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发布 > 正文
中宣部发布|5位文博领域优秀党员代表:传承文明薪火 保护文明根脉
09-24 20:14:16 来源:上游新闻

9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宣传部就“扎根文博一线 传承文明薪火”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浙江省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袁晶,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陕西省西安市文物稽查队队长杨宏刚,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队长燕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王元林等五位文博领域优秀党员代表和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和不易,传承文明薪火,保护文明根脉。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图片来源/国新网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讲好中国故事要与高科技合作、国际合作

1969年出生的方勤,是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方勤主持了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京山苏家垄遗址等考古发掘项目,依托考古新成果,著有《曾国历史与文化——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专著,构建了“名不见经传”的曾国历史,组织推出的《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他带领76名职工封闭坚守馆区80天的逆行抗疫事迹连续被《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并三次被中宣部“学习强国”登载。

因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被国家文物局授予2020年“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称号,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2020年度“抗击新冠肺炎”个人特殊贡献奖。

由于观众文化需求的增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更多人走进了博物馆,博物馆自身也提高服务意识,开门办馆引来了一阵博物馆的热潮。那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呢?方勤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要做好内容阐释,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首先做好研究,把科学、权威、正确的观点传导给观众。而且在阐释这些内容的时候,也要结合时代的特点,还要关注观众群体的接受方式。据统计,70%走进博物馆的观众是年轻人,所以在阐述这些内容的时候,也要考虑年轻人的接受方式。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条件。

第二,要与高科技合作。当今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陈列布展中,要运用大家熟知的AR、VR技术,增加展览的参与性、互动性,提升展览的吸引力,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与此同时,还要推出线上展览、线上讲解这种符合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式。比如说,去年疫情期间,很多博物馆闭馆了,但是同时推出了线上展览、线上讲解的活动,做到闭馆不闭展、不闭服务,成为疫情期间给观众提供文化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三,要加强国际合作。首先要引进优秀的展览,同时也要推出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展览,比如这几年,湖北省博物馆先后在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意大利举办各种展览,都受到很好的欢迎。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学术上的国际合作,让学者、专家和外国专家学者一起共同研究人类文明进程,在人类文化遗产中吸收力量和精神,把中国故事放在世界文明这个大背景中来研究、来讲述,要有大的人类文明的国际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陕西省西安市文物稽查队队长杨宏刚。图片来源/国新网

已退休的西安市文物稽查队队长杨宏刚:文物保护工作首先要有坚守

“60后”杨宏刚,曾任陕西省西安市文物稽查队队长,西安市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联合执法办公室副主任,在2021年6月退休。

杨宏刚从事文物保护工作40余年,先后查办文物行政违法案件510余起,协助破获文物刑事案件56起,追缴文物19930件(组)。可以说整个职业生涯,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保护文物。2009年杨宏刚被评为全国“首届十大文物安全卫士”,荣立三等功两次。在2018年10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组织的第十届“薪火相传——寻找文化遗传筑梦者”活动中被评选为文化遗传筑梦者杰出个人。

杨宏刚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法制专家组成员。

杨宏刚介绍,文物保护工作首先是要有坚守。基层的文物工作十分艰辛,在巡查看护古遗址、古墓葬时,常常是田间地头、荒郊野外,有时候是交通不便利的地方,全靠双腿走到、跑到。严寒高温,甚至在节假日,都是文物安全压力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文物工作者必须要坚守在一线,正所谓“他人团圆日,我辈守护时”,要耐得住艰辛和寂寞,必须坚守住。

其次是要有担当。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在查处文物违法行为时,常常被拒之门外,消极对待,有时是暴力对抗,甚至诬蔑、威胁和殴打。面对此种困难和危险,作为执法者,要敢于挺身而上,敢于亮剑。

最后要有创新。新时代文物工作者有时候会有很多新的问题,单靠旧办法、老经验,有时候是解决不了的。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研究和思考,开创行之有效的新机制、新办法。

▲浙江省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袁晶。图片来源/国新网

南湖革命纪念馆副研究馆员袁晶:沉浸式情景剧为青少年讲好红色故事

“80后”袁晶,是南湖革命纪念馆副研究馆员。

在文博基层一线业务岗位上从事党史理论宣讲工作十多年,袁晶曾多次承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待和讲解任务。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南湖红船和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期间,袁晶全程陪同讲解接待。她始终认为:“只有心里装着党,装着群众,就能把党史宣讲好,感动他们。”在面积不大的南湖畔、红船旁,行程3000多公里,为群众讲述党史1000余次,为10多万干部群众解读红船精神。在今年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她向全世界讲述了一个大党和一条小船的故事。

