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评 > 正文
清明祭扫不搞“一刀切”,让防疫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03-23 13:01:02 来源:上游新闻

今年清明,能不能回乡祭扫,是眼下不少人共同关心的话题。近日,民政部召开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机构坚决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要求,抓紧制定与当地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祭扫服务政策措施,严禁“一刀切”、简单化,既要避免出现聚集性疫情和规模性反弹,又要努力满足群众的祭扫需求。(3月22日 《成都日报》)

正如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日前所指出的,当前防疫形势严峻,是人类与病毒对抗相持最为困难的时候。一方面,奥密克戎及其亚型毒株的突袭,令全球抗疫压力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近期国内多地再度出现了散发病例疫情。可以说,无论“外防输入”,还是“内防反弹”,都不容有失。置于这一大背景下,对清明祭扫提出明确防疫要求,引导公众合理制订假期计划,暂停群体性聚集性活动,对于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反弹风险,无疑至关重要。

严格防疫,不意味着过不好这个慎终追远的日子。清明祭扫作为一种庄严肃穆的祭祀文化,核心价值是对先人的追思和缅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会议强调,做好祭扫服务保障,确保人民群众健康祭扫、安全祭扫、文明祭扫,是今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重点任务,不宜“一刀切”禁止。不管是在疫情相对平缓的地区,开通祭扫服务平台,按日分时段预约祭扫,限定每日入园人数上限,还是组织殡葬服务机构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堵塞服务管理漏洞,一系列部署安排都让清明防疫处处体现着精度与温度。

会议还要求,各地要充分利用清明节集中祭扫的契机,创新祭扫服务载体,大力推广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事实上,得益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手段,网上“云祭扫”愈发普及,虽改变了传统形式,但骨子里的内容和本质保持不变,已成为线下祭扫的一种替代性方案,在非常时期,既有效避免公墓、陵园等地人员聚集,导致病毒聚集性传播,又满足人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现实需求,不失为寄托哀思的绝佳载体,进一步助推文明祭祀新风尚的形成。各地要积极倡导网络祭扫,为群众做好寄语、献花、点烛等网上祭奠服务,尊重和满足广大市民“慎终追远”的心理需求。

差异化精准防控措施,精准平衡了疫情防控与公众清明祭扫的关系,在严格防疫的同时,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相信,春来春往,我们终将结束这场新冠疫情,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春光明,万物生,让我们心有所持,目光坚毅,对未来充满憧憬,为自己、为社会继续负重、奋力前行,这也是遵循逝者的期待,表达对他们最真挚的缅怀。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精选
  • 重庆
  • 调查
  • 财富
  • 评论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