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城 > 正文
未成年人游戏时间设限 有人欢喜有人忧
08-31 18:19:58 来源:上游新闻

1.jpg

针对社会反映的未成年人过多过度使用网络游戏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不仅明确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也重申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等相关要求。对此,数十家游戏企业给出了回应。

2.jpg

中手游发消息称,确保旗下游戏均按版署最新政策设置实名认证和防沉迷系统;巨人网络也表示,将严格遵守、积极落实,与社会各界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腾讯方面也表示,将基于最新规定,严格遵守,积极予以落实,进一步关注、投入未成年人保护与发展事业……

《通知》到底讲了哪些“干货”?对未成年人上网娱乐将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管控?这则《通知》对游戏产业从短期到长远,又将带来哪些改变?

【孩子与游戏】

为何要出台《通知》?里面说了些什么?

首先是时间。

“以前我和孩子的约定就是,每周末能够上网2小时。”家住重庆渝北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往往规矩是立下了,然而口头约定却总难实现。记者对此采访了多位家长和学生后发现,执行约定的中间,太多变数与不确定因素成了未成年人深陷网络游戏世界的“坑”。

3.jpg

陈女士说,如果自己在家,孩子上网的时间还能在自己的监视下得到控制,但家长总有自己的安排,例如加班和出差等,也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孩子。

陈女士的孩子也坦言,短时间的游戏娱乐很难“过瘾”,自己往往一上就是半天,甚至是一天。游戏时间,似乎过得“很快”。

此次《通知》明确提出,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此次《通知》的出台,大幅压缩了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间。

4.jpg

国家新闻出版署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育阶段,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过度使用网络游戏、甚至产生依赖,因此一直是网络游戏管理和防沉迷工作的重点。此前的规定有不少家长反映仍较宽松,建议从严压缩。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需要,此次《通知》作出更加严格的限定,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娱休闲活动。

【游戏与监管】

对未严格落实的网游企业,依法依规严处

5.jpg

除了严格限定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外,此次《通知》也明确指出,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建成运行后,将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要求,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该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和登录,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而在监管层面,《通知》则强调会加强对防沉迷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其中,针对网络游戏企业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间限制、实名注册、规范付费等方面要求的落实情况,出版管理部门将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对此,游戏公司又是怎样的态度和做法?

“基于主管部门的最新要求,巨人网络将严格遵守、积极落实,与社会各界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巨人网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巨人网络在未成年保护领域持续多年做出努力,包括实行实名注册制、全面接入实名认证系统、对未成年人充值进行严格控制、打造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平台等方面。

6.jpg

腾讯方面也表示,从2017年起,腾讯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持续进行了各项新技术、新功能的自发探索与应用。腾讯将基于主管部门的最新要求,严格遵守,并积极予以落实。

截至记者发稿,包括腾讯、巨人网络、网易游戏、中手游等数十家游戏企业,都给出了类似的严格遵守并落实的回应。

国家新闻出版署相关负责人表示,《通知》印发后,将进一步加强监督巡查,开展专项集中整治,组织各地对游戏企业进行逐一排查,推动防沉迷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对心存侥幸、敷衍应付的企业,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决不允许任何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

国家新闻出版署还将根据通知落实情况和社会反映,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监管与产业】

多个游戏股“受挫,产业会受长期影响?

《通知》的下发进一步防止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但监管加强是否会影响到网络游戏企业发展,也引发了部分人的担忧。

有业内人士认为影响不大。首先,大多数游戏公司都不会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开发游戏,对未成年人玩游戏进行严格管控,其实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小。即使有的游戏,未成年玩家占比相对较大,但其收入主体也并不来自于未成年人,所以对游戏公司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此前,游戏股遭遇的一次打击是在今年8月3日,当时,一篇题为《“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的新闻报道将网络游戏称为新型“毒品”、“精神鸦片”。消息扩散后,受惊的资本纷纷抛售手中的游戏股,导致相关公司股价暴跌。其中,腾讯控股一度暴跌逾10%,网易也一度大跌近15%,中手游跌幅一度超过20%,心动公司则大跌17%。

游戏产业是否会受到长期影响?未成年人在游戏中占据多少比例?

以腾讯为例,一组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腾讯营业收入为1383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为340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游戏收入为430亿元(占总收入的31%),同比增长12%,主要由于《王者荣耀》等游戏的收入增长所推动。

财报还公布了小学生在腾讯的游戏流水数据: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16岁以下玩家对腾讯在中国游戏流水的占比为2.6%,其中12岁以下玩家的流水占比为0.3%。

<<相关链接>>

大量“灰色”地带仍然存在

有人上“套”,也就有人解“套”

7.jpg

不少人会问,除了游戏公司本身“防沉迷”系统的完善,孩子如果用家长的身份证注册、甚至是从网上购买身份证号码等情况,又该如何解决?

有人帮你上“套”管住,也就有人帮你解“套”。记者搜索发现,仍有大量“灰色”地带,存在着大量贴吧和视频教程以及商家专门做一件事——只要你给钱,我就帮你摆脱“防沉迷”的监管。

网络上有不少帖子声称可有偿帮助未成年人提供摆脱监管,并标价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从而摆脱游戏时长的限制,这其中也不乏诈骗信息。

8.jpg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记者,“我认为,从政策上的监管到游戏公司的改变,甚至是对‘灰色’产业链进行严惩,但是实际中还是存在太多细节问题,比如游戏公司是否严格按照‘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监管,这样对于成年人玩家的体验会带来何种影响,未成年人占某款游戏的比例是多少,利益与‘监管’是否存在博弈?这需要时间去完善和落实。而真正让孩子不入‘坑’的办法,可能更多的还是家长的陪伴和指引。”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