袁晶在见面会上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然而,当代的青少年是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各种文化形式并存,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和教育,他们往往会缺失学习的主动性,缺失一种迎难而上的思想品质。如何为广大青少年讲好红色故事,一直是革命类纪念馆文博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南湖革命纪念馆组建了红船讲解小分队,精心打磨了十几堂高质量微党课红色故事以及沉浸式情景剧,以菜单形式送到各大中小学及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和红船精神的相关巡讲。这种形式,得到了95后、00后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因为将微党课沉浸式的情景剧,将课本上的党史理论知识融合成一个个党史故事,这种创新的宣教载体,也发挥了红色资源的优势,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纲要,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这样的效果很好。

另外,袁晶还觉得,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从来都不缺故事,也许缺的是讲好故事的人以及有效的传播载体。实践证明,大道至简,就是一些传播速度较快、呈现方式直观、内容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更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所以在不断加强研究拓展党史理论知识内涵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传播规律的研究。创作开发符合时代特点、富有文化创意、网络传播的精品力作,运用微视频、H5、VR、动漫、快闪等各种形式,使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入脑入心,让他们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队长燕妮。图片来源/国新网

女子考古队项目负责人燕妮:在故纸堆里找感动 在田野里书写青春

同样也是“80后”的燕妮,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项目负责人。

16年来,燕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年坚守田野一线,用脚丈量巴渝大地的山山水水,高质量地完成了30余项考古调查、发掘任务。2012年起,她开始担任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和主持了忠县坪上遗址、溪口墓群等20余项考古项目;参编《酉阳邹家坝》考古报告1部,《重庆三峡后续工作考古报告集》2部,发表各类简报、论文十余篇。

燕妮带领的女子考古队曾获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重庆市十大感动人物特别奖、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

作为一线的考古人员,燕妮用“在故纸堆里找感动,在田野里书写青春”这样一句话总结了田野考古人员。她觉得“莫高精神”体现在考古这个行业,就要把坚守在艰苦的田野第一线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轴,把保持坚定的职业操守作为检验工作的一个标尺,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以探究历史为己任,择一事、终一生。

燕妮介绍,除了妻子和母亲两个角色以外,她还是女子考古队的队长。出于对考古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抛弃了爱美的天性,也牺牲了不少和家人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从2006年开始,十余年如一日,每年短则六个月,多则十个月,在田野第一线,先后承担了30余项田野工作。

辛苦的付出终有回报。在2018年和2021年,燕妮团队负责的忠县坪上遗址先后获得了重庆六大考古发现和重庆“十三五”期间十大考古发现。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也荣获了“2020年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在荣誉的背后,是考古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王元林。图片来源/国新网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王元林:参与文物保护国际合作 加强我国话语权

今年47岁的王元林,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

王元林长年奋斗在国内外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一线。2010年以来,他先后承担中国和肯尼亚合作实施拉穆群岛地区考古项目监理、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考古专项、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保护修复项目等任务,参与援助乌兹别克斯坦和尼泊尔历史古迹修复项目管理实施,积极培养文物保护国际合作人才,为我国援外文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国际合作考古管理积累了较多经验,为充分发挥文物援外工作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元林在见面会上介绍,国内考古和文物保护任务繁重,尤其是编制有限,市县级文物保护的专业技术力量缺乏,这些重要的问题需要探索去解决,把自己的事情,科学合理地做好。与此同时,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与国际社会接轨,开展文物领域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是文物事业发展进步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

王元林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与国际社会平等共赢打交道。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近4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在20多个国家开展了50余项考古项目,在蒙古国、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开展了十余项大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

王元林体会到,文物工作在国际交流当中是生动的、具体的,能够拉近大家的距离,易于人文交往,能够和专家、当地民众加深友谊,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这就是文物工作在交流方面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朴素力量。“12年前,我们和东非的肯尼亚开展考古合作,通过四五年的合作,我们和合作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非常友好的专业技术交流,也和当地的民众加深了友谊,尤其是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对古代中非文明的交流有了更多的认识。”

王元林举例说,柬埔寨古迹文物保护是有上百年的国际合作文物保护的舞台。在这个国际平台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队伍同台竞技,各自都采用不同的文物保护理念、方法、手段、技术,同时也有坦诚的交流合作,客观谨慎、精益求精的态度,把吴哥文明宝贵遗产保护好。前些年来,吴哥文化遗产成功摘掉了濒危遗产这个帽子,这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国际合作文物保护的典范。

王元林认为,在国际合作文物保护当中,一方面,通过具体的项目开展,支持帮助文物保护技术方法还比较薄弱的国家,保护好人类共同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加强了互相的了解、彼此的友谊,同时也真正能够加深中外文明的比较研究,真正做到了互学互鉴,传承文明,支持了人文交往和民心相通。

第二方面,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参与到世界文化遗产治理能力建设当中,加强了我国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话语权,同时也积极支持了中国考古和文物保护的国际化程度。

第三方面,更加深刻地就是通过国际合作这种项目的执行和合作研究,确确实实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人才,提高了保护文物、研究历史的自身能力建设和文化自信。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也为能够更好地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物领域的智慧支持,这些方面都是国际合作取得的良好效果。

上游新闻记者 李洪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