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1折起的临期食品不香了?重庆临期食品折扣店营业额回落约20%
10-31 21:34:10 来源:上游新闻

什么是临期食品?即将达到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

QQ图片20211031191630.jpg

今年8月,一波临期折扣食品风刮到重庆,低至1折起的“真香”价格,喜提热搜,众多消费者前往打卡。 2个月过去了,据上游新闻记者打探,临期食品热度下降,重庆多家门店营业额下降约20%。

它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现场:客单消费较低  需求尚未完全满足

QQ图片20211031191633.jpg

1元的乐事薯条、2元的优乐美奶茶、7元一箱的嘉士利早餐饼干······

10月28日,上游新闻记者来到位渝北中百仓储园区内的临期折扣食品经营部。

QQ图片20211031191640.jpg

这家门店说是仓库更为贴切,整体场景显得较为粗犷:基本没有装修,货架上、过道上都堆满了商品,用彩色笔手写价格单······ 从货品看,多数是超市食品同款,截止品尝日期不一,长的达一年,短的只有一两个月。商品平均折扣为4折,最低1折起。

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又如何? “上次来的时候,居然赶上停电,我是和朋友是打着手机闪光灯完成了第一次购物。”家住的渝北区的李甜甜告诉记者,只要价格便宜,质量过关,她对环境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跑一趟还不值得打车费,划不来。“在杨家坪上班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里不通地铁。他是打车前往,虽然货品单价很便宜,但保质期摆在那里,也不敢买多了。

QQ图片20211031191637.jpg

“买了一大口袋,才30多元,超市肯定要过百元。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何乐而不为?”刚结完账的谈女士也谈及不满意的地方,和超市的一站式购物相比,可选择的空间较小。

同比前两月 营业额下滑2成

“无法满足顾客多样性的产品购买需求和位置便利性不足,是目前临期折扣店还不能跟常规超市匹敌的主要原因。” 临期折扣食品经营部创始人张钒表示,其门店今年6月开张,是重庆主城区第一波做临期食品的创客。

QQ图片20211031191623.jpg

“一直到9月初店铺生意持续走高,但最近生意却不如前期那么疯狂,比起8、9月份营业额下滑了近20%。”谈及放缓的原因,张钒称,国庆后,市场环境处于消费疲软期。从品类角度看,天气降温导致饮料酒水品类的销售大幅度下滑,呈现出整体销售额下滑也属于常规状态。

重庆小邻姐姐折扣店地址位于地铁口仅几百米位置,生意同样下滑了10%—20%。

创始人周琪洪称,重庆市场临期折扣店还是太少,宣传不足,消费氛围不足,这需要同行共同努力。

另一家社区折扣店老板王玲表示,临期折扣店的竞争看似在重庆本土,实际上在全国。她表示,好的货源渠道是折扣店的制胜法宝。其是售卖的商品都是全国品牌,但现在全国做临期食品折扣太多了,导致优质货源分散,本土市场购买力下滑。

据上游新闻记者不完全打探,重庆目前临期食品折扣店相对较少,主城区只有零星几家门店,全重庆约10余家店。从销售情况看,相比前两月,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重庆商家进一步扩张 长期看好临期食品赛道

上游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在营业额下滑的背景下,临期折扣店的业主们,却在马不停蹄的扩张开店。

张钒的临期食品经营部从原来的 200多个平,扩到如今的700平。他还在袁家岗布局了一家新店,预计今年开业。“长期看好临期食品赛道。”张钒称,只要能提供给消费者好的货源,这种高性价模式一定会得到市场认可。

什么是好的货源?张钒举例道,之前他拿到1000箱某知名品牌方便面,超市零售是4.5元/个,店内销售价格是20元一箱,算下来不到2元/个的价格,4天时间就被市民抢购一空。“一些品牌性强、消费频次高的临期食品,如乐堡啤酒、星巴克等更受消费者⻘睐。“张钒认为,自己做食品生意已经10多年,和经销商、批发商有良好的关系,有较稀缺货源。对于之后的经营思路,张钒也有了新思考:在更方便消费者的地方开店,打造品牌。同时也会引入“非临期”食品,以低于超市的价格,一站式满足消费者需求。

QQ图片20211031191619.jpg

周琪洪也看好临期食品赛道。除了主城的一家门店外,他已经在大足、荣昌等区县开了多家临期食品门店。 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货源渠道也较为稳定,与10多个厂家、经销商达成战略合作。同时,其团队正在做供应链模式,向其它临期食品的商家提供可靠的货源渠道。

专家:临期食品消费频次、消费人群仍在进一步扩容

事实上“临期食品”并不一个新鲜物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有了临期食品市场,当时以售卖临期进口食品为主,满足了一部分消费群体的多维消费需求。

这些年来,包括永辉、家乐福等各大超市也设置了“临期食品折扣货柜”, 临近过期的食品会在商超、便利店降价促销,吸引着消费者购物,通常情况下是以中老年消费人群为主。

这一现象在疫情期间出现改变。在包装食品囤货积压之下,临期食品快速出圈,收获年轻人喜爱。今年以来,“临期食品”相关话题屡上热搜, “年轻人买临期食品来减少浪费”这一话题的阅读量已突破1亿。

那为何商家的营业额会回落?是后继乏力吗?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零⻝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 亿元,如果按照5%的库存沉淀来算,临期⻝品的行业规模超 过1500亿元,利润空间甚至高达50%。

“从产业看,临期食品拥有很大的市场,目前已经进入产业化运营的阶段。”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线下门店的营业额回落更多因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导致,今年已经有零美优选、好特卖、小象生活等多个创业品牌获得资本投资。

除此之外,线上临期折扣店也抢占着市场空间,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中也表明,每年有逾210万人在淘宝网购临期食品。朱丹蓬认为,临期食品消费频次、消费人群仍在进一步扩容。

提醒:行业处于发展初期 尽量在正规渠道购买产品

今年 5 月,央视播放临期食品相关新闻,称这是一场一举多得的胜利。将临期食品流转出去,可以缓解商家的库存积压;对于食物本身而言,也是一种避免浪费的行为;对消费者而言,更是可以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选择产品本身,也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市场氛围从最初的”薅羊毛“,到如今反浪费已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践行可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消费新风尚对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朱丹蓬表示,未来的临期食品市场将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其中规范化是目前临期食品市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他解释到,快到期的属性导致临期产品的管控比正常食品管控难度更大。食品来源、供应链完善度和储存方法等都会影响临期食品的食用安全。

“目前行业尚处发展初级阶段,临期食品行业准入机制仍有待完善,消费者要有甄别能力,尽量购买正规渠道的产品。”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实习生 程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