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一代人的骄傲!重庆这些“新中国第一”,你知道多少?
07-02 19:17:3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0年前,迎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全国各地吹响了建设新中国的嘹亮号角。

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合力,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新家园的建设事业当中,书写下新中国成立后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1.jpg

在重庆这片大西南的沃土上,也见证了不少“新中国第一”的诞生,彰显着那个时代的精神。

也许那些曾经奋斗的身影,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洒下的汗水却筑起了我们今日幸福生活的根基。

不妨从这些“新中国第一”中,一起来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吧。

2.jpg

图为新中国成立时的重庆资料图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中国第一座甲级体育场

贺龙元帅主持修建的大田湾体育场

在不少重庆人记忆里,一提起两路口,一定会对大田湾体育场前的贺龙雕像记忆深刻。

1956年,由贺龙元帅主持修建的大田湾体育场竣工,这是新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也是中国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综合体育场,在当时的亚洲堪称一流。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大田湾不仅承担着为高水平竞技体育服务的任务,同时也承载着共和国体育事业的光荣和梦想。

3.jpg

1956年竣工的大田湾体育场 图片来源:“微渝中”

大田湾体育场,也曾经是前卫寰岛、重庆隆鑫、重庆力帆等甲A或中超球队的主场,这里已经成为几代重庆人心中代表着城市体育的图腾,也是重庆的一张城市名片。

时光流逝,随着更新更现代化的体育场投用,如今的大田湾体育场已经退出举办大型赛事或活动的“现役”,开始转型为一个区域性群众运动场所。

大田湾体育场的未来令人关注,但它曾经的辉煌,却已成为重庆永远的城市记忆。

新中国第一根自主轧制的钢轨

产自重庆钢铁厂

你也许知道成渝铁路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而建设成渝铁路所需的钢轨,则是在重庆钢铁厂的前身——第二十九兵工厂轧制出来 。

4.jpg

重钢旧址老照片 图片来源:“大渡口发布”

第二十九兵工厂,前身为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0年创办的汉阳铁厂,抗战时迁入重庆,解放之初是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

1950年5月10日,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工人们的熬夜修复,第二十九兵工厂钢轨场恢复了生产,利用1938年从汉阳铁厂迁来的800毫米轧机。重钢工人用这台机器作动力,试制轧出新中国第一根钢轨。

第二十九兵工厂此后更名为西南工业部一零一厂,后来与西南钢铁公司合并,1955年4月,西南钢铁公司改称为重庆钢铁公司。

5.jpg

搬迁后的重钢旧址 图片来源:“大渡口发布”

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重庆钢铁厂成为这座老工业城市的象征,由重钢自行设计、生产的重轨,支撑了天成铁路、兰新铁路等国内十几条铁路的建设。

2018年初,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的重庆钢铁厂入选首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这个见证了共和国工业辉煌的地方,如今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重生蝶变。

新中国第一辆吉普车

参加了建国十周年阅兵

作为“军转民”的典范企业,如今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你都可以见到长安系汽车的身影。但你知道吗?新中国的第一辆吉普车,也是由长安生产出来的。

1957年初,长安利用装置的机床开始尝试“军转民”,在这一次“军民结合”发展中,新中国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46型越野吉普车在长安诞生。

经过半年多的技术准备,四个月的试制,长达几个月的超负荷工作,在1958年5月拿出了第一辆样车。

6.jpg

长江牌46型越野吉普车资料图 图片来源:重庆日报

直至1963年为止,“长江牌”46型吉普车累计生产1390辆。1959年,20辆长江牌吉普车还参加了建国十周年阅兵。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长安重新进入汽车产业再次开启了“军转民”艰难探索,经过30年的发展,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如今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好的“军转民”企业之一。

新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

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工程

提起新中国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很多人都会想到位于杭州的新安江水电站,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兴建于1954年、在1957年建成发电的长寿狮子滩水电站,则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批水电站中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也是新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工程。

7.jpg

图为航拍长寿湖风景照片 摄影:李相博

狮子滩水电站也是中国水电专家的摇篮,培育了大批中国水力发电事业的先驱。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的旅游胜地长寿湖,就是狮子滩水电站拦河大坝建成以后形成的人工淡水湖。

尽管岁月更迭、四季轮回,经过数十年的风吹雨打,狮子滩水电站的拦河大坝依然巍峨耸立,成为长寿湖上的壮观一景!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

依靠自己力量设计、施工、建成的电车线

很多人心中都会记得小时候坐过的两节车厢、扎着“大辫子”的无轨电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庆交通发展史上,无轨电车无疑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8.jpg

重庆无轨电车资料图 图片来源:华龙网

1956年,重庆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1路电车正式通车,从上清寺到小什字,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依靠自己力量设计、施工、建成的电车线。

随后,市区曾经共有401、402、403、404、405路电车,总计47.5公里,曾经日运行发车约5000班次,日客运量约50万人次。

因为线路都是固定的,所以这种公交车是不会随意变道,所有的路线都是设置好的。

在那个年代,这种“绿色环保”的无轨电车逐渐成为,重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交通方式,直到本世纪初退出历史舞台。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成渝铁路见证蜀道变通途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这句千年之叹,也是川渝人民的千年之痛,修建一条铁路走出去,是这里的人们百年来的梦想。

1950年,在国家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依然批准“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使成渝铁路得以开工。

9.jpg

成渝铁路通车典礼资料图 图片来源:重庆日报

西南地区10余万军民,在没有大型机械化设备、施工条件极端艰苦、路料运力极为匮乏的情况下,仅用两年时间便建成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正式全线通车运营并服役至今。

这不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进行铁路建设的序幕,在开通后的60多年里,成渝铁路为四川、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成渝两地已经互通高铁,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将按照市域铁路标准改造,实行铁路公交化运营,成渝铁路的传奇并未结束。

10.jpg

成渝铁路上的列车穿过马桑溪古镇 摄影:代昊天

重庆这些“新中国第一”,记录了那一代人的付出和青春,更镌刻了巴山渝水间壮丽70年的奋斗历史。

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一代人的付出,怀揣着这些珍贵的记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将我们这代人的青春,献给身后这座辉煌的城市。

你还知道重庆哪些“新中国第一”?一起来说说吧!

原标题:一代人的骄傲,重庆这些“新中国第一”你知道多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