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致敬医师丨曾晓华:在死亡迷雾中为肿瘤病人寻找生门
08-18 15:00:03 来源:上游新闻

(6773704)-20210818155521_副本.jpg

手术台上,曾晓华的双手精准游走,每一个动作屏气凝神,4个小时的手术,他是同事们的“定海神针”。

病人面前,一句“跟我学那么多是为了吓自己?”“为什么叫你去上班,就是让你不要想太多。”幽默稳人心神。

从手术台到门诊,是所有外科医生的日常。而对于肿瘤科医生来说,手术台上是生死之门, 门诊病人是“谈瘤色变”,相比其他科室的医生,他需要为病人在肿瘤谜团中找到那条正确的求生之路。

死亡迷雾中为病人寻找生门

(6773720)-20210818155427.jpg

17日早上11点,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室,乳腺肿瘤中心主任曾晓华从58岁的何敏(化名)身体里慢慢取出包裹着肿瘤的包块,巨大的包块足有三斤多重,被一点点剥离,留下巨大的创口。

“创面有点大,用背阔肌可能会对她后面的生活有影响,我们努力用附近的皮肤面给她缝合!”曾晓华和同事很快达成共识,通过伤口附近肌肉、皮肤组织最大限度的“配合”,一点一点缝合伤口。“手术完成。”曾晓华紧绷的神经卸了下来,长吐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轻松了不少。

下午1点,何敏被推出手术室,肿瘤的彻底切除,并不是她抗癌之路的终点,这是曾晓华和她一起打赢的又一个战役,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如何度过恢复期。

这是曾晓华和58岁的何敏一起“战斗”的第四个月。4月入院时,乳腺肿瘤直径已有8厘米,属于癌症晚期。每天,医生和病人都像战友一样,在乳腺肿瘤设置的死亡陷阱中一点点挖出生路。

肿瘤太大还伴有其他症状,手术风险大,曾晓华和同事决定先通过药物,将何敏的肿瘤尽量缩小,减少并发症。不过,几个月下来,肿瘤并未被药物很好的控制。另一方面,她的耐药性也在增加,曾晓华和多位专家会诊以后,决定手术。“我们希望她在切除肿瘤后,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尽量延长生命。”曾晓华说,疑难肿瘤病人的救治中,医生要做的就是不断在死亡迷雾中为他寻找生门。

面对病人“千人千面”

(6773708)-20210818155431.jpg

匆匆吃了午饭,曾晓华又来到门诊。下午3点,他开始了当天的门诊工作,比起面对肿瘤病魔的专业冷酷,面对病人时的曾晓华有着“多重面貌”。

一位年轻女孩因为乳腺体检时发现瘤体和增生惴惴不安,曾晓华耐心地给她解释病情,建议如果手术只做右边的瘤体,“你看,左边很小,完全可以药物治疗,不建议手术,这样对你的身体影响会比较小。”女孩的母亲在旁边一直焦急地打岔,询问乳腺增生是否也需要割除,让女孩原本已被安抚的心情又紧张起来。曾晓华有些“霸道”地打断了女孩儿的母亲,“你自己也说了,你不懂,那么请你相信医生。人生可以糊涂,但是治病需要精准!”他再一次解释治疗方案,“强硬”的态度让女孩和母亲安定下来。

(6773714)-20210818155414.jpg

女孩离开后,曾晓华迎来了他的一位老病人。病人来复查开药,两人之间气氛轻松,看着检查报告上各项指标都很好,曾晓华很高兴。“最近伤口隐痛隐痛,是不是出新问题了哟?”曾晓华详细询问了她的感受并进行了检查,发现病人只是精神过于紧张,害怕复发而已,“你在我这儿治病的时候,把专业知识学过去了,是学过去专门自己吓自己的呀?”幽默的一句话,确认了自己一切正常,让病人不禁笑出了声。

(6773716)-20210818155419.jpg

与病人相处的曾晓华,有些“千人千面”,有时幽默,有时严肃,有时“霸道”,有时温柔,“面对不同的病人要有不同的方式,要让他相信你的专业,才能安心让你治病。另一方面,更要让肿瘤病人相信他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走在重庆肿瘤质控前沿

(6773706)-20210818155356.jpg

随着医学的发展,除了传统的药物化疗治疗外,针对肿瘤的放疗、靶向、免疫疗法也逐渐被人们关注。然而,肿瘤疾病在每个人身上的病程发展极具个性,如何选择治疗方式才是最有用的,最能让病人放心。

2021年是曾晓华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第23年,他成为一名肿瘤专科医生也有近20年,从一名普通医生到一名专科主任,曾晓华一直在寻找通过制度的建立来提升病情管理的途径,“治好一个病人很重要,但如果肿瘤治疗有了规范化的质控,就能从总体提升肿瘤治疗的效率、质量,这是需要团队合作的。”

2020年12月,曾晓华带领的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被国家癌症中心授予第一批乳腺癌规范诊疗治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目前,进入该中心治疗的病人,一般的常规病例会经过三重管理。在拿到各种检查结果后,主治医生会将自己的诊断与治疗计划,报给病区组长,两人讨论一致后才会确认治疗方向,如果此时在治疗方案上有分歧,会再次上报给病区主任,如果还是无法获得好的治疗方案,则会上报给曾晓华,进行最后的确认。

(6773712)-20210818155525.jpg

当遇到疑难病例时,该中心会启动多学科会诊。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肿瘤专科护士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癌症病人的全程管理工作,“以前,病人到肿瘤医院只能看肿瘤,而因为专业问题,肿瘤专科医生可能对其他方面引起的变化无法及时了解、掌握,多学科会诊就避免了这个问题。”

曾晓华和同事的努力初显成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质控管理在重庆走在了前列。这两年,他牵头成立了55家单位组成的西部乳腺肿瘤专科联盟,并作为组长单位成立了38家单位组成的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乳腺癌学组。

曾晓华原本就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更少了,很多个周末,他都在区县的医院里,帮助区县乳腺肿瘤专科提升质控能力,“希望能把我们形成的质控经验,推广至区县医院肿瘤专科,提升重庆各区域乳腺癌诊疗水平,构建重庆乳腺癌防治大体系。目前重庆区县的肿瘤专科还是比较薄弱,让他们强起来,肿瘤的分级诊疗才能真实有效地进行下去。”而这,也是曾晓华和同事未来的规划。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实习生 黄欣 摄影 高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