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怀揣梦想,120名阳光学子从这里启航
08-23 06:37:06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80823063638_副本.jpg

△昨日,2018重庆晨报·上游新闻阳光助学金发放仪式暨阳光学子报告会举行,120名阳光学子获资助。 上游新闻记者 杨新宇 实习生 邓雨笛 摄

为每一个阳光少年插上梦想的翅膀。昨日,“2018重庆晨报·上游新闻阳光助学行动助学金发放仪式暨阳光学子报告会”在渝澳国际艺术中心举行,120名受到捐助的阳光学子从爱心人士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助学金,不日,他们将前往梦想的大学校园。

阳光学子分享心得

2018年,重庆晨报、上游新闻客户端携手重庆市大爱渝商慈善基金会,开展了本年度的阳光助学行动。

本次助学行动延续了前5届的助学要求和标准,面向全市范围资助100名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优秀高考学子,每名学子发放阳光助学金5000元,同时,还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参与助学帮扶,让更多学子圆梦大学。

重庆泓展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石女士表示:“我们已经连续两年参加阳光助学活动,今年又资助了两名学生。”

石女士回忆说:“上大学时,我身边也有一些家庭困难的同学,每天都是边学习边打工赚钱,很累。我们拿出5000元帮助一个学生,很有可能这位同学就获得更多学习时间,更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昨天,冉雨欣、冉潇、张永健三个阳光学子登上了阳光学子报告会的讲台。今年高考,冉雨欣、冉潇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大学录取,张永健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冉雨欣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在高三,我曾经多次逼迫自己不断熬夜,但结果却是成绩一次次退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冉雨欣开始反省,也从中悟到了更深的道理。

贫穷不是成长的绊脚石,张永健说,家庭经济困难也给了他前进的动力。“我不会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落,生活教会我,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要坚强。”而从小生活在农村,张永健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求学路上坚强励志的孩子们都明白感恩的意义。冉潇说,在努力学习获得更多生存能力的同时,他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回馈这个社会。

发掘更多优秀学子

通过6年的助学活动,我们发掘了很多“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优秀学子。他们每个个体,都是这个社会闪光的一部分。

过去的5年,重庆晨报共计在重庆地区资助了719名优秀学子,募集善款400余万元。今年5—8月,重庆晨报·上游新闻阳光助学行动在全市范围广泛展开。

活动前期,助学行动小组的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了彭水、酉阳和城口的6所中学,并为学校颁发了“阳光助学行动(重庆)工作站”的牌匾,建立了长期为助学行动推送优秀寒门学子的互帮互助关系。

本次助学行动一经启动,就受到了重庆各中学的高度关注,组委会收到了重庆各区县中学高三应届毕业生提交的大量助学金申请。

在依据活动要求和标准的严格筛选后,顺利从300多位提交申报材料的学子中,评选出100位接受资助的阳光学子。加上由社会爱心企业及个人资助的20位学子,本次助学行动共计资助阳光学子120位。

冉琴的父亲从酉阳坐了5个小时的车来到助学金发放仪式的现场,看着站在台上的女儿,冉先生笑得很开心。他说:“很感谢这样的活动,不仅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也希望孩子能从这个活动中,懂得帮助和感恩的意义。”

全国人大原常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程贻举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阳光助学行动这个活动办得很好,重庆晨报、上游新闻在推进过程中,做了大量踏实工作,大爱渝商慈善基金会紧密配合,让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阳光学子即将告别家乡,进入大学,程贻举寄语他们,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常怀感恩之心,成为社会需要有用的人才,并在社会进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回报好心人,成为爱心行动的传递者。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参与进来,播撒爱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永远保留一份希望

毕业于木洞中学的张体汁,是阳光助学项目中被资助大学生之一。他以594分的成绩,考入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个专业虽然不是我最喜欢的,但是我也会认认真真读完大学,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提到家里的状况,这个大男孩声音有些哽咽,眼眶开始泛红。他的母亲脑部有些疾病,有时候神志会不太清醒,父亲身体又不好,原本收入就不高的家庭,还要承担医药费,所以家里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

高一、高二的时候,身边很多同学每个星期要花200到300元,而张体汁只花70块钱,能少吃顿饭就少吃一顿。后来上了高三,学习很累,体力跟不上,他就不再省那几顿饭钱,每个星期算上回家的路费,花销也就100元左右。

张体汁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觉得贫困带给自己的并不仅仅是艰难,他也时常保持着一份希望,“或许我现在的生活环境比别人差,那我未来努力后,生活只要有一点点的改善,我都会感到幸福。”

张体汁说,自己会认真学习报考的专业,用好成绩回报帮助过他的爱心人士。“未来,如果有一天我也有能力了,可以帮助别人了,我也一定会帮助像我一样的学生。”

声音

他们战胜困难 向着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downLoad-20180823063645_副本.jpg

张永健

张永健:事业有成时,会报效家乡

18岁的张永健被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录取,说起学习,这位清瘦的奉节小伙子坦言,从没觉得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反而很享受其中的乐趣。

张永健的家在当地是建卡贫困户,他的父母平时在家务农。张永健在课余,也时常帮父母种土豆、玉米。“我多做一点,也让父母可以多休息会儿。”尽管如此,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优渥,有时,他的学费都是找亲戚朋友借的。在他看来,父母特别不容易,有时学习遇到倦怠期,想到父母的付出,他就会振作起来,调整心态,更加坚持不懈地努力。

“生活条件对学习是没多大影响的。”似乎天生就适合学习,张永健在学习上有自己的心得,掌握到学习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张永健即将去北京上大学,对于自己的人生,他有一些初步的规划。大学毕业后,他想去到东部沿海城市发展。而在这之前,他最远到过湖北恩施去走亲戚。他认为,毕竟东部的发展相对较好,他也想去学一学,看一看。“当自己事业有成时,也会回到奉节,用所学去建设家乡。”

downLoad-20180823063615_副本.jpg

冉雨欣

冉雨欣:以后想做科研,特别享受专注的时候

戴着眼镜、模样清秀,当冉雨欣拿着上海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难掩脸上的笑容。

冉雨欣17岁,家住万州区,父母都是当地一工厂的工人,家里每个月收入3000-4000元。高三时,她开始走读,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要起床,去学校上课,晚上要10点半才下晚自习。

“不管下雨天晴,每天晚上爸妈都会来接我放学。”冲刺阶段,学习上的压力自不用多说。父母所在的工厂有时会上夜班,但他们总会协调出来一个人骑着摩托或是电动车去接女儿。每当走出校门,冉雨欣看到等待自己的父母时,总会觉得非常窝心。“他们就是自己最强有力的后盾。”

冉雨欣的堂哥冉涛说,妹妹的学习能力不错,从不怕吃苦,在家里也经常帮忙做家务。冉雨欣说,从小到大,经历的事都没有觉得特别辛苦的。“我内心很强大,不会因为一点委屈和压力就受不了。”在学校,有同学不愿意清理教室的垃圾桶,觉得脏,但她非常愿意为班级出力。也因为她的热心肠,在高中时担任了班长。

“父亲有些文艺范儿,一直想开个书店。”冉雨欣说,为了让家里有稳定的收入,父亲暂时放弃了所爱,到工厂打工。父母的经历让冉雨欣的内心有了更坚定、更清晰的目标,冉雨欣想搞学术,进行科学研究。“很享受专注一件事的时候。”她说,自己的专业是电器方向。“希望以后能通过自己的专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钱也 实习生 王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