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你以为的“装”,是你怯于承认的优秀
08-25 22:19:18 来源:人民网微信公号

3.jpg

01

人民网微信公号消息,大概两个月前,我在台北遇到了准哥。这次相遇不在计划之内,却因为一个共同好友,我们得以有了几天短暂的接触。

准哥很“装”,这是几天下来我对他下的“判决书”。

好友告诉我,我跟准哥是大学校友,但准哥去美国某名牌大学交换过一年,在台北这个外国人不算少的城市里,准哥从不错过每一个与他们交谈的机会,哪怕是在边隅一个吃扁食的小店里。每次,我都会跟好友相视一笑,仿佛达成了一个默契:“他好‘装’”。

一路上,准哥的脑袋和背包里总是能掏出些新鲜的玩意儿,并恰如其分地勾连出一段格调很高的记忆片段。

譬如说拍照时的Gopro和美国大峡谷跳伞记忆,海边行走时的潜水证和太平洋深潜记忆,7-11里的看酒辨烈度和品酒记忆以及等等。

不得不说,准哥的“装”很高级,刻意却又显得不那么着痕迹,让我爱不起来,却也恨不下去,于是我只能用“装”来标记他,好让自己站在一个认知的高地上。

可是,在这一场“认知的落差”中,孰高孰低恐怕早已不言而喻了。

02

“装”这个词,一个更为学术范儿的叫法是distinction,大陆学者将之译作“区隔”,但我更喜欢台湾学者的译法,“秀异”,好像摇身一变,便成了更接地气的“装”。

“秀异”的提法源自布迪厄,却发展于马克思韦伯对于社会阶层、身份及生活形态的讨论。个体出于凸显自我社会阶级的需要所以秀异,但秀异的前提是个体对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占有。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彰显个性的自我满足是一种普遍需求,但布迪厄却告诉我们,有资本的人才能真正秀异。

像对准哥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对比你更优秀的人还在向你“秀异”时,冠之以“装”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标签,通过营造一个幻想中的高地弥补现实中的认知落差,甚至想要在人群中举起正义的大旗,以“装”之名对他人大加挞伐。

事实上,当你以为别人在“装”的时候,恰恰暴露了自己的贫瘠和软弱。你的口语不溜,所以不敢轻易与外国友人攀谈;你不懂摄影,所以无法进入摄影圈的话语体系;你的知识面狭隘,所以不能周旋于人群之中,侃侃而谈。最重要的是,你不愿意承认这种落差,在心里趾高气扬一番,然后用力将他推向远处。

你在世人面前留下一个看似荣耀的侧影,却在意识深处承认了他的优秀。

03

你以为的“装”,其实是付出无数努力的结果。

几天前,我无意间翻开了准哥的朋友圈,那是一段论文致谢词,文章中他用大段篇幅记录了在国外求学的艰辛与不易,正是那些灯火通明的夜晚、巨大信息流的冲击和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才让他拥有了在别人眼中“装”的资本。

冰心的《繁星春水》里有一首小诗,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没有什么“装”是轻而易举可以上身的。

在认知的位阶上,从下往上看,便是你所谓的“装”,而从上往下看,看到的只能是无知。

那些你以为的“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还有许多巅峰需要突破,还有更广袤的疆域需要开拓。

04

昨天傍晚,接到一个好朋友的邀约,让我为他的公号撰写两句“晚安”词,要求不一定是自己写的,但逼格一定要高。

我绞尽脑汁地搜寻了几个式样发给他,却被他委婉地拒绝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格调成为了评价文字、判定人的标准之一,但我想所谓的格调也无非是为了凸显自我,而那时的我,显然令自己处在一种慌张中,那是一种由认知匮乏导致的慌张。

我想我需要再次修行了,心无旁骛地听一场音乐会、看一场画展、读一本好书、和三两好友促膝长谈,这无关品味,而是提升自己认知的一种修行,为成为认知光谱上高频段的那一级,也为不再对别人的优秀抱之以“装”的自窃。

那些被别人视作“装”的作为,其实是对你优秀最好的肯认。

原标题:你以为的“装”,是你怯于承认的优秀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