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英雄返渝·记忆③ 丨 心理疏导志愿者么周力:请记住,电话这头一直会有人等你
09-08 21:32:31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让很多人的心理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期间,重庆“希望24热线”成为一条倾诉的渠道。么周力就是其中一位接线员,她也是这次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的其中一员。

9月8日傍晚,乘机返渝的么周力接受了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采访。她说,作为一名心理疏导志愿者,抗击疫情过程中她有太多的人和事让她印象深刻,“面对重大疫情,普通人表现出的家国情怀让我动容!”

1.jpg

一通电话让“顶梁柱”找回坚强

2016年,么周力成为“希望24热线”的一名接线员,开始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今年春节疫情席卷而来,作为一名有着16年军龄的转业军人,她看到战友们除夕夜紧急驰援武汉,在家里根本坐不住,便提出自己坚持值守“希望24热线”。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么周力几乎都住在工作室。一次次铃声响起、一次次心理疏导中,她努力地帮助人们构筑起战胜疫情的心理堤坝。

“这里是‘希望热线’。”1月23日深夜,铃声响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位中年男人低沉的声音:“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来自武汉的电话,求助者当时正隔离在家,没法看望年迈的父母;妻子感染了新冠病毒,住进了医院;2岁的女儿天天吵着想出去找妈妈;而这两天,女儿又发烧、咳嗽……

他担心妻子挺不过,担心父母吃穿用,担心女儿被感染。因此,他自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一个大男人,所有责任都一个人扛,一句都没提到自己的累,全是对家人满满的爱。”么周力听得揪心,嘴上轻声安慰:“辛苦你了!”

电话那头安静了好一会儿,传来了男子的哭声……

“哭吧,把你的担心和委屈都哭出来,我陪着你。”对方更像个受尽委屈的孩子,在电话那头嚎啕大哭……终于,哭声变弱了。那个坚强的男人又回来了!

一个多月缓解各类心理问题300余个

2月24日凌晨2点,一位“抗疫一线”的护士长打进了热线,“我睡不着觉,明明感觉很累,但就是睡不着。”

这位护士长每天与病人一起和死神赛跑,还要管理手下十几名护士。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和高度的精神紧张,让她异常焦虑。

听到对方沙哑无力的声音,么周力流泪了,静静地听着诉说。

“我手下还有10多个小姑娘、小伙子,别人爸妈可是把他们的宝贝交到了我手上!我好害怕他们感染,我怕对不起他们,对不起他们的爸爸妈妈啊。”这位护士长说。

么周力在电话里陪着对方一起做“安心呼吸操”,“放松,再放松。”渐渐地,护士长的声音变缓和了,语调语速也正常了。么周力知道,她没事了。

么周力说,从1月中下旬开始,志愿者们接到越来越多的求助电话,有自己坚守岗位、家人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的社区工作者;有隔离在家,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高校老师;有在外地旅游、有家难回,只能住在车里过年的武汉市民……

疫情以来,么周力和志愿者们成立了一支“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130多名心理咨询师积极响应,建立了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宣传推广等3支小分队。从最初的专援武汉,到应援全国,再到后来的海外华人圈。一个多月内,么周力和志愿者团队缓解各类心理问题600余个,咨询服务时长470余小时,同时多次进行线上心理讲座,受益群众达2.1万人。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看到了医生担忧属下和病患,老师担忧学生和学校,社区人员工作人员担心每栋楼,父母担心子女,子女牵挂父母……他们没有抱怨!没有屈服!”么周力说,“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请记住,电话这头一直会有人等你!”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摄影 高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