度最美坡坎崖、最美公园、最美街巷、最美人行道、最美环卫工人等发现重庆之美系列评选活动。制定《“门前三包”“五长制”工作实施评价细则》《“门前三包”“五长制”示范道路建设标准》,主城中心城区已建成“门前三包”示范道路78条。

三是“大城智管”引领管理智能化。已完成本系统、巴南区、大渡口区城市管理数据接入和行业融合通信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城管执法指挥调度智能平台建设已完成平台软件开发工作量80%,城市建成区数字管理覆盖率已达93%,12个智慧城市管理政务信息化项目已完成1个、7个正在建设中、4个正在编制技术设计方案。指导两江新区、江北区等完成渣土智管、执法智办、环卫作业智控、智慧停车等试点应用建设,市管市政跨江大桥在线健康监测系统安装率达72%,市管市政长隧道均实现视频监控,真武山隧道、大学城隧道、嘉华隧道等5条隧道具备火灾报警功能,3条兼具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浓度监测功能。

市审计局:双向发力 标本兼治

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市审计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和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巡视指出的“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存在差距”问题,坚持“双向发力”,既拿出“当下改”的举措,又形成“长久立”的机制,把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一是摸清底数拓展全覆盖广度。研究起草《关于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提出我市推进审计全覆盖工作措施,明确各类审计对象全覆盖的范围、频次和周期。深化计划管理、项目实施、资源配置等关键环节改革,强化全市审计机关上下联动,精准聚焦重大政策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三大攻坚战”推进、高质量发展、权力运行等重点任务和重要领域,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创新推进财政、扶贫、建设管理等全行业联动审计,积极探索融合式、嵌入式、“1+N”等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全力拓展审计全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提升质效增强“治已病”能力。强化审计项目全流程质量控制,修订审计业务管理规定,成立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施领导小组,2020年召开10次项目推进专题会议,专题研究并及时解决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优化审计质量考核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强化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实现对40个区县审计局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全覆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切实增强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看问题、提建议的能力,定期分析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为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三是强化整改发挥“防未病”作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完善审计整改报告、销号、公告、问责、协作和结果运用六大机制。调整优化审计整改跟踪督查工作措施,构建“汇总问题清单、认定整改结果、后续整改督促、对账销号管理”的审计整改监督闭环,结合审计项目完成10个部门和国有企业审计整改的现场核查。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查出的17个方面1368个问题,已督促完成整改1081个,整改率达79%,比上年度提高6个百分点。有关被审计单位按要求上缴及归还财政资金125.7亿元,调减工程投资54.15亿元,并针对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制定、修订相关制度292项。

四是贯通协作构建大监督格局。认真落实市委审计委员会工作部署,指导各区县审计委员会及办公室建立健全工作规则、贯通协作等制度机制118项,推动中央和市委关于审计工作的部署全面落地。深化落实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检察公益诉讼等贯通协作机制,2020年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85件。与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协作机制,与财政、国资监管部门建立沟通会商制度,召开季度沟通会商会议,在审计计划编制及实施、审计整改推进、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合力。

市政府外办:加强统筹谋划

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市政府外办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针对巡视指出的“学习研究谋划全市外事工作用心用力不够”问题,以强烈政治担当深入抓好整改落实,不断加强全市外事工作统筹谋划,以更大力度、更大作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以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为引领,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建立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领导机制,印发实施《重庆市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按照“一核一轴一环多点”功能布局,围绕完善国际交往设施、增强国际交往动力、培育国际交往载体、搭建国际交往平台、优化国际交往环境等任务,统筹推进33个市级部门和25个区县130余项任务,各领域对外交往合作有序开展。

二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机遇,拓展对外工作新内涵。同四川省外办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川渝外办主任会议机制,促进资源和信息共享,共同谋划和推动对外交往活动。与四川省港澳办、川渝多个部门合作,共同举办“2020川渝港澳青年双创联动发展论坛”。与四川省对外友协、日本驻重庆总领事馆合作,共同举办中日防灾减灾视频交流会、第一届四川•重庆日语作文演讲大赛等2次大型民间友好交流活动。川渝两地联合组织外国驻渝蓉领团赴两地考察,实地宣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力推动于2021年联合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推介活动。

三是以做好常态化涉外疫情防控为职责,展现对外工作新作为。牵头全市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织牢防输入闭环网络;截至2021年1月3日,累计排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4例、无症状感染者74例。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共与有关国家和友城举行10场疫情防控交流视频会,对外援助医疗物资157批次、总价值4900余万元,组织2批医疗专家分赴阿尔及利亚、苏丹、巴勒斯坦开展对外援助,深化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友好感情。利用“快捷通道”助推复工复产,为55个国家2825名外国人发放邀请函(PU);其中适用“快捷通道”人员365名,包机运送SK海力士、北京现代汽车、京东方等企业外籍员工及家属386人返渝复工,保障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在我市项目稳定实施。

四是以涵养外交外事资源为重点,增添对外工作新动力。成功申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0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宣布:“中方将于明年在重庆举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为各方开展创新合作搭建平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友城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2020年共向全国对外友协上报重庆市万州区与奥地利古兴市、巴南区与韩国光州南区、丰都县与墨西哥瓜纳华托州瓜纳华托市、潼南区与德国下萨克森州林特尔恩市等4对城市缔结友城关系请示,均已得到正式批复。协助白俄罗斯驻重庆总领事馆开馆有序推进。

原标题:五届市委第六轮巡视 | 巡视整改看进展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