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城 > 正文
点石成金、“三川一域”、宽洪大量 千年基因让成渝变成语
08-02 18:02:17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消息,宽“洪”大量、点石成金,如今这些成语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有了新的解读。

7月20日,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启动“成渝文旅新地标”大型评选活动,成渝两地的网红景区手拉手前来自荐,成都宽窄巷子与重庆洪崖洞组团,“宽洪大量”组合被网友拱上热搜;四川博物院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共话巴蜀文物,“三川一域”的宣传口号让网友理解了成渝两地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

8月2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官宣出道”,成渝两大文博单位携带着独特的巴蜀文化基因,给游客带来“点石成金”的文旅体验。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官宣出道”

四川重庆自古并称巴蜀,两地文化同根同源。从30多年前的四川文博人对重庆大足石刻的抢救性保护、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打下坚实基础,到金沙和大足联合举办《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特展,成渝两地在文博领域的合作变得愈发紧密。

金石见证巴蜀虔诚信仰

巴蜀文化,从岷山深处走来,穿越成都平原,跨过巴山叠嶂,汇入中华文明的浩瀚汪洋。我有天生的乐观包容,你有骨子里的执着坚韧,碰撞和融合中造就了风光壮丽、底蕴丰富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位于成都市区的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这里出土了大量金器、玉器、青铜器、石器和成吨的象牙。其中,金沙出土金器200余件,是国内同时期出土金器最多的遗址。三千多年前,生于斯长于斯的古蜀金沙人,披沙拣金,铸造太阳神鸟金饰、黄金面具等圣物,托起对日月神灵的崇拜。除了耀眼的金,古蜀先民还收集美石,精雕细琢。遗址祭祀区出土的12件石跪坐人像,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较早、制作最精的一批立体圆雕石刻艺术作品,为巴蜀地区灿若星辰的石刻艺术奠定基础。

金沙太阳神鸟

一千余年之后,两地匠人通力合作,将石刻技艺发挥得炉火纯青。从初唐至明清,金石撞击之声响彻重庆大足山崖,越千年而不绝。雕刻家们挥锤凿石,5万余尊造像跃然崖壁之上,让石壁成为了信仰的休憩所,空谷梵音至今回响。特别是两宋时期,儒、释、道“三教”在大足相遇,经巴蜀人融会贯通,成就了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典范——大足石刻。

重庆大足石刻

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类遗产中,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一座丰碑”。

大足石刻最大规模外展

6月16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签订《学术文化交流备忘录》,标志着巴蜀两大文化遗产正式牵手,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科研交流、展览交流、文物保护、宣传推广、社会教育、公众服务、文创开发、智慧博物馆项目等多领域开启合作。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金沙和大足“点石成金”组合的“出道首秀”即将上演。

金沙石虎

8月16日,两馆合作举办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特展将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展。展览将通过大足石刻研究院藏60余件(套)宋代至明清石刻艺术精品,集中展示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石窟为代表的大足石刻造像,呈现大足石刻独特的审美艺术,精湛的雕刻工艺以及先进的文保成果。

重庆大足石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是大足石刻研究院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外展。届时将有迦牟尼佛像、观音坐像等多件重量级镇馆之宝亮相,还有数字化技术营造的沉浸式展厅。这样一份诚意满满的“出道首秀”。

成渝文旅地标CP“真甜”

四川和重庆,自古并称巴蜀,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两颗耀眼的明珠。由于地缘相近,文化上同气连枝,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巴蜀文明,也让成渝文旅地标组CP出道磕起来“真甜”。

2018年9月,包括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内的西南地区八家博物馆曾联合举办 《盛筵——见证中的大西南》展览,以一场青铜器的盛筵,见证了巴蜀文化与西南其他文化蓬勃发展的历程,颠覆了文献记载里“蛮夷之地”的说法。

金沙石头跪坐人像

2020年4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共同签署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两地将协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与此同时,洪崖洞、宽窄巷子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自此,重庆洪崖洞、成都宽窄巷子两大城市地标级景区基于各自现有运营体系,在品牌联播、市场营销、产品互推和游客导流等领域开启深度合作。借着这股东风,“宽洪大量”CP随即成为川渝两地游客心中旅游目的地。

6月17日,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重庆签署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两个大馆坚持“巴蜀一家亲”,强化“成渝一盘棋”发展理念,共同唱好成渝文化的“双城记”,也形成了交口称赞的“三川一域”CP。

近年来,古蜀文明遗址的申遗进程备受关注。2006年,包括金沙遗址在内的“古蜀国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金沙遗址与大足石刻的签约,让两个世界级文化遗产首次牵手。

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告诉记者:“大足石刻已经申遗成功20余年,无论是文物保护,还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都为古蜀文明遗址申遗提供了丰富经验。”

古蜀与大足,两个世界级文化遗产在金沙相遇,向来馆游客展示成渝双城文化之美。而成渝两地暑期高铁旅游专列的开通,也让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变得更加通畅。

(图片由金沙遗址博物馆提供)

原标题:寻找成渝文旅地标|点石成金、“三川一域”、宽洪大量 千年基因让成渝变成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