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岸明月沱老厂区,重温一段被遗忘的旧日时光
南岸政务01-26 19:35:57
关注

南岸明月沱

秀美绝伦的明月峡

曾经辉煌的国营重庆造船厂

都在此处

从上世纪80年代

人人羡慕的看电影的好地方

到如今

各大电影制作人纷至沓来的拍电影圣地

这个“沱”并不简单!

废旧老厂成“电影圣地”

座无虚席的电影院

位于明月沱的重船电影院

(重船俱乐部)

是国营重庆造船厂的“配置”

今年54岁的牟先生

已在重船厂工作30余年

他介绍说

重船电影院

大概是1980年修建的

里面很大,可以坐1000多人

那时电影院一个月放4部电影

共有10-20个场次

一般都是晚上播放

当时的电影院红火得很

从1毛钱就能看场电影

到5毛钱看场电影

最后涨到1块钱

电影院都是坐得满满的

拍电影就来这儿

1995年后

家家户户开始有了电视机

去影院的人也越来越少

2005年重船电影院就彻底关门了

曾经热闹的明月沱也冷清起来

电影院老大门

去年3月

一群人扛着机器来到了

重船电影院所在的那条街

重船家属区、职工商店、灯光球场

这些当年热闹的老地标

成了电影《缉枪》的取景地

一大波明星白举纲、连奕名等

都来到这儿

明月沱老厂区“活”出了文艺范

《缉枪》剧照

旧日时光画卷长

青砖房,木板窗

明月照楼阁

屋内饭菜香

一件件衣裳晾在长长的走廊

家家户户都开着门

重船家属区

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风貌

曾封闭生产19艘猎潜艇

1966年

重船建厂的位置,选定了明月沱

当年

国内热血青年们离开家乡和城市

响应“三线建设”的号召

走近隐蔽性极强的深山老林

秘密生产先进的武器和设备

电工、机械、仪表、航空等建设项目

分散在了全国各地

1968年

毕业于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

船舶内燃机专业的鲍老

被学校分配到重船

与他一样陆续分过来的大学生和中专生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各地

占全厂300人左右

      “搞基本建设阶段,厂里并没有开产,建厂房、组织人员。”鲍老和年轻工友来厂里报道后,很快被安排到国内各家军工厂,专门学习造船技术。

1978年

工人们陆续学成归来

重船也在这年投产了

第一笔合同

就是生产水面战斗舰艇——猎潜艇

对当时年轻人来说

能为军队造船,那是无限光荣的事

建第一艘船

封闭生产了两年才交船

身长58.77米,容纳71名船员

主要用于近海搜索和攻击潜水艇

以及巡逻、警戒、护航和布雷等

后来,技术上手了

每艘猎潜艇的生产工期缩短至一年

船上的发炮装置

也从手动改良为半自动

鲍老有过统计

1978年至2003年间

重船共封闭生产19艘037型猎潜艇、2艘警辅船

先后发至青岛、福州、广州等沿线海军部队

运送猎潜艇

只能依靠拖轮拖

鲍老觉得很有意思

这种潜艇跑起来速度太快

加上当年长江水流急

一旦掀起浪来

一般小船是受不了的

所以运船只能拖着走

运船这动静大呀

当地人居然没察觉?

鲍老说

当年2000余亩厂地建在江边

用长长的围墙围住

生产时封闭性那么强

运船就更不用说了

就这样直到2008年

重船因效益不好

面对投入大、周期长、人员多等诸多问题

宣布正式破产

如今

这个曾是重庆重要造船基地的明月沱

似乎早已不及以往有名气了

而让这里更有名气的

是它的民间故事

并因此成为了民间故事传承基地

2011年

广阳镇民间故事

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抢救和发掘,截止到2013年

已有民间故事4000余则

歌谣800余首,谚语2000余条

部分故事已整理成书

每当节假日的时候

这里的故事就会开讲

— end —

本文由服务南岸出品

资料来源慢新闻、南岸报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