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渝商崛起丨百年激流 渝商华章
07-23 07:47:5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80723072614_副本.jpg

△朝天门交易市场忙着装货的商家。 (资料图片)

城市商业史是一个城市最为重要的记忆内容之一。

商人不仅创造财富,而且与时代发生着深刻联系,特别是100多年以来,中国历史发生着惊涛骇浪、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在洪流中,渝商以其独特姿态书写着自己的历史。

第一章:古代—近代

关键词:启蒙

关于渝商,第一位值得记录的应该是《史记》中记载的巴寡妇清,这位生产丹砂和水银的渝商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商人之一。

此后千年,伴随着政治地位的提升,重庆逐渐成为了四川的商贸中心,这里盛产盐、柑橘、茶,长江作为重要的水运通道,物流优势也逐渐显现,但这些只是古代工商业,商人远没有以一个整体登上历史舞台。

近代以来,一方面是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另一方面则是在欧风美雨吹沐下,渝商群体的出现。这一时期,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诞生,中国小农经济和传统商业迅速瓦解,商人群体被裹挟进入历史的洪流,他们不仅创造财富,而且还启迪民智。

近代渝商,我们第一个要记住的人物是重庆商务总会首任总理李耀庭。

李耀庭在成为商人之前是云南一座小城的武将。1880年,以股东身份加入“天顺祥”,随后到重庆开办分号。在李耀庭的努力下,“天顺祥”很快从一个商号发展成为遍布全国十多个省,以及在我国香港、越南等地设有代理处的金融票号。

李耀庭在重庆除了开办钱庄,经营盐号、丝厂,还投资了重庆首家电灯公司和自来水公司,他居住的邮政局巷卜凤居,也成为重庆第一盏电灯点亮的地方。

应时而生的渝商群体,既是做买卖的生意人,又是“家国天下”的政治家。

1897年,李耀庭出资支持宋育仁创办了四川第一家报纸——《渝报》,宣传民主思想,揭露列强侵略,抨击清政府腐败。

1904年,在商界推举下,李耀庭成为重庆历史上第一位商务总会总理。他大力宣传发展实业、抵制洋货、维护国家权益、振兴民族经济。

第二章:1910—1949年

关键词:爱国

进入民国,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和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在更复杂的局势面前,渝商以民族大义为担当,以一个辉煌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民国时期,渝商开始群星闪耀,杨佑庭、黄锡滋、陈丽生都曾富甲一方,但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首推汪云松。作为重庆总商会会长,汪云松不仅投资大量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创办了留法勤工俭学重庆分会,开设了重庆留法预备学校。

1919年,汪云松帮助聂荣臻等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又资助邓小平等赴法,后来还曾资助过陈毅等人。

抗战爆发后,随着战时陪都的确立,大后方重庆成为了全国工业、金融、贸易中心。渝商在与全国各地商人的融合中,商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国难当头时,更是涌现出卢作孚这样伟大的渝商。

卢作孚于1925年创办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后24年里,投资企业90余户,涉及航运、保险、矿业、铁路、机械、食品等,在那个年代,凭借企业实力成为中国著名实业家。而卢作孚最被后人铭记的,当属1938年冬天在宜昌组织的中国“敦刻尔克大撤退”。

抗战爆发初期,卢作孚一直在第一线转运物资。武汉于1938年10月24日沦陷,他在最后时刻才撤离武汉飞抵宜昌。而当地已堆积了9万吨机器设备和遗留了大量难民,其中重工业、轻工业、兵工厂、航空器材等,都是国家的命脉。

枯水季节即将到来,而民生公司所有能航行宜昌到重庆的船只有22艘,40天最多只能运一万多吨。

卢作孚大智大勇,运用“三段航行”法,将宜昌至重庆的航线分为三段,每段根据不同水位、流速、地形来调整马力、船型、速度合适的轮船分段航行运输,最终圆满完成了撤退,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中国的工业实力,为抗战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整个抗战期间,民生公司轮船下水运送军队、武器、弹药、军粮、军服和食盐,上水运伤兵。从1939年到1945年,民生公司有16艘主力船被炸沉,牺牲船员117人,受伤致残船员76人。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毛泽东赞誉卢作孚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四个不能忘记的人之一”。

第三章:1949年

关键词:热血

青山埋忠骨,在渝商中,还有一个不应被忽视的群体就是烈士。在“11·27”遇难烈士中,我们找出了十多位商界人士。这些人中,有父辈行商,继承商业传统的少东级人物,也有依靠自身商业才能,腾挪辗转让革命经费翻番的商界奇才。

比如被圈内称为“成铁嘴”的成善谋,人如其名,不仅能说会道,且商业智慧极高,他炒证券做期货牟利。黄绍辉搞货运、搞客运,办炼油厂,在一方颇有影响力。王朴、何柏梁都是家族富甲一方的少爷。这批渝商家境富裕,衣食无忧,但他们怀揣着革命的理想,最终甘洒热血。

成善谋

1917年生,共产党员,1949年10月28日在大坪遇害。

成善谋变卖田产,加上从自己创办的电器行抽出60两黄金,到道门口银行公会和棉花街棉纱市场做证券买卖,通过经商赚取利润,支持革命。

据资料记载,成善谋通过电台获取经济情报,打听市场行情。1947年,中共中央从延安转移,重庆证券市场行情暴涨,成善谋第一时间获取这条信息,适时抛售;蟠龙镇大捷后,市场行情暴跌,成善谋又购进黄金,最初的60两黄金本钱增值到300两黄金。

成善谋又以投资为名,拉拢国民党军火库长,先后从他手上购买120支短枪,以及一批子弹和弹夹。此外,成善谋还购得一批解放区急需的药品支持革命。

李承林

1921年出生,江竹筠联系人,1949年11月28日凌晨1时在中美合作所遇害。

万县和成银行副经理,他与人合做布匹、桐油、棉花生意。据回忆,其与家人经常是穿着墨绿色缎花旗袍、金钻戒子、细呢大衣掩护革命同志。并经常到金库提取钞票,交由同志带去。

被捕入狱后,肺病发作,家人送鱼肝油,李承林将鱼肝油与体弱患病的狱友分食,每人每天6滴。

王朴

1921年出生,共产党员,1949年10月28日于大坪遇害。

王朴家境富裕,父亲为进出口商,母亲拥有江北、巴县一带的田产以及市区地产。王朴说服母亲变卖家产,支持党的事业。王母共变卖地产约合黄金2000多两。

王朴被捕前的社会身份为南华贸易公司经理。此公司在1948年春成立,给地下组织提供经费带来了方便,还充分利用王朴的人脉关系,打通关节,不但贸易做得风生水起,还搭建了上海和香港的交通联系。

第四章:1978—1997年

关键词:奋发

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老工商业者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周叔弢。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而五老中则有胡子昂、古耕虞两位代表性渝商。

虽然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央也发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讲话,但民营经济的再度崛起并非一帆风顺。

刚过30岁的陈克明当时在邮局工作,压力小,工资尚可,但他并不“安分”。1979年,他与几个朋友合计下海挣钱,用20元买回牛油、皂黄、碱、松香等原料,在吃饭的锅里熬制出第一批肥皂。这批肥皂尽管粗糙,但可以随便买,这在一个凭票供应物资的年代,成为最大卖点,20元成本卖出了100多元。

陈克明的肥皂越做越多,1979—1981年的3年间,销售收入达到50万元,完成了原始积累。有一次,他在火车上听到广播提到国家将把环保作为基本国策,这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回到重庆后,陈克明弄来一张除尘器图纸,并买回钢板,依葫芦画瓢,做出了第一台锅炉除尘器。这个除尘器的成本不过100多元,居然卖了3200元。

1983年,陈克明扔掉“铁饭碗”,成立了重庆渝光环保厂。1989年,陈克明注册的重庆远东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重庆首家民营有限责任公司。陈克明也因此被称为“重庆民营经济第一人”。

文革结束后,中国经济百废待兴。这一时期,彭应吉创办“龙门”,何永智创办“小天鹅”,夏明宪创办“美心”,刘崇华创办“华生园”,新华路的“百货帮”迁往朝天门部分闲置仓库,逐渐培育出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服装百货交易市场——朝天门市场。

第五章:1992—1997年

关键词:弄潮

1990年前后,中国的改革曾一度陷入低潮,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做出了著名的南巡讲话。忽如一夜春风来,这个消息让渝商的内心再次奋发起来。

渝商的营商氛围很快发生了转变。比如工商局主动与民企衔接,报纸上有了非公经济的专栏文章。一些卡住民企命脉的要素市场逐渐转变了。计委开始给民营企业立项了,民企能够在银行贷款了。

1992年1月,在袁家岗兴隆湾1号22平方米的小门面里,尹明善的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成立。这一年尹明善54岁。

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第一个摩托车发动机车间。这个车间当时是这种状况:库房工人用塑料篮装着配备好的发动机零部件,发给生产工人,一篮一台,能装多少台就发多少篮。包括后来摩帮的某些重要人物当年都是穿着拖鞋从第一道工序装到最后一道工序。

1992年,北京大学化学博士张松山来到石桥铺,这一片区尽管在头一年挂牌成立了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的重庆高新区,但仍显杂乱。张松山创办的企业就是今天全国著名的华邦制药。

这年夏天,港资背景的中渝物业注册成立,重庆后来因此有了一个著名的地名———加州花园。与此同时,18位台湾籍四川同乡会会员及台商共同组成的重庆台庆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成立,这是第一家进入重庆房地产开发的台企。他们在重庆创造了一片天地,名叫“得意世界”。

在一个特殊的年份背景下,南方、金冠、互邦、陪都药业迅速壮大。在区县,一大批建筑企业也拔地而起。

第六章:1997—2017年

关键词:平台

重庆因为直辖,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借助这一强大优势,渝商在此后的20年,呈现出多彩的画面:

1997年,民生能源集团与石柱县政府签订民用天然气开发合同,民生能源成为全国第一家独资从事民营天然气开发、经营和综合利用的企业。

2002年,迪马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重庆市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

2006年,博赛矿业收购南美圭亚那欧迈矿业公司,随后又收购加纳铝土矿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拥有两座大型铝土矿山的企业。

2009年,莱美药业成为我市第一家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的民营企业。

直辖之初,重庆民营经济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制造、餐饮,再加上房地产。20年来,其产业进一步细分和延伸,力帆不仅有了汽车,还进入金融、地产、体育等板块,而隆鑫则新进入了金融、再生资源等领域。

21世纪头十年,以互联网、通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造就了新生代渝商。之后再十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崛起,新的产业亮点一个接一个。

2017年,94岁的卢国纪依然以崇高的使命感,工作在民生实业的第一线。

2017年,即将年满80岁的尹明善宣布退居二线,但我们丝毫不怀疑他对力帆的把控。

2017年,70后的李兴华和易如波当选第六届“十大渝商”,两家企业的规模都在200亿元以上,70后渝商通过强大的实力登上了时代舞台。

2017年,无数80后、90后渝商,通过他们的创新,为一个崭新的时代注入着更大更年轻的动力。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仇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