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掌故 | 重庆民间谚语“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巴蛇食象”
06-04 19:22:06 来源:重庆老街微信公众号

1.jpg

巴蛇吞(食)象浮雕

“巴蛇食象”源出《山海经》。记载有二。其一,《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其二,《海内经》:有巴遂山,绳水出焉。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两则均言食象的蛇为“青首黑蛇”,正是巴人的图腾;晋人郭璞注巴遂山之蛇为巴蛇;战国晚期,“巴蛇食象”令连才华冠世的屈原百思不得其解,在《天问》中发出疑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中记道:“巴,虫也;或曰食象它(蛇)。”“象骨山,《山海经》云:‘巴蛇食象’,暴其骨于此山湖旁,谓之象骨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象骨港在湖南临湘县西南30里大江东滨。

关于巴蛇食象,有两种说法。一说:“巴蛇食(吞)象”中的蛇和象都是自然界中的动物。包括:巴郡产一种蛇,它能够把一只大象吞下去,三年以后才把象骨吐出来;巴蛇(一种很大的神奇的蟒蛇)可以食象,过三年把象排泄出来;这种说法认为古代确有那么大的蛇,是史书记载的远古巴族人捕到大象后食象肉的真实图景。二说:“巴蛇食(吞)象”中的蛇和象都是氏族或部落图腾。如:南方巴人的先祖是以蛇为图腾的蜑人,他们曾在湖南洞庭湖一带与象部落进行战争,失败后西迁,与古羌人融合,自称巴人;以蛇为图腾的巴部落与象部落发生了战争,结果是巴蛇部落战胜了象部落,所以称“巴蛇食象”。

重庆多蛇,最常见的有蝮蛇、竹叶青蛇等。重庆有民间谚语“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巴蛇食象”。据说“巴”字也是仓颉照巴蛇的样子造出来的,头大身长,所以写成“巴”。

远古时,巴人的首领廪君带着巴族部落,一路征战来到江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巴人发现,江州三面环水,水系形状就像巴蛇的“巴”字,廪君姓巴,名务相,觉得此“巴”地和自己有缘,就在这里建立了巴国。巴国以蛇为图腾。

巴人崇拜蛇,希望自己的国家跟“食象蛇”一样强大,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也受到毒蛇的伤害。怎样避开蛇的危害呢?巴人以树棒、竹子和葛藤为材料,在江边顺着山势搭建起吊脚楼来居住。吊脚楼非常适应重庆的坡地:下面悬空,上面住人。除了防蛇和毒虫,吊脚楼还有通风、凉快、防山洪等很多好处。人们把这种居住习惯和建房技术传了下来,直到现在。吊脚楼成为重庆民居的独特标志之一。

原标题:【重庆历史文化故事系列二】——巴蛇食(吞)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