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为何能平静面对“前所未有”的GDP增速?15位经济学家这么说……
04-19 11:21:5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4月17日,中国拿出了一季度的国民经济“总结”。

GDP同比增长-6.8%,这是自1992年开始发布季度GDP数据以来的最低数值。

只不过,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前所未有”的GDP增速数据,反倒没有让人意外。当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震荡收涨。

有喊加油的

 

有等着好消息的

▼  

在短期的经济和人的健康之间,中国坚定选择了后者,也付出了一些短暂的经济代价。

习惯的经济增速前,突然加了负号,大家却显得平静。如何理解这种平静,谭主走访了15位经济学家。

三道难题

在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外媒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如果从这次发布数据当中找表现最差的数据来看,您认为这个数据的影响有多大?”

发言人毛盛勇没有掩饰,直言最大的困难是精准帮扶企业渡过难关。

这正是疫情之下,中国经济曾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企业复产。

1月末,一座面积相当于80个巴黎的巨大城市,义无反顾按下了暂停键。为了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全国也采取了最全面、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诸多企业只能相应停摆。

眼下,疫情逐步好转,我国企业复工复产正在稳步推进。截至3月14日,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99%。这样的效率,在全球疫情蔓延、全球经济贸易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弥足珍贵。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告诉谭主另一组数据:

现在企业开工率很高,长三角、珠三角开工率都高达95%左右,但是运营水平不高,都只有30%左右,为什么?没有订单,特别是外向型企业。

这样的难题早已被关注。

2月份,人社部为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单位缴费共1239亿元,预计2至6月减免额度将超过5000亿元。工信部也已累计向5000多家重点疫情防控企业发放了2000多亿元专项再贷款。

企业稳就业才稳。对于就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坦言,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就业挑战最大的时候还未到来,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但在疫情影响下,需求却在低位。

如何保障最大的民生?谭主从人社部拿到了一个数据,持续了3周的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当前共有124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1162万个。

伴随着复工复产,岗位需求也在增加。企查查大数据显示,3月较2月新增岗位环比增长273%。

工作捆绑收入,收入下滑,是眼下需要跨越的第三道难题。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下降,收入下滑的同时,消费支出也在下降。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和需求的释放,很多行业的收入状况会得到改善。

环球同此凉热。所有的难题,大家都感同身受,而中国正凭借着庞大的市场规模、较好的产业基础、较强的配套能力、充裕的劳动力和高效率的物流、交通设置,辗转腾挪。

难题难解,政策传导也需要时间,但解答的过程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少难得。

三个难得

一道道经济问题,终归是人的问题。正像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勇所说:

危难当头,最关键的还是人,首先要保证人的安全,才能度过危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为了保障人民健康,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第一季度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

前者要堵,必须严防死守,后者要疏,必须保持稳定。

尽管疫情冲击严重,中国又采取了严格的防控举措,基本民生却得到了较好保障。

14亿人的饮食起居都照顾好,这很难得。

谭主前些天专门梳理过一篇关于粮食安全的问题(粮食危机要来么?重磅答案都在这里),中国不仅储备充足,而且今年春耕顺利,丰收有望。说到饮食起居,也必须说一说中国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云上生活。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也与谭主分享了自己的云端经历:

我们现在大部分会议都放到线上来了,既节能减排,又降低成本,还提高了效率......这么多年整个数字经济,在疫情冲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下一步潜力更大。

向前看,朝前走,疫情催生了一部分新兴经济活动,很多机遇正在出现。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2%,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未来的结构改善、效率提升以及更好的配置资源同样难得。

数据要看变化,更要看趋势。随着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经济社会发展按下“重启键”。不少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势头。尤为显著的,是3月份规模以上企业,产出水平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最新预计,中国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改善的势头很大可能会继续延续。二季度经济有望增长1.5%。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1.2%,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的少数正增长。

全球对中国依然最有信心。这份信心,在当下也很难得。

放眼全球,阴霾却仍未散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3%,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

稳住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书写者。没有人会想到,自己突然就站在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分水岭”。

这句话放到2003年说,马云应该很有体会。

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阿里巴巴正式推出了淘宝。4月17日,在接受央视专访时,马云说:从复工情况来看,复工最快、最迅速的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因为曾经拥抱变化,现在才可以不被变化所扰。

这句话放到今天说,同样特别贴切。

“今年第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是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的一个重要判断。在公布国民经济数据的同一天,谭主看到了这次经济工作会议的消息。

当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稳是大局,既要确保疫情不反弹,也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17日的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到了六项保障工作。

·保居民就业

·保基本民生

·保市场主体

·保粮食能源安全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保基层运转

中小企业和就业管理是宏观政策的重点设计领域。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也解读出同样的意味:

当下最重要的还是民生救助,让大家的消费能够稳住,另外就是中小企业的纾困。

消费券正是各地用以刺激消费、改善生活同时促进生产的有力抓手。

截至4月8日,全国已有16个省市区近50城推出消费券政策,金额从数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总额至少达49.43亿元。

稳住了企业才有可能稳住就业,才有可能稳住经济大盘。企业应该怎么办?

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分享了他的关键词,也是变化。

除了政府支持,企业自身也要转型,包括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的转型、核心技术的转型、管理模式和核心关键技术的转型等。

我们常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大海不怕暴风骤雨。疫情还未远去,求新求变的中国经济已经在阴霾中苏醒。

面向未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或许接受了变化,就会变得平静。因为,变化是问题,也是答案。

原标题:为何能平静面对“前所未有”的GDP增速?15位经济学家这么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