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地震很多人第一时间收到预警信息,背后是一个怎样的系统?
06-18 10:00:10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attLargeImageView.jpg

王暾(图片于2019年5月拍摄)

人物档案:王暾,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

“6滴,5滴,4滴……”

当数到1后,响起了警报声。

17日晚,宜宾长宁6.0级地震发生,成都高新区不少社区响起了预警的声音。18日凌晨3点多,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联系上了这个预警声音的研发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

王暾告诉记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合作伙伴研发的地震预警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形成中国地震预警技术、地震预警网的建设、地震预警的应用、各领域地震预警的应用策略等,填补了中国面向公众、工程提供地震预警服务的系列空白,使我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而且让我国地震预警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attLargeImageView (1).jpg

地震预警不等于地震预报

在地震发生后,川渝两地朋友圈出现了地震到来的倒计时截图,以及倒计时的预警声音视频。而这些预警,就是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发出的。

在这些截图和视频发出后,也有人说,这是假的,因为地震不可能被预测。对此,王暾说,这是混浠了地震预测和地震预警的概念。

“我们这是地震预警,地震预警是在强烈地震发生后,在强烈震动到达较远的场地前,利用各种通信手段通知公众做出准备,或采取技术措施提前关闭重要设施的运行,以减少灾害的发生。简单来说,地震预警是在大地震发生后,向远处发出大地震警报。”王暾告诉记者。

地震预警不等于地震预报。“地震预报是对还未发生的地震进行预报,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取得技术突破。”

attLargeImageView (2)_副本.jpg

根据震源距离 预警信号会有时间差

那么,此次地震预警的系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呢?

王暾称,地震发生后,纵波最先到达震中。第二个到达震中的是横波,它让地面前后左右晃动。纵波和横波比电波的速度都要慢得多。这些速度差,根据离震源距离的不同,它们的出现会有一个时间差,可达几秒至几十秒。

此次在宜宾成功预警10秒、成都成功预警61秒的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可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该系统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每秒30万千米),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重要工程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此次,大陆地震预警网为距震中51千米的宜宾市,预警时间10秒,预估烈度5.2度;距震中80千米的泸州市,预警时间18秒,预估烈度4.6度;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贡市,预警时间27秒,预估烈度4.1度;距震中124千米的毕节地市,预警时间31秒,预估烈度4.0度。

最长预警达到了65秒

王暾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四川省宜宾市、乐山市、凉山州、德阳市、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雅安市、云南省昭通市等市的学校发出预警,成都市的180个学校、110个社区收到预警,宜宾市、乐山市、成都市等13个市州的共79个区县开通了广电和互联网电视地震预警的区域发出电视地震预警或预警提示。云南省昭通市、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雅安市等3个县的4个农村场镇提前7秒-65秒发出预警。

大陆地震预警网还通过包括四川公安、四川科技等近50个政务和媒体微博发布了地震预警提示。

另外,系统还绘制了烈度速报图,供政府、应急部门应急救灾决策。地震发生时,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国家减灾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四川省减灾中心、四川省消防总队等安装的应急型地震预警专用终端提前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及时辅助应急。

据大陆地震预警中心测定,此次地震最大烈度7度左右,4度及以上的区域涉及四川省高县、叙州区、筠连县、珙县、长宁县、江安县、兴文县、南溪区、翠屏区、屏山县,共造成10个县区受影响。

局限性 离震源太近可能接收到不预警信号

几秒或几十秒,虽然不一定能撤离全部人群,只能减少部分人员死伤,但是来得及切断煤气、停止发电、停驶高速列车等,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如果距离震中够远的话,预警时间能达到几十秒。

当然,地震预警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王暾称,地震发生后,并不是所有地点都会在合适的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如果震源太近,可能预警来不及发出或刚发出,破坏性横波就来了,这样人们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也就是说,你离震源越近,预警提供的警示时间越少,但你离震源越远,遭受的破坏越小,反而预警提供的警示时间越多。”

对大陆地震预警网而言,震源21公里范围内,很难接受到地震预警信号,因为这些区域处于地震预警的盲区。

汶川地震发生当晚 决定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系统

此次地震预警,刷爆了朋友圈。然而对于王暾来说,能有如此的结果,是出于责任,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2008年5月12日,还在奥地利科学院工作的王暾,从新闻中得知四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当天晚上,我就决定要回国干这事。”王暾所说的“这事”,就是要回国建地震预警系统。“我作为四川达州人,从没想过四川会发生这样的特大地震。而当时我了解到,中国还没有地震预警系统。而我自己又是中科院力学所理论力学博士、美国康州大学理论物理博士,有这个技术能力。”

2008年6月,王暾请年假回到中国,开始筹备团队。在做完交结、办完手续后。2008年10月10日,王暾全面正式回国,开启了他的地震预警科研之路。

新闻面对面

从地震开始发生到给出信息 只需6.2秒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有消息说,减灾所的地震预警系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些核心技术均优于日本?能具体说说吗?

王暾:通过减灾所的努力,已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领先的地震预警成果,其系统平均响应时间、盲区半径、震级偏差等关键核心技术均优于日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使我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具体来说,首先在可靠性上,优于日本。过去8年运行以来,没有一次误报的情况,而日本平均每一年多都会有一个误报;其次在响应时间上,肯定是越快越好。我们的系统从地震开始发生到给出信息,只需6.2秒,而日本平均是9秒钟。这两个指标也是核心指标,可以说我们的系统又快又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那我们这领先世界的技术,目前可预警的范围有多广?

王暾:可以说,用我们这个世界领先技术,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目前,减灾所与市县防震减灾部门(地震部门)联合建成了延伸至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覆盖面积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6.6亿人)的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这一预警系统,发出的第一条预警是什么时候?

王暾:2011年4月25日,发出中国第一条地震预警信息,并连续预警芦山7级、鲁甸6.5级、九寨沟7级等50次破坏性地震,尚无一误报,技术安全、可靠。

同时,这一地震预警成果已服务尼泊尔,并与中国大陆地震预警网实现互联互通,开始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全国23个省市区的一些中小学,包括成都市的170所中小学已应用了地震预警。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有成都市民反映,这次地震的5级余震,并没有收到预警信息,这是为何?

王暾:不是每一次余震都会发出警报,系统地根据地震烈度,来发出警报,有强烈晃动的地方才有警报。比如A区域发生地震,但对B区域并没有太大影响,就不会发出预警警报。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在预警警报发生后,有市民称不知道这是什么,称被吓到了,并建议警报能够说明是地震预警。今后会不会对警报的声音进行改变?

王暾:这种预警警报,目的就是要让所有老百姓收到,警报从来都不是和言悦色的。对生命的保护,声音再刺耳都是正常的。

这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科普。大家建议的语音告知这是地震预警,并不现实,如果预警只有几秒钟,可能话还没说完,地震波就来了。还有一个原因,如果改为了语音播报,对于没有避震常识的人,他一惊慌跳楼,反而会引起损害。如果只是倒计时,他只是错过了这个预警而已。

还有,我们的预警警报声,也是有考究的。如果听到有倒数,有滴声,表明烈度很大,会有破坏;而有倒数,没有滴声,就是没有破坏。

新闻知识>>

地震警报也有级别:

轻微震感无破坏 报时中间没有滴声提示

36 34…

震感较为明显但破坏性低 报时中间有一声滴提示

36滴! 34滴!…

震感强烈且存在破坏性 报时中间有两声滴提示

36滴滴! 34滴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记者 罗薛梅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