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也不能少丨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天
11-05 21:15:4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云阳县泥溪镇,是重庆的深度贫困镇之一。这里8个行政村、2个社区,非贫困村(社区)仅3个,脱贫任务重。其中,石缸村是全市深度扶贫村之一,2017年尚有未脱贫户82户、307人。

重庆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驻泥溪镇工作队共有8人,有5人分别担任5个贫困村(社区)的“第一书记”,挑起帮助村民脱贫的“担子”。

柯延斌来自重庆市移民局移民工作处,是重庆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驻泥溪镇工作队成员之一。9月4日,柯延斌到达泥溪镇,任石缸村“第一书记”。

一铺床、一张桌子,既是办公室,又是寝室。.JPG

一铺床、一张桌子,是柯延斌的办公室,也是他的宿舍。

11月3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跟随柯延斌走进村庄,了解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天。

上午 

看农业观光点的工地

清晨6点53分,院坝里的公鸡一个挨一个打鸣,柯延斌的生物钟也已经定在这个时候,翻身就起床。去村子、到工地、做规划……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

柯延斌对云阳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多年负责移民工作,每年来库区几十趟,其中就包括云阳。而任云阳县泥溪镇石缸村“第一书记”,这还是头一回。

泥溪镇石缸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但有山有水、风景秀美,可以发展乡村旅游。蒋艳摄.JPG

泥溪镇石缸村虽然是个贫困村,但有山有水、风景优美,只是养在“深闺”,来的人并不算多。这里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差,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的村民以务农为主,靠微薄的收入生活。

上午,柯延斌要去的工地,是泥溪镇石缸村在建的一个农业观光旅游点。道路等基础设施正在修建中,工人也是从村里请来的村民,给他们增加些务工收入。

上午,“第一书记”柯延斌到村里看农业观光点的建设情况。(蒋艳 摄).JPG

“这里以后可以漂流,要配套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廊桥,来旅游的人在对岸停好车之后,通过廊桥就可以过河,体验漂流的乐趣”,柯延斌走在花果长廊里,兴奋地描述石缸村未来的样子。

在花果长廊一侧,供游人休憩的亭台楼阁部分已经建好,古香古色,在青山绿水间别有一番韵味。此外,接下来还要整治3.5公里漂流渠道,建一个15万平方米的蓄水池,修建便道方便村民出行和游客旅游。

“有游客来石缸村旅游,就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村民荷包也能鼓起来”,柯延斌说。

中午 

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

位于石缸村的农耕故土园,当地人返乡创业发展乡村旅游。(蒋艳 摄影).JPG

中午,柯延斌吃了饭之后,也顾不上休息,带着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到了农耕故土园,这里是一个乡村旅游开发点,今年7月才开放。投资修建的是云阳人,这次是“返乡创业”。

石缸村,九龙坡区援建的休闲广场。.JPG

石缸村有一个休闲广场,占地1000平方米,2014年竣工。这是泥溪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之一,由九龙坡对口帮扶建设,总投资约50万元,其中,九龙坡援助资金44万元。如今,村民可以在广场散步,去凉亭休息。

农耕农具展示区,让城里人很新鲜。(蒋艳  摄影).JPG

在休闲广场旁边,就是农耕农具展示区,有蓑衣、斗笠、抓耙、锄头、扦担、鼎罐等。“虽然都是农户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用具,但对于城里人来说却很新鲜。当游客们来乡村旅游、观光时,也可以在石缸村了解传统农耕,让孩子记住乡愁”,柯延斌说。

周边的墙上,画着打豆腐、打草鞋、打谷子的生活生产场景。比如,虽然打草鞋已不多见,但人们还是可以通过这些图文,了解草鞋来历、制作过程。

柯延斌来到磁粑坊,还演示起打磁粑。“我就生自江津农村,对打糍粑、打谷子很熟悉,但儿子生在城市,已经不了解了。这些传统手艺,城里人接触不多,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柯延斌说。

下午 

去石缸村农户家走访

下午,柯延斌要去走访几个农户,“我刚来石缸村不久,多了解情况,听听农户的需求。来了两个月,有几个村民反映的事情正在解决中。”

柯延斌和石缸村二社的村民张邦珍拉家常。(蒋艳 摄).JPG

下午2点15分,柯延斌来到石缸村二社,66岁的张邦珍正坐在屋门口纳鞋垫。看到柯延斌来了,张邦珍从屋里拖出一根竹凳,两人坐着拉起家常。

“上次你们反映了电压不稳的问题,我们正在着手办,放心,很快就能解决了”,柯延斌说的这话,让张邦珍吃了颗“定心丸”。因为电压不稳,家里的电灯总是不大亮,而且还一闪一闪的。没想到才和老伴去反映的问题,这么快“第一书记”就去办了。

张邦珍因为生病没有劳动力,老伴在附近电站打零工,还有就是种点苞谷,收入大多拿来买了药。老伴学过厨师,会弄点乡村菜。农业观光旅游慢慢发展起来,村里打算让张邦珍家里开个餐馆,牌子已经挂在了大门外——诗宜口农家饭庄。“有人来就提前打电话订,老伴就可以赶回来弄饭,不耽误事,还可以挣些钱”,张邦珍说。

在沈仕付的家门口,就张贴着《泥溪镇脱贫攻坚入户宣传栏》。(蒋艳 摄影).JPG

76岁的村民沈仕付,对柯延斌再熟悉不过了。在沈仕付的家门口,就张贴着《泥溪镇脱贫攻坚入户宣传栏》,柯延斌的照片在上面,所以之前第一次见柯延斌,沈仕付就认了出来。虽然年过七旬,沈仕付还在做一些公路养护工作,“我身体好,还可以做点事,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恁么好,不能只依靠政策,越依越靠,还得自己努力。”

晚上 

修改石缸村产业规划

忙碌了一天,柯延斌回到石缸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驻地。(蒋艳 摄影).JPG

柯延斌回到石缸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驻地,已经是傍晚接近7点。“走了一天,还真饿了,饭菜也吃得香”,柯延斌打趣地说。

晚上,柯延斌打开笔记本电脑,找出一个文档查看,这是《云阳县泥溪镇石缸村扶贫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以前,石缸村从未做过产业规划。有了规划,未来发展才有方向”,柯延斌说。

柯延斌在重庆市移民局工作,这方面有一些资源,平时也有相关合作单位。这个石缸村扶贫产业发展规划,就是邀请重庆市农科院一起制定的,多达92页。

石缸村以前有“三园一场”,核桃园、密柚园、脆桃冬枣园和土鸡养殖场,但是比较零散,管理比较落后,很多就是房前屋后种一些,品种也没有进行改良,口感不太好。而且,周边的村级公路、人畜饮水等,并没有形成体系,更谈不上销售,农户收益不高。

柯延斌说,根据石缸村的土壤、气候,要制定适合种植的瓜果。规划新建脆李园500亩、菊花园500亩、葡萄园100亩,改建柚子园400亩、桃枣园1000亩等。还会建设3个“美丽庭院”,进行庭院环境风貌美化。

“虽然石缸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但通过精准脱贫后,将来会是一个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乡村旅游发展集散地。春有桃花李花,夏有小溪漂流,秋天赏菊摘果,冬天可以赏梅,四季花果飘香”,对于石缸村的未来,柯延斌很有信心。